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鄂东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鄂东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聚落水系景观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老印记,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几百年间,湖北阳新县铜湾陈水系景观空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形成富有特色、生动和谐的景观体系。这些景观包括不同时期水系特征、水系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构成水系各要素特点等,体现了当地居民在建设自己生活环境时的智慧和经验。对铜湾陈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的研究,以及对其自然和人文成因的探讨,都会给现今的实践带来启示。

关键词:聚落;水系景观;景观形态;铜湾陈村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4-06

Water System Landscape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Southeastern Hubei Province

――Taking Tongwanchen Village in Yangxin Country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HOU Tao,ZHU Rong,ZHANG Pa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Huhan 430200,China)

Abstract: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water system is an ancient impression left by the history,and is a vital type of cultural landscape.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vivid and harmonious landscape of water system space has been developed in Tongwanchen valley because of the local people′s way of producing and living. These landscape,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ystem in different tim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system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ent factors of the water system landscape, reflects people’s wisdom and experience in living environment. A study on the water system oftraditional settlements landscape space in Tongwanchen will give us inspiration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actice today.

Key words: settlement; water system landscape; landscape patterns; Tongwanchen village

传统聚落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审美、情感价值与使用价值。“传统”是从古至今的历史延续,它不仅不是一个短暂、静止的片段,相反,它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变化过程。作为具有古老性、科学性、独特性以及民族风俗的集聚或村落,传统聚落应该包括古镇、古城、古村落等。其中古村落是传统聚落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并仍然在继续传承着。

1绪论

1.1聚落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包含了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种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聚落形态所反映出的文化变迁的作用和影响在功能、性质、类型以及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复杂性对其空间形态的形成会产生复合性的影响。

1.2水系景观空间

水的分布之广泛,一般指的是广义的地球表面的各种水体。对于“水系景观”,可以界定为:针对某一主体,围绕它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分布于地表空间所有水域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水体、水域建筑群落、道路、桥梁等一切自然与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包含生态、美学上的多层意义。

鄂南水系景观空间作为传统聚落空间的一部分,通过其自身的地理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2整体布局特征

2.1自然地理概况

湖北省阳新县位于鄂东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地理学家眼中,鄂南是一整片的丘陵地,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连绵在鄂湘赣的三省边界,古代那些最初进行迁徙的先民,世世代代沿着一条进出大山的通道迁徙。江西人分水陆两路,水路经长江进入孝感、麻城,陆路走幕阜山通道进入鄂南,再沿长江、汉江、随枣走廊,向西进入四川,向北进入汉中。而地处于鄂湘赣的三省边界的阳新县便成为了“移民”聚居地。

陈氏第九世祖陈涵公有八个兄弟由于原在江西瑞昌村落人口增多,分家后他们各自选择土地组建家园总称“果石庄”。相传当年陈涵公来到阳新县此地后,发现此处三面环山有水有石,空气清新宜人,是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种。便决定留下来在此建设家园,因此陈氏始祖从山势、水体等自然的几个方面来选址并带领族人在此生息繁衍,又由于此地山石含铜,定居于此的都是陈氏同湾的人,故命名为“铜湾陈”。铜湾陈村隶属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隧洞村。

该村落三面环山,为了不占农田,又便于生产生活故房屋依傍在溪流边,建在向阳背风的山脚坡地上,由林地、小溪、正屋、宅居、农田构成,形成依山伴水天人合一的村落(图1、图2)。阳新县陈姓村落的祠堂堂匾是“义门第”,出自陈氏第七十世旺公事迹。陈氏族谱载:“旺公,字天相,宋仁宗天圣四年敕封晋国公,后迁江州德安太平乡儒教里艾草坪,为义门始祖。”

2.2铜湾陈聚落历史变迁及水系发展(图3)

2.2.1聚落定居阶段聚落创建之初,这里三面环山,气候宜人,堪称世外桃源,同时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种。定居时期,村落的正屋前有一大水塘,屋后靠山,村旁有竹林与老屋相望,背山面水,正屋的修建成为村落搬迁至此的一个试金石。

2.2.2聚落发展阶段陈氏宗族在此处开始发展壮大,东榜山由于坡度较大,树林茂密,交通不便。因正屋修建的大山脚下地势平缓且有两条溪流从两侧经过,族人开始在正屋周围填塘建房。

