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道路、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经验等,并通过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于北京将要建立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关键词:纽约国际金融中心 经验借鉴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
(一)一战之前
早期的纽约作为庞大的贸易体系中枢,贸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时与之密切关联的金融业的发展。独立战争期间,华尔街成为美国为战争融资的重要场所。1792 年,21位经纪商在华尔街签署了《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开设了股票交易所,并创造了证券交易佣金制度。
(二)一战-20世纪50年代
始于第一阶段的积累,使得纽约坐上了美国国内金融中心的第一把交椅,一战期间,美国由于作为中立国,其经济不仅未受战争的影响,而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和金本位制的恢复,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清算的重要手段,这使得纽约迅速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后的金融改革,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即1933年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开始了美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当美国看到有机会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时,整个金融界甚至包括政府,从金融政策、金融设施、金融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为此创造条件。
(三)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纽约建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特里芬难题。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的彻底崩溃,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浮动汇率和利率盛行、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局面,并随着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复兴,涌现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
(四)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美国的金融管制削弱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减缓了其发展速度。在美国金融界的要求下,1981 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局批准设立纽约离岸金融市场。这使纽约的离岸金融市场获得了很大发展,大大提高了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使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五)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9年11月4日,美国政府通过了以金融混业经营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2008年金融危机大爆发,美国贷款发放总额为7640亿美元,为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股票市值也大幅萎缩,2009年3月的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到2007年的一半,跌至近12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债券市场的主体2009年比2008年同比下降60%,金融危机的罪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也在大幅度萎缩,近乎于“不存在”了。美国除国债以外的金融资产在境外不断被抛售,市场信心大减。部分产油国已决定采取欧元或“一揽子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结算手段。但美国的融资能力仍然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世界对美国的制造能力和消费市场仍抱有信心;二是美元实际上仍然是各国主要的储备货币,以及国际贸易、投资和结算的主要工具,目前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例为60%,美元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国际主要货币,英镑、日元与人民币都无法取代其地位。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未根本动摇。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
(一)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硬实力
纽约拥有世界上最大股票市场,2007年末,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市值占全球市值的25.8%,全年成交额占全球的29.1%;纽约外汇交易、黄金场外交易仅次于伦敦;在商品期货交易量方面,纽约与芝加哥、伦敦分列前三;纽约还是与伦敦并列的全球创新中心。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资本额排名前10位的金融机构中,有6家的总部设在纽约,他们的并购业务、股权业务和债务融资业务收入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本土的业务收入,在对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业务中,J•P摩根、摩根斯坦利和花旗集团的盈利也遥遥领先。2005年美国金融业的总收入达1090亿美元(占全球金融业总收入的45%),同期欧洲的金融业收入为980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40%)股票市场指标方面,2007年年末纽约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273家,居全球第七位;股票市值达15.7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当年股票市场交易量达29.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当年股票市场筹资额达1369.8亿美元,居全球第一位。
(二)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金融创新能力。纽约金融机构以其超强的创新能力闻名于世。国际金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资产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都是美国创造出来的,包括汇率交易基金产品、债权衍生品、股权衍生品,信用衍生品,以及最新推出的二氧化碳额度的买卖等。除产品创新外,各种交易方式的创新同样源自美国。调查研究显示,纽约源源不断地金融创新的基础是:自由化的社会理念及高质量的社会生活水平。优越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专业人才前来移民落户,多元的文化与崇尚自由冒险的“美国精神”相结合,便催生出各种新见解和新发现,使纽约成为金融创新的沃土。
美国金融业的盈利能力。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资本额排名前10位的金融机构中,有6家的总部设在纽约,他们的并购业务、股权业务和债务融资业务收入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本土的业务收入,在对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业务中,J•P摩根、摩根斯坦利和花旗集团的盈利也遥遥领先。2005年美国金融业的总收入达1090亿美元(占全球金融业总收入的45%),同期欧洲的金融业收入为980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40%)。纽约债务市场上最为活跃的两大业务是:杠杆贷款(leveraged lending)和证券化(securitization)。
纽约的市场竞争优势。纽约在金融证券和保险市场均具有绝对优势。2005年,美国的金融资产,其中包括股权、债券、贷款和银行存款,将近51万亿美元,是第二大国日本两倍比整个欧元区12国加上英国的金融资产总和(共计38万亿美元)高25%。并且美国的资产结构也是全球最先进的,其中股权和私人债券的占比最大(分别达34%和35%)。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比较分析
