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选择了教育, 就是选择了高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选择了教育, 就是选择了高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心

王厥轩:于老师,您的座右铭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它蕴含的思想是什么?

于漪:永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心。

心存感恩,有两件事难忘。

一件事是,我早年丧父,家境惨淡,在穷困中长大。童年的美好生活被日寇的炮火打得烟消云散。我母家家训:做人要有德行,要勤奋学习,刻苦自励,真诚待人。我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是“一切为了民族”。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镌刻心中。所以,是奋斗精神,是爱国情怀,是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一切为民族”,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

还有一件事是,我碰到了许多好老师:教初中国文的黄老师,教高中国文的赵老师,教高中数学的毛老师,读大学时的方令孺教授、周予同教授,他们讲课时的音容笑貌,那种眼神,那种手势,那种语调,尽管过去六十多年了,依然风采别具,余音缭绕。正是这么一批优秀老师,让我如驾轻舟徜徉在湖面,湖水晶莹澄澈,两岸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如临广阔无垠、烟波浩渺的知识海洋,有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感。正是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的精神世界日日成长,我的心胸日日宽广。师恩浩荡,刻骨铭心,叫人如何不感恩。

心存敬畏,更是时时刻刻萦绕心际。

一是时时想到我的肩膀,一头挑着学生现在,一头挑着学生未来。我教学生时,他们很单纯,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今天学生处于转型时期,遭遇经济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的状况,网络信息量又是那么大,成长中孩子往往有逆反心理。不好教呵!做一名教师太不容易。

对学生心存敬畏,我更想到一个好教师可以恩泽许多学生。现在每个家庭、每位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一位教师可以给家庭和学生带来前途、命运和幸福。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

心存敬畏,还包括对教师自己。我教了一辈子书,有三点体会。

第一,要清醒认识自己。如果你把教师只是定位在教书,那么你就是一个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使学生折服和敬佩之时,你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因此,我时时拿着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自身才有内驱力。

第二,当教师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搞基础教育,它伴随人的终生。小学学的字,对数字的概念,一辈子都在用。倘若你在黑板上写错一个字,可能这个孩子一辈子就写错了。因此,我要求自己一辈子治学严谨,谦虚谨慎,好学不倦。

第三,当教师与演戏剧、拍电影一样,永远是遗憾的事业。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课,始终觉得没有上过一堂十全十美的课。我深深体会到永不满足是教师必须遵循的信念。

教书与育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王厥轩:于老师,在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文界围绕“文与道”的关系,也争论了好几次。对此,您的看法怎样?

于漪:其实,这个问题的争论自建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上海就有“学校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争。当时上海市教育局长陈琳瑚有一句名言:“既不能把两者割裂,也不能硬联系。割裂是错误,生硬机械地联系也是错误。”说得多好,真是如春风化雨,拨云散雾。

语文界的“文道之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语文学科的多种属性、多种功能之争”,“语言与语文文化的内涵之争”,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一直没有断过。我的基本观点:语文学科的文道是统一的,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学生才能熏陶感染塑心灵。在教学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语文学科的最本质属性是教文与育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王厥轩:自2005年6月以来,您在“语文学科与两纲教育融合”上作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对此,您又有哪些新的想法?

于漪:经过实践与探索,认识上提高了,改革的自觉性加强了。

三尺讲台紧系着学生的青春。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资源,依托民族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机无痕地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学生进校,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轻的鲜活生命健康成长。但现状让人揪心,重术轻人、急功近利、题海战术、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依然比比皆是,教育被扭曲,学生的发展受到伤害。

王厥轩:最近一些年来,您一直在听课、观课、评课。要做好“语文学科与两纲教育融合”,您认为年轻教师要注意些什么?

于漪:我发现许多教师,包括一些优秀教师,上课的自信力很少,往往被他信力所左右。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王厥轩:于老师,您年轻时就信奉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他教课“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您觉得今日年轻语文教师上课时,要提醒他们哪些方面?

