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学困生脱“困”探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学困生脱“困”探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课程下,使学生形成“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学会数学、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增大了难度。事实上,目前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且有增多的迹象。因此探寻学困生生成原因,寻求转化对策,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结合教育实践及查阅相关教育文献,我们发现,“学困生”一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又不好的学生,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进而表现为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等;学困生主要指那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综合这些观点可以归纳学困生的几个特点:智力水平正常;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无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数学学困生为智力同数学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数学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在此数学学困生是指因适应能力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良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等造成的群体。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高中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的数学学习任务,达成基本的数学学习目标,应该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小部分学习数学成绩差的学困生。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二、学困生的成“困”原因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学生自身原因

(1)基础薄弱,继续学习难以为继。部分学生从初中升学上来,基础就差,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数学方法理解不透,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等。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感到寸步难行,从而对以后的学习失去信心。

(2)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常听到一些学生说:“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呢?”没有意识到数学的作用,怎么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造成了他们意志力不强,害怕困难,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学习态度不端正、粗心,从来不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对于自己出错的地方,不愿作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上课时不积极思考,依赖性严重、缺乏斗志;学习不能持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他们眼里,数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3)思维肤浅,缺少创造性。学习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思考问题思维呆板、迟钝,顾此失彼,漏洞百出;解题时不会审题,不会从题目中挖掘隐含的信息,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课后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练习、作业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遇难不究,抄袭了事;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4)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平时不愿认真复习、思考,马虎应付,考场上只想着如何作弊,要么弃而不做。考试往往错误较多,自卑感产生,心情压抑、失落。

2. 外部环境原因

(1)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人“书读的不多,钱挣的不少”,给学生造成不读书照样能挣大钱的错觉。以及“读书贵、就业难”,教育“高成本低回报”给学生对读书的现实功效持怀疑与否定态度。

(2)家庭教育不当或缺乏。据笔者调查,在所任教的班级学生135人中,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毕业以上的仅有6人,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停留在“遵守纪律,好好学习”的层面上,对如何引导孩子的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问题知之甚少。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从小学开始父母就离开,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

(3)学校教育因素。大班化教学使教师难以兼顾学困生,很多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少,被沦为观众,失去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由于基础差,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渐渐出现知识和能力的缺陷,而且课外没能及时弥补,导致知识链脱节,影响了后续学习,导致恶性循环,问题越积越多,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听之任之。以应试为目的的学校评价方式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但应试教育造成的社会、家长对考试分数的重视的影响仍然巨大,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应试教育是学困生产生的关键性因素,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毅力。

三、学困生脱“困”对策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热爱学生。”教师不能把学困生当作包袱,而应该是更关爱他们。要通过谈心,了解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家庭环境、教育情况,学习上遇到过哪些困难,导致学习成绩滞后的原因和滞后的程度,采取过哪些对策等。在教学中更多地接近学困生,关心、爱护、信任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殷切的期望,转变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数学成绩。经常督促帮助学困生重温旧课,消除长期困扰学习数学的不利因素,唤醒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2.培养学习数学兴趣,感悟学习乐趣

学困生是由于没有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不到数学的价值而产生厌学心理的。要改变现状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降低起点,夯实基础,减少容量,使学困生弄清弄透。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困生参与讨论、探索、思考、操作,代表小组汇报,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诱发获得成功的欲望。因材施教,不断改变教学模式,直观性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注意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教学生动、有趣。

(2)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学习数学的目的及意义。课堂教学穿插数学家的故事和古今数学成就,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理论联系实际,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成应用题,引入教学中,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引导学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挖掘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表扬,保持学习上的成就感。布置难度适当的数学任务,学生经过努力独立完成,可以增加其成就感;问题应该由易到难,不断体会获得成功感,形成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毅力。

3.数学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1)教会他们学会质疑、倾听与合作交流。质疑就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对所要学的内容大胆地进行设问,并进行独立思考。倾听就是引导学生要有选择地吸取包括老师和同学的观点,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合作交流就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获得新思维。

(2)指导学好数学的方法与策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推测与假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学习,主动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教育现象,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付出。

(作者单位: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广西 田东,5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