2.2.3聚落鼎盛时期陈氏家族将古建筑大部分都集中在村落的西部居住,同时沿水域建造,地域范围明显分隔。村落内很少有商业设施分布。

2.2.4聚落衰落时期民国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量古建筑被毁,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样,历经战争后的铜湾陈也奄奄一息,加上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正屋遭到破坏后如今已荒废。

2.2.5聚落停滞阶段村落所在地几乎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即使地震时此处震感也不明显,对居住其间的居民生活几乎没有造成影响。同时村落的自然排水系统良好,也不会发生泥石流滑坡以及洪水等灾害。村民修筑了水渠,将泉眼水引入蓄水渠,通过人工来控制水资源。此时期西侧灌溉农田的溪流渐渐消失。

2.3水系景观特征

聚落周边往往都会出现溪流水域,因此水系规划也是聚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综合饮用水、洗涤水、灌溉水的供给,洪水的防范、雨水的排放以及蓄水防旱防火等各方面因素。

村落一般都要建设水渠,将附近的水源河流引水入村,不仅方便使用,更是为了保证聚落的周边农田的灌溉水源。有的聚落则会有较大的蓄水池塘。

铜湾陈村主要的水系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泉水,一部分则是自来水。村中有两条从山中流下来的泉水溪流,经由泉眼流出,也是村中生活用水以及灌溉农田的来源,其中西侧溪水已由于水库的修建而干涸,曾用于灌溉农田。现存东侧的水源也逐渐减少,现主要用于居民日常洗衣以及儿童洗澡嬉戏。整体水系连续统一,走势自南向北顺应山势而流向村落。

2.4引水方式

水对于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因为其是传统聚落的灵魂和生命之源,也为古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当地村落文化民俗的形成提供了智慧源泉并影响着生活其间的居民生活、习俗、日常活动等各个方面。

铜湾陈村所在地为周边村落的水源地,其水之源头为山上一泉眼,水资源丰富,长年不干涸,经过分流为三向――东、西、中。其中西渠由于水库的修建改道而逐渐干涸,东渠则是通过修建的管道引水至山腰的水塔,以满足村落居民使用,中渠则是现今流经村落的一条溪流(图4)。

村落内的引水方式则极为简便,多是通过建造小型自流引水工程利用水流的重力作用自上而下流至村落及周边。具体做法则是在被引流的水体高于村落整体高程的上游,采用筑坝、水管等方式拦截潜流,引水至修建好的沟渠和水塔中,再顺地势缓缓流至村落。这些几百年前规划建设的引水工程直至今日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聚落水系景观形态

铜湾陈村中的泉眼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村中溪流经过颇为复杂的地势状况。整个村落水系景观构成要素主要是泉眼、溪流、水塔、桥及其他要素。

古村落由山中泉眼发散而形成的主要水系的景观空间,顺应山势流向村落,与城市景观空间不同,呈现的是自由式的水系景观空间系统,且多数水系景观空间的水都是通向山下村落。由此可以看出村落自山腰向东西两渠的发展脉络。

3.1泉眼

泉眼是村落水系景观空间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泉眼的分布大多依山川天然走势而形成。铜湾陈的泉眼位于山腰,其间丛林茂密,同时包含铜湾陈在内的附近村落用水也一直依靠此泉眼水供应。据年长的村民描述,从建村以来一直依靠这里的水供给家家户户,后因用水过多,将自然形成的泉眼池水依山挖凿将水分为东、中、西三渠。其中东渠水引到水塔每天用开关控制供村民生产生活中使用,而西渠由原灌溉农田到如今已废弃。中间的水渠由水管引水至山下村庄形成溪流。

泉眼是铜湾陈村的水系景观空间序列的开端,一方面为村民解决了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也是独具聚落特色的景观之一,另一方面村民对于泉眼的尊重及保护都是传统聚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

3.2溪流

一般而言溪流与村落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沿着村落的边缘涓涓流过,此种方式使得一般村民的建筑依山而建,依地形而起伏参差错落,溪流顺地势而下,濒临于溪边的人家便可得“近水楼台”之利,不仅可充分利用溪水来方便生活,还使生活更加接近自然,从而获得山石林泉等自然风光。另一种是贯穿于村落的中间,令环境优美让人神往。即便是穿过村落内的溪流,虽然受人工影响其自然的情趣有所减弱,但依然可起到某种调节村落小环境氛围的作用,而使村落景观富有更独特的生机和情趣。

铜湾陈村落的溪水属于第一种,溪水发自山上泉眼并顺山势而下,水势平稳,水面如镜。村民也经常在溪水里洗菜,由于泉水天然冰凉,夏天溪水边也成为村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3.3水塔

