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妙用作业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妙用作业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实用方法。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的难易程度可以发现自己的掌握情况,老师结合学生作业的正误情况可以把握自己的教学节奏。因此,精心安排数学作业,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识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数学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明白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继续和必要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最经常的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通常所说的运算技能就是数学里重要的技能之一,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制订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前,数学作业的布置也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改变过去作业布置是教师的“专利”模式,使其成为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的一个试验区,从而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而,新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兼顾着巩固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双重目标,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增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的孩子们因为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对于书面作业的兴趣不浓,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强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因此我们要多设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减弱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的乏味感厌恶感。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以“快乐的星期天购物之旅”为情境的填空题:星期天下午2 ,小虎从2 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喝了大约200 的白开水。就背起0.5 重的空书包,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蹦跳着向400 以外的超市跑去。路上碰上了体重55 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超市。一番尽情的购物回家后,小虎马上拿出10 长的购物小票和1 厚的记账本做起了家庭开支记录。时间过得真快,晚上6 动画片开始了,看了大约半 。吃完晚饭后,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就上床睡觉了。学生面对将枯燥的“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情境式的作业,兴趣盎然。

我们还可以多设置一些游戏性的作业。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而游戏正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如果我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比如教学苏教版三上《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如“猜球” “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相互之间玩一玩、猜一猜。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三、增强作业的层次性

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我们的教学却往往表现在整齐划一,课外作业尤其为明显。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在作业布置上采取因材施教。建立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大脑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在兴之所至中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愉快地完成作业。具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逛超市选作业。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们可以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一星级:(1)5.4×72+5.4×28(2)(1.25+2.5)×4;三星级:(1)5.4×99+5.4(2)7.5×10.1;五星级:(1)7.4×5.6+7.4×5.4-7.4(2)8.4×7.2+0.84×28。2.自编自导创作作业。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导自演完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面包店的面包价格表:

请学生根据此信息自由编写作业,并自行或者交换解答。这样的作业题,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这样的设计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虽然学生做同一作业,却显示出不同的个性,虽然做不同的作业但达到了同一目的,这样,每一位学生在自选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四、增强作业评价的多元性

翻开《数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到:“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为,无论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批评,学生阅读后,激起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获得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倘若改用“上课不听讲,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等语言责备,学生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也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