于漪:陈寅恪教课时的“四不讲”,我当然做不到。但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教师,要向这种精神境界进击,要有这种追求与修养,要有这种很强的自信力。

我听了许多课,发现相当数量的教师有“四个误区”,我提出“四不”,与年轻教师商榷。

一是不要过分相信教学参考书。编教学参考资料,初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有思想、有抱负的教师,它往往是一种束缚。因此,你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上下功夫,在教文育人、教人教心上下功夫。

二是不要把多媒体炒得太高。语文课上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与先进技术整合起来,增加课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会多此一举,就会成为赘疣。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上杜牧的《山行》,整堂课多媒体就打出一幅画:“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堂课就对着这幅画来讲,倘若我们用这首诗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该有多好!还有,我发现许多语文教师上课时不在黑板上写字了,语文教师的粉笔字是基本功,一手好的粉笔字,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灵。

三是不要把评价标准看得太重。我参加过一些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有的评价一节课分成几十个指标,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师微笑几次,学生微笑几次……这叫什么课?这样的评价不就变成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我也听过一些评课教师的“高见”,他们不是在评老师的课,而是评课人的自我亮相,自我诉说。所以,教师在各种评价面前要有清醒的头脑。

四是不要相信一课一练。倘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靠一课一练,靠题海战术,不认真指导读书,那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什么呢?倘若老是被一课一练所左右的话,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自信力消解,最后变成到底怎么教语文、教什么也不知道了。

王厥轩:说得好!您觉得要培养教师的教学自信力,要关注哪些方面?

于漪:一是好学。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要有文化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倘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一个平面上运行,学生不会服你。教师要棋高一着,必须在深度上挖掘,在广度上开拓,对学科发展的前沿、走势、来龙去脉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左右逢源。

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智慧是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语文教师真正登堂入室,就是教材中的字不再躺在纸面,而是让它站立起来跟你对话,达到我就是语文、语文和我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二是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成不了优秀教师,各行各业莫不如此。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铭心刻骨?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学生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在文字的表面游移。唯有深思,从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语言,形成理性的思考。

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文文字的场所。教师的感悟替代不了学生的感悟。

三是力行。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一定要艰苦奋斗,不断修炼,一步一个脚印。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身上

王厥轩:于老师,自粉碎“”后,我发现您把相当的精力扑在培养年轻教师身上。自当上二师校长,更把培养年轻教师当作校长的第一责任。最近一些年,您通过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市语文学科德育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名师,其中有不少成为特级教师,他们用最美好的语言称颂您的提携与厚爱。对此,您是怎么想的?

于漪:是呵,我一辈子的心血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学生,一半给了年轻教师。

我从二师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师教育。我深深懂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教育的希望在中青年教师身上,他们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王厥轩:在培养年轻教师时,您有什么心得?

于漪:着重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素质,良好的素质能造就高尚、完善的人格。

王厥轩:我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什么决定未来?命运。而命运,有三分之一持之在己,三分之一成之于人,三分之一全之在天。操之在己的部分由性格决定。什么成就一个人的性格?思想的成熟度决定视野的宽广度,视野的宽广度造就格局的高低,格局的高低取决于态度的好坏,态度的好坏影响人的习惯。习惯成就性格。”可见培养人的习惯真的很重要。您觉得培养年轻教师的习惯,最重要的有哪几条?

于漪:培养年轻教师的习惯可以讲出许多,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恰如孔子所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是一种高尚师德,这种师德又建筑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学习,修炼自己的修养和内涵,拓展自己的视野与境界,追求理想与人格的完美。教师没有丰富的智力生活就不可能点燃孩子旺盛的求知欲。

一条是不断实践。教育事业是实践的事业。教育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我们今日的课堂是时间与空间的聚焦点,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包括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场所。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在课堂教学第一线才真正得以实现。教师只有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天天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爱上学生。

一句话,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高尚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王厥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原主任,研究员,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