鄂南地区大多数农村用水主要是来自于井水或自来水,而在铜湾陈村中则是蓄水塔。当年修建水塔的原因一方面是因附近村落用水都依靠这一泉眼的泉水,铜湾陈村民为了保护以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始引水筑塔,并由本村村民自行控制开关供水。本村居民将泉水通过管道引进到家里,由此“自来水”都是山上的天然泉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露天顺山势而下的溪水不如直接从泉水源头而下的水干净,且附近村民曾因用水有过纠纷,而修筑水塔可更方便地控制用水。

3.4桥

桥是村落常见的设施之一,桥体本身连同它的周边环境通常也往往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桥作为一种公共交通设施对于传统聚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铜湾陈村的桥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建于不同年代、形式各异的桥也仿佛在深情述说着村落古老的历史。

桥为欣赏水景提供了方便,而桥本身也是作为水景的一部分也供人观赏。铜湾陈村中桥的宽度大概都在2~3 m之间,其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桥名为“集义桥”,在现在村落的西边,由青石砌成。据说是起初建村八兄弟为给陈涵公祝寿而建,但因年代久远,聚落变迁发展,村落中心转移了,此桥也已渐被废弃,但对于研究村落发展与水系变化仍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村中其他桥,大多在村口和村内,具有重要的日常交通功能。同时桥的所在地往往也是村民集会和日常出行使用较为频繁的场所,如用作打谷场。而且村民的日常行为如洗菜、洗衣甚至洗澡都与桥或多或少地发生着联系。因此,桥的存在对于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塑造和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桥本身已经成为了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5其他构成要素

3.5.1天井天井有聚水、采光、通风、消防、排水和调节小气候的功能,天井的尺度则以间为基准。其更深一层的功能是精神上的要求,可以说天井是中国人“天人合一”观念的特殊产物。天井是鄂南地区民居的重要生活空间,在居民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雨季时节,天井作为收集雨水的重要工具,在密集的建筑群体中,夏季能降低室内温度,通风、采光、排水,冬天还能补充光照提高室温(图5)。

3.5.2排水设施铜湾陈村排水系统有两部分,一部分为村落生活排水,一部分为住宅自排水。村落排水主要靠道路和地形来引导,呈自然排水的形式。住宅排水主要是通过建筑四周的沟渠和天井,房屋四周的青石板夹缝内有暗沟,雨水降落到街巷和天井之中会从暗沟排出,最终流入水塘、小溪之中。

4水系景观的空间扩展

历史的变迁,常常会导致村落水系景观周边环境的变化,改变村落水系景观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从总体上说,铜湾陈村水系景观空间是一个功能和谐、形式统一的景观整体,与建筑、田地、植物等周边环境联系紧密,周边环境实际上也是水系景观空间向其他区域过渡的重要部分,起到视觉形象的引导或烘托作用。水系景观空间与周边环境共同组合而成多样的空间形态,既有带状的空间形态,也有块状的空间形态。在诸多水系景观空间同周边环境共同组成的空间形态中,根据其空间的私密程度、尺度的大小变化,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由于用地类型的差异,水系景观空间构建往往考虑与村落不同用地类型的结合,以及各种空间在功能及其周边环境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景观空间的构建也有所不同。

4.1开敞水系景观空间

开敞水系景观空间包括泉眼、水塔、小溪和桥,主要位于村落的,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日常生活、灌溉等的引水、排水及交通的问题。由于此类水系景观空间没有山体、建筑等要素的围合,因此视线开阔、空间开敞,可以从整体上观看整个村落的总体状况,这类水系景观空间既界定了村落区域,又形成了村落水系景观空间的总体框架。

4.2半开敞水系景观空间

此类水系景观空间属于半开敞、半私密性的空间类型,其空间构建一面或多面是由建筑或其他垂直要素限定。在功能上,主要是提供水源、排水。建筑物围绕带状水系景观空间布置,同时也受其空间形态以及地形的影响。在此类空间中,村中村民的集体活动以及生活、交往活动也会在此类空间中进行。

4.3封闭水系景观空间

包括建筑物内的排水空间、天井,主要位于村落内部。此类水系景观空间属于私密性最高的景观空间,是由建筑物所围合的水系景观空间所形成的。水系景观空间系统较为狭窄,两侧多为建筑或墙面,空间层次变化较少,多为结合自然地形由人工开发而成。其功能是满足排水功能、改善小气候、采光、空间组织功能及交往活动功能。