(一)区位条件比较分析
区位条件是很多城市能够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地理条件。从地理位置看,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无一不是该国的经济、贸易中心,特别是随着外贸壁垒的逐步消除,那些能够组织世界性经济活动的城市,其金融中心地位将更加巩固。伦敦是一个船只云集、贸易兴旺的港口,其作为欧洲唯一能连接纽约和远东的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功不可没的。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最大海港,内有广阔的腹地,外有天然的良港,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工业、财政金融和文化艺术中心。同时,纽约作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不仅是美国东西走向交通干线的主要汇集地和出口基地,也是美国通向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的主要港口。
(二)业务比较分析
1.银行业。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局(IFSL)的统计,目前共有486家银行在伦敦营业,数量超过其他任何金融中心,其中33%来自欧洲,近2/3是外国银行。伦敦的银行经营着全球20%的国际银行业务,英国银行业50%的资产由外国银行管理,其资产也主要是外国顾客的资产。伦敦还是欧洲最大的投资银行中心。外国银行在纽约分支机构的资产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其资产规模和存款总额已经超过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国内银行。截至2006年底,外国银行在纽约分支机构的总资产、贷款总额已经分别达到了15567亿美元、3962亿美元,而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国内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为2731亿美元、1581亿美元和1799亿美元。纽约作为一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开放程度最高。
2.保险业。美国的保险市场规模世界第一,从整体上讲,其保险业的经营效益较好。美国保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国外公司都纷纷进入美国市场。激烈的竞争使从业者努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成本、提供特色服务等手段来保持市场份额。另外,保险商分销成本的降低对提高竞争力十分重要。未来美国保险业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海外市场,保险公司不断针对保险市场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这些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更有利可图。国际保险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破除垄断,为美国的保险公司提供了本国高度成熟市场不能提供的发展机会。英国的保险业位居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伦敦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和海运保险市场,是世界保险和再保险中心,有100家左右的跨国保险公司在此营业,主要经营财产保险,其中世界航空保险业务的31%和水险业务的20%都集中在这个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合作社,作为“伦敦市场”内在的市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专业保险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商业保险人和第六大再保险人,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从事直接保险业务的执照。伦敦保险市场的繁荣程度非常高,40%的业务来自美国,33%来自英国,其余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
3.证券业。现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10大证券市场已成为世界金融市场最亮丽的风景。伦敦集中了近180家外国证券公司,几乎50%的国际股权交易在这里进行,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的数量也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交易所。伦敦还是主要的国际债券市场中心,分别占国际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份额的60%和70%。在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二级市场上,共有15000种有价证券挂牌交易。而且,伦敦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全球金融中心,十分适合外国公司上市,吸引了全球一大批领先的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目前,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在伦敦证交所发股上市,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超过其他国际性证券交易所。伦敦在世界上最早开办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也是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承揽了全球36%的场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伦敦还是继芝加哥之后全球第二大期货与期权交易市场,与纽约并列为世界两大基金管理中心。纽约是全球企业重要的融资场所。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对全球证券市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东京证券交易所则是世界上第二大市值股票交易所。
4.金融机构兼并。1998年4月6日,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花旗公司和旅游者公司宣布实行兼并,兼并金额高达820亿美元,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金融兼并,此项兼并使新成立的花旗集团公司成为全美仅次于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集团,资产总额达7000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从1992年到1997年,美国商业银行兼并与合作达2492起,总金额达2000亿美元以上,保险业的合并达5114起,涉及金额1100亿美元。1998 年7月6日,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公司组成战略联盟,从对手成为盟友。2000年5月3日,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合并,组建新的“国际交易所”。国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每年达数千起,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并与合作不仅在企业之间和国内,而且已经扩展到国际之间。
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不断改变着全球金融势力的版图,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分布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从竞争走向合作,而且这种合作的规模非常巨大。21 世纪初国际金融业将是竞争与合作并存,有竞争有合作,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参考文献:
1.魏思思.纽约及伦敦金融中心对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0(2)
2.黄育华.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4(12)
3.马卫峰,赵福昌.发展衍生品市场助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纽约、伦敦双城之争的分析与启示[J].财政研究,2008(6)
4.郭宝强.从费城到纽约―美国金融中心的变迁及其原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11)
5.高山.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