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希明:与鸟共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希明:与鸟共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亲切的歌喉,艳丽的羽毛点缀着大自然的美景,而且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类的无知和贪婪,这些朋友正在逐渐地远离我们。在青岛有这样一个人,24个春秋里与鸟相伴,与鸟对话,让鸟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他就是青岛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高级工程师、国内著名的鸟类研究专家和湿地保护专家――王希明。

“青岛小企鹅”的回归

前不久,有渔民反映他们看到一种鸟,头部是黑色的羽毛,就像是戴着一项黑帽子,他们怀疑是失踪多年的扁嘴海雀。听到这一消息,王希明难抑激动,他立即和同伴乘船到大公岛,沿着悬崖找了3个多小时,果然在一处悬崖的缝隙内发现了一只扁嘴海雀和两枚鸟蛋。

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扁嘴海雀被列为易危种。它们的模样非常可爱,背部黑色肚皮白色,像企鹅一样,被称为“青岛小企鹅”。扁嘴海雀的再次发现对于其在青岛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只在青岛出现而且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海上度过,十分珍稀,因此被专家们誉为“鸟中耐冬”。

王希明说,扁嘴海雀国内惟一的繁殖地在青岛,因此是青岛的代表鸟和特有鸟,大公岛、潮连岛、千里岩岛等岛屿是它们生活的乐土。以前扁嘴海雀是最早来青岛的夏候鸟,最早就是出现在大公岛,当地渔民都俗称它为“海鹌鹑”。他最后一次发现它,是在1992年。当时上海动物园的一位鸟类专家专程赶来青岛寻找扁嘴海雀,王希明就陪着他去大公岛寻找扁嘴海雀,他们两人在岛上整整找了一个月才发现一窝扁嘴海雀。但从那之后,扁嘴海雀就渐渐消失了。19年苦寻“海鹌鹑”无果,王希明一度忧心是不是因为青岛近海鱼类减少,打破了扁嘴海雀的“生物链”,让“青岛小企鹅”与青岛无缘了。这次在大公岛上再遇“老朋友”让王希明喜出望外。

消息传来,沸腾了整个青岛,很多媒体致电给王希明,希望去现场跟踪拍摄扁嘴海雀,王希明一一拒绝了,他希望给阔别多年回归青岛的扁嘴海雀一片属于自己的安静与自由的空间,爱鸟之情溢于言表。

王希明说,今后他们将密切关注扁嘴海雀的动向,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可以在山崖上人工为扁嘴海雀搭建鸟巢,在海上增加鱼类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长期下去,就像留住大天鹅~样,让大公岛成为国内知名的扁嘴海雀栖息地。

与鸟相伴

1987年秋天,王希明从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青岛市林业局鸟类繁殖工作站,报到的第二天,王希明就开始上山,加网环志,24个春秋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与鸟儿的相伴中度过了。鸟类环志,就是用一种具有一定标志的金属环套在鸟的腿部,来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鸟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鸟类的资源情况,以最终为保护这种资源奠定基础,青岛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通道上,拥有较为丰富的候鸟资源,同时青岛也是最早在全国开展鸟类环志工作的城市。鸟类环志工作必须在野外进行,工作环境很艰苦,风餐露宿是免不了的,但在王希明那里,没有任何的抱怨,回想起当年工作中难忘的事,也是苦中有乐。记得有一次,在浮山,一网网到了200多只猫头鹰,王希明和同事从早上―直忙到下午5点多,每一只都取下、上环、放飞,既要小心不要伤着猫头鹰,还要小心不要被猫头鹰伤着,非常劳累,中间还没有吃饭,现在想起来都是记忆犹新,跟鸟类的感情也在每日的忙碌中不断加深。说起鸟儿来,王希明如数家珍,每只鸟的名字、习性、特点以及生活规律都是了如指掌,而且模仿各种鸟的声音来更是惟妙惟肖,非常的逼真。他说,在青岛出现的380多种鸟,他都能叫出名字来。