铜湾陈村这三个不同等级的水系景观空间与周边其他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由此可以看出,古村落传统水系景观空间框架由开敞水系景观空间构成,半开敞水系景观空间为主体并与村民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封闭水系景观空间则私密性较强,因此主要是村民自发聚集、生活、活动的交往活动地区。通过建筑界面的围合形成的不同级别的水系景观空间,易被人所感知,同时也形成了亲切的空间氛围。

5水系景观空间形态与村落形态分析

自古以来当地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水系,满足了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的需要。同时这种自发形成的聚落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并利用了现有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建构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

5.1建筑与水系的关系

水系空间分布,限定了村落的范围,建筑大多依水布置,聚落扩展的规模和发展的方向也受到了水系的限制。民居都依山旁水而建,顺应地势建造村落。溪水由山上泉眼而出,顺山势而下。铜湾陈村小溪宽度大约1.5~2 m,同地面高差约2~2.5 m,小溪是居民赖以生存的水源,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与水系一静一动,丰富了村落的空间形态,使其充满活力与灵气。

5.2道路与水系的关系

由于地形南高北低,泉眼位于南面山上。在雨季较多的季节,为顺应地势,易于泉水和山水的排放,故而村落内多南北向街道,东西向街道较短。

道路路面高出水面约1 m,依山就势,人工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排水方式,雨水经由路面流入到水塘、小溪,有利于农田的灌溉。道路与水系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二者共同构成统一的空间体系。

5.3水系与村落公共活动空间的关系

桥头、小溪、水塔、打谷场等水陆节点空间与村落中主要水系呈并行的线型空间,构成了聚落环境内主要的公共空间体系。村中的集体活动以及村民的生活、交往活动也会由此展开。溪边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主要为村民提供浣洗的空间,地势较低,是一个较为私密的活动空间。同时由于取水于山泉,溪水尤为清凉沁人,每到夏日也是纳凉的宝地。打谷场、桥头与小溪形成上下两个不同层次的空间构架,村民们在此进行农作物晾晒、交谈、嬉戏、集会等活动,空间开敞,公共交往活动较为频繁。同时,也有部分公共空间则是由建筑间的不规则的组合而成的巷弄,是铜湾陈村民们经常聚集聊天的地方,在所有公共空间中活动最为频繁。

5.4水系与农田的关系

农田紧临水系景观空间,主要目的是便于灌溉取水,因此农田作为带状空间与线形水系形成一个整体的块面。铜湾陈村的农田主要分布在东面,与主要水系并行,农田成为山体与小溪间的过渡空间。水系景观空间与农田联系紧密。石板桥将农田与陆地相连,人们经过小桥越过小溪到达农田,溪水给予农田养分,是村民不可或缺的耕作条件,因此人们更加珍惜泉眼带给大家的福泽。

6小结

古村落的一池一沼,一墙一隅,无不因水成趣。水系对于塑造和谐的聚落空间环境,对村落历史文化景观有很大的保护作用。研究村落历史文化景观对解决中国由于城镇化所引发的关于村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城镇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人们保护观念的增强,村落历史文化景观不断受到大众普遍的关注和空前的重视。如何处理水系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人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3个原则:

1)保护村落水系景观的完整性。村落的水系景观是历史留下的村落古老印记,是一种亲切的历史文脉的延续,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村落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使人们有强烈的文化和景深归属感。因此,在处理村落水系景观与周边环境关系的问题上的首要原则就是应该尽量保持其景观的完整性状态。

2)突出村落水系景观风格特色。村落水系景观是村落历史与文化展现的物质载体,同聚落的整体风貌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然而,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必然遭到由城市化带来在空间、交通、功能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几乎伴随着聚落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如何着重突出水系的景观风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塑造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3)生态性原则:构筑可持续水系景观环境。村落水系景观本身就是村落中集视觉审美与自然风貌为一体的景观,它往往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要素有紧密联系,共同形成村落中自然和谐而有鲜明景观特色的生态气氛。尽可能保留和恢复一些传统聚落的生活环境,保留传统聚落整旧如旧的状态,保持本土的水系循环平衡对于塑造水系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甚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智凯,张素娟,唐凤鸣.郴州板梁古村水系景观类型初探[J].河北林业科技,2010(2):34-35.

[2] 林箐,任蓉.楠溪江流域传统聚落景观研究[A].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2010.

[3] 王海宁.文化迁徙与变迁视野中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以贵州屯堡为例[C],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9.

[4] 陈六江.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5] 熊琳.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M].长沙:湖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