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诗情 放飞心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诗情 放飞心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设科举取士,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自庙堂至市井,均以读诗懂诗为荣。《诗经》《楚辞》,陶渊明、“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精彩纷呈,璀璨夺目。前人留给我们一笔无比宝贵而温馨的文化遗产。然而,面对一个越来越物质化与快餐化的世界,现实功利压倒了一切。高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诗歌的失落和诗意的苍白。学生喜欢追星与上网,喜欢韩剧与宫斗,喜欢快餐文化,却很少熟知并愿意说起陈子昂、李清照、徐志摩与海子。从不读诗、不懂诗、不爱诗到不屑诗,恶性循环。诗心的沉没,这不能不说也是众语文教师的悲哀。

所幸,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出台,人们的教学理念亦发生了变化。高中语文教材与课本配套的读本,选了大量的诗歌,从古代诗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诗,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恐怕正是试图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打造学生诗意的精神底蕴,他们的古道热肠让我深受感动。在教学诗歌单元的过程中,我也情不自禁地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的诗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尝试着去读诗、懂诗、悟诗、入诗,并从中获得精神愉悦,最终爱诗。以此为目的,在诗歌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努力。

一、 创设诱因,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对于任何学问,不管它是有趣还是枯燥,只要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得到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产生自发的求知欲,学诗也是如此。课前的熏陶和课时的导入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它犹如一个新颖的书名和一篇绝妙的序言,总能激发读者情不自禁地翻阅。

面对教材丰富多彩的诗歌经典和教师印发的优秀诗作,高一学生们霎时来劲了。一个个念叨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而得意不已。然而这种因新奇而产生的兴趣毕竟不能持久,教师若不适时引导,它便极易淡化而消失。此时,趁热打铁,给学生介绍一些诗歌与诗人相关的知识——现代诗、当代诗、朦胧诗等等学生对新诗的感受由迷惘朦胧到清晰明了,他们学到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自然就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此后花一课时让学生摘抄交流短诗,并介绍有关诗刊、诗报和新诗集,让他们在课余阅读。如此一来,学生读诗抄诗,便蔚然成风,为讲授诗歌奠定了基础。

课前的熏陶与引导,使学生对诗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具体诗作的赏析则是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过程。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保持学诗的热情和自觉性,因此上课之初的导入不容忽视。写文章讲究“凤头”,上课也一样。导入不在长,而在于巧,在诗歌教学中,如下几种导入方式颇为有效:

问题导入。例如教学《诗经·卫风·氓》,我先给学生讲了小说《霍小玉传》,主人公李毅和霍小玉的婚姻悲剧,并由此得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主题思想。类似的悲剧在人间不知上演了多少回。一些学生由此感叹:为什么女性千万次地重复这种不幸?它究竟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还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教师顺势发问:《氓》的女主人公正是一个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妇女形象,她的反思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学习。因为起初定位较高,整个教学过程不只停留于字词的疏通,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同时,也思索了一些深层的问题,课堂气氛热烈。

风俗导入。执教屈原《离骚》刚好在端午节之后。由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引入便立刻激活了课堂。“家家户户包粽子”、“在门口挂上菖蒲海艾”、“在房屋四处洒上雄黄酒”、“在额头用雄黄酒涂上‘王’字”、“举行‘龙舟竞赛’”。同学们纷纷讲述着自己所知的端午风俗,又深深感叹本地人崇尚过端午却不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现状,此时进入屈原及其作品的学习过程,教学似乎更多了一份任重而道远的意识。

诗词导入。《沁园春·雪》学生在初中学过,于是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师生共同背诵了《沁园春·雪》,回忆了“沁园春”这一词牌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同一作家、同一格式的新词,学生便觉轻松不少。

此外还可以是民间故事导入,如梁祝故事(《孔雀东南飞》)、牛郎织女(《秦观《鹊桥仙》);歌曲导入,如王菲《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徐小凤《别亦难》(柳永《雨霖铃》);同类作品导入,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由《赤壁赋》导入……如此,教师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既吸引了学生,又为诗歌学习创设了台阶,何乐而不为!

二、 反复吟诵,营造氛围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声情并茂,进入角色的朗诵于教于学均有益。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就像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章节的波动和韵律感。诗中反复运用“轻轻”“悄悄”等叠字,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有细微的弹跳性,仿佛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结尾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此美妙的诗句,光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触动学生。惟有引导学生情真意切地感受、吟诵,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艺术的殿堂,借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营造诗歌的氛围,并真正地品味出本诗的三美:意象美、韵律美、画面美。

在诗词教学中,朗读不仅是教师所要完成的一项指导任务,更是用来学习诗词的一把钥匙,而优秀的朗读,比单纯的讲课分析效果更好。

三、 披文入情,进入诗境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

诗歌之美,俯拾皆是,像珍珠般撒落于诗句中,附着在形象、意境与事理中。而教师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把这些珍珠连成一串,让学生在形象、意境与事理的感悟中产生共鸣,进入诗境。

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泳、深发。例如教材《雨霖铃》有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的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永却因它而触景伤怀。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

倘能于每节课、每首诗,都能引发学生有所感悟,并将一些金词佳句牢记在心,那么诗歌的教学便成功了,呼唤诗心的重现也不再是奢望。

“读书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在替有闲阶层添一件奢侈品;它在使人到处可以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这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话。而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提及自己从前在中学里教英文,讲一篇小说时常有别班的学生来旁听;但是遇着讲诗,旁听者总是瞟着机会逃出去。因为一般的青年都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读诗。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更觉得自己任务艰巨。我们不指望语文教育能挽救世道人心,更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倘若我们可以让学生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情性,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便无憾矣!

(作者单位: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