现在,青岛栈桥一线,海鸥与人亲密接触成为沿海一景,海鸥在青岛的“安营扎寨”,起源于1994年由王希明等人发起的“挽留海鸥行动”,他们为海鸥准备了爆米花等食品,用“美食”吸引海鸥的到来,后来有了海鸥加工食料,青岛成了海鸥衣食无忧的乐土。每年数百只海鸥在海面翻飞,时不时与游客亲密接触的场景成为温馨且动人的画面。

当年出于对自然的热爱,王希明选择了生物学专业,他的理想曾经是研究海洋生物,研究基因工程,而如今他从事的鸟类保护工作,只是―项基础性研究,研究的成果很难转化成商品,但是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对于鸟类保护工作,这是社会分工,更是一种责任。

王希明踏入工作岗位以来,累计野外环志候鸟10万余只。环志种类在全国同行业领先,数量在全国属先进。完成了“青岛崂山风景区灰喜鹊异地引进和驯养繁育放飞治虫实验”、“青岛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青岛湿地资源调查”等科研课题。“青岛崂山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获2000年青岛市科协举办的首届“青岛市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09年“青岛市森林与湿地价值核算”成果,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王希明受日本地球环境基金会、日本野鸟之会的邀请赴日本参加了首届亚洲猛禽学术研究会,研究论文《青岛猛禽保护和环志迁徙研究》参加了学术大会发言交流。从1999年秋季开始被亚洲猛禽研究会(ARRC)作为中国大陆合作员,进行迁徙合作研究,其中的两篇猛禽研究文章和1篇信息分别被《ASIAN RAPTORS》刊登。

给鸟一片宜居空间

王希明说鸟是一种很弱小、善良、可爱的动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鸟类飞行能力强,速度快,活动范围大,而且鸟类有迁徙习性,多数喜欢吃害虫,这种快速的积聚和移动可使其数量猛增,并在局部地区消灭或控制自然界的害虫爆发,鸟类对森林昆虫数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猛禽经常以森林、农田、草原的鼠类为食,保护着陆地环境:还有很多鸟类,特别是秃鹫、猫头鹰等猛禽有嗜食腐肉习性,它们在消灭有病的动物和腐烂尸体,消除有机物对环境污染方面有特殊贡献,鸟类可吃掉那些将幼虫寄生在家畜身上的寄生虫,解除危及家畜及野生动物的病虫害许多鸟类是开花植物的传粉者,没有这些鸟类,树木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会严重紊乱。

鸟对自然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目前人类对鸟类生存空间的侵占在不断加剧,人类与鸟类和谐共处一直是王希明美丽的梦想。王希明说,上世纪80年代末,他刚工作时,时常到青岛浮山考察鸟类,那个时候浮山栖息的鸟类物种非常丰富,晚上他们点着“气灯”,鸟群如“飞蛾扑火”般涌向气灯,那种声势浩大的鸟鸣协奏曲和热烈的飞鸟场面,让他记忆犹新,这种场面在现在已经不可复制了。

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过多的占用鸟类栖息地,破坏了绿地,适合鸟类生存的树林大量减少,海上吃的食物逐渐减少,加上环境污染和人们趋于利益滥捕滥杀鸟类现象,以前称之为人类朋友的鸟类,现在正逐渐地远离人类。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爱鸟意识,王希明热心参与鸟类保护知识的推广普及活动,使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知道了鸟类环志,明白了怎样保护鸟类。王希明发起成立了爱鸟志愿者QQ群,现在已有二三百名会员,他会定期举办观鸟活动,给他们讲解鸟类知识,积极组织参与“爱鸟周”活动,提高市民保护鸟类的意识;结合野外环志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鸟类知识讲座,指导学生到崂山林场悬挂人工鸟箱,为小鸟安家等活动。作为青岛师范学校的科技教育协会顾问,长期指导学校的鸟类生物实习活动,通过组织学生鸟类环志和迁徙观测实习提高了学生对大自然知识的了解,促进了鸟类保护在青少年的普及和传播……近年来,青岛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致力于建立生态城市,青岛的森林覆盖率也逐年升高,生态环境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鸟类在青岛安家落户,市民的环保生态意识也在逐年增强。

王希明说,环境是大家的,保护了鸟类,就是保护了森林,就是保护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冬去春来,鸟儿在追逐着绿色的世界,王希明与鸟相伴一起追逐绿色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