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已历经10余年的路程,走出教改之初矫枉过正时的热热闹闹,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逐渐回归本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钟启泉),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成了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难免会走进一些误区,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下面我将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践介绍相应的策略。

一.忽视提问的目的性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定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年级特点、文体特点,体现学生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以及最终达到的程度,具有能力训练的层次。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够准确,极可能造成提问流于形式而低效。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山市》这篇文言文,在读准字音、节奏和翻译全文以后,设计以下问题:

自选角度或者自设角度说“山市”:用上“山市之美,美在……”来说话。

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展开热烈的讨论,可是汇报得到的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说美在对危楼的描写栩栩如生,有的说美在用了“缥缈”一词,有的说美在用了很多比喻手法……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倒也应付自如。可是,这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对修辞手法的品析?还是对写作顺序的了解?教师的目的性不强,导致学生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着低效的劳动。其实《山市》主要是记录山市蜃楼的变化过程,对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学生,除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只要让他们体会其变幻莫测的特点以及理解如何按时间顺序去描写就可以了。因此,在理解文本上,不妨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突破:

1.围绕“奇异”写了哪些景物?重点写了哪个景物?

2.山市的景物变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这样,确立切合本年龄段实际,又符合文本特点的、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设计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一般不超过四个),才能让学生清楚这节课真正要学到什么。

二.盲目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相反。这要求我们要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正如常说的“视野决定高低”,否则只能流于肤浅。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时,以给范进诊病导入,设计了“看症状――找病因――开处方――看众生――下结论”五个环节,在“看症状”中品读范进中举发疯的那一段精彩的描写后,教师话题一转:是不是中了就好了呢?在文中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于是在“找病因”中先分析中举前后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分别对范进态度的变化,正因为“中了就好了”,直接导致范进喜极而疯,而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接着,很自然到了“开处方”的环节,报录人提出“巨掌猛击,方可清醒”――暗示范进这种情况不止一次,而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其实都“病”了――趋炎附势,其原因都是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最后结论也很自然,只有封建科举制度,才能拯救众生。

纵观整节课,环节形式新颖,行云流水,环环相扣,学生学得轻松,朗读、讨论积极,可总觉得缺了什么。须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的。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教学的核心,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就上面的课例来看,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涉及到了,可是对于主要人物范进,其中举前后内心、行动等变化,却没有重点分析。此外,“直接病因”是“喜极而疯”,已非常明显,可“巨掌猛击,方可清醒”是否标本兼治呢?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至今就没有了吗?君不见年年的“国考”人数仍在飙升,千军万马都在挤“高考”的独木桥!经典的小说为什么经典?就是不论什么时候拿起来读,都能找到共鸣之处。《范进中举》中塑造的那一群可怜又可憎的人,难道我们当中没有他们的影子吗?经典的课文,绝不是一句“批判”、“”就可以下定论的。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辨别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将语文阅读教学变成警句摘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又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些其实都在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赏析,也就是重视了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将阅读课变成了警句摘读,把文本弄得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包括我自己。

三年前我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理想》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哪一节或哪一句诗你不明白,请划出来,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等一下可以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

提示: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解答,如:“通过这句诗,我联想到了 因为 。”

用来突破重难点――培养质疑能力,探究诗中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我自认为把阅读、理解、感悟、表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则充当帮助者和引导者,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学生的发言很积极,时而有精彩的回答,以致我在很长时间里为自己的设计而沾沾自喜。

直到今年重新执教这一课时,我重新仔细阅读了教材、教参以及别的资料,发现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上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光是对句子的理解吗?――这与警句摘读有区别吗?《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具有哲理美和回环往复的形式美,它是作者流沙河结合自己曲折的生活经历写成的,若我这节课仅做警句式的摘读和谈感受,必然是低效和缺乏一以贯之的情感震撼力的,于是我决定用以读带讲的方法,分三步走:

1.理想是什么?(1-6节)我先以第一节为例,进行赏析,接着让学生自主赏析2-6节,并合作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那一节。

2.实现理想容易吗?(7-11节)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与同学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

3.我们应该如何做?(12节)谈谈读诗句感受,结合诗人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并没有完全否定自己原先的设计,而是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回归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性的把握,适时联系诗人的经历,更易于触动学生的内心。事实证明,学生在感情朗读上调动起来更加容易了。

四.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课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加强调控,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获得一定的满足。

前不久,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中的钟文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第二课时),钟老师在具体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后,让学生谈对孔乙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多位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者,不把教师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同时试图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可是这样一来,却给了学生一个模棱两可的感觉,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深圳市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对这一类‘在物质到精神都受到双重重压’的知识分子,作者鲁迅是同情大于批判的,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该接近、贴合文本的实际。”其实也就是主张教师应适时发挥其主导的作用,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我们家”的这位男子汉的特点后,总结出他的五个特点:能吃、能干、独立、坚强、理智。接着,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还不失时机地谈自己的观点“理智最重要”,因为如果一个男子汉光是坚强和勇敢,如果不理智,那也不行,甚至很可怕。让学生感悟到这五个特点并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而是有所侧重的。如果黄老师只是一味地肯定所有发言学生的观点,而不加以点评和拔高,学生就很难进步。

此外,课堂教学在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应针对哪些问题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如何整合多媒体等等,都容易走进误区,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好的课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的。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钻研《课标》,在学习的同时结合实践,不断对比和反思,不断更新,寻求突破,才能创造更高效的课堂。

谭荃心,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责任编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