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趣 第3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趣 第3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37—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要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罗廖夫说过:“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半,这就是教育的潜力所在。”那么,我们教师,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趣味盎然中“识记的可能性”得到增加,从而达到熟练自如地运用语文知识的目的呢?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得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经营充满“爱心”的学习氛围,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以体贴、关怀和帮助,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高中生,与小学生相比,他们更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他们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但较之小学生,他们更懂得掩饰这种内心的渴求,使之封闭起来,久之便发出一种失落,既而表现为对学习的厌倦。作为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教师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师生间的距离接近了,感情融洽了,学生才会有振奋的精神,才会产生向往和追求学好语文的愿望,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更多一份浓厚的兴趣。

二、明其理, 故能知其真

所谓“明理”,即以目的教育为先导,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语文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叶圣陶老先生曾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遵照叶老的教导,我一方面从宏观上说“理”,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语文的社会意义,要求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事业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疏“理”,举出一些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实例,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进行疏导,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针对某些学生常写错别字,认为一个字多一笔、少一笔无关重要这个问题,我就列举一实例,象历史上的冯、阎、蒋中原会战时,电报将“沁阳”与“泌阳”混用,导致战败。通过该例使学生懂得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丢掉这一基础课,其它学科是很难学好的。学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学语文的兴趣也上来了。我们知道,明白了事理才有兴趣;明白为什么学,才会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趣”由“理”生,“理”“趣”交融,二者相互催化,相映成辉。

三、多演释,才能做主人

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在上《春江花月夜》时,学生在体味到作者深切复杂的“情”之后,要研析探讨作者成就这篇让古今众生无不下泪的“千古绝唱”的艺术特色,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当问及这一问题时,下面鸦雀无声,学生感觉难以回答。如果学生无法概括这一课的特点,那说明学生只是感知了文章,解读了为文者行文时的情感,并没有能够从“文”的方面而有所“习得”,更不用说以“习得”来指导他们的写作实践了。这时我尽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理解了诗文语言,掌握了这篇让古今众生无不下泪的“千古绝唱”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也就在一片讨论声中体会了。

四、走出门,才可学得深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正处于慢慢学会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基于这一基本思想我在不同的课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展开。如:在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演自评;利用网络将课本延伸开来,让学生现场感受祖国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爱国主义的战争影片;联系课文,安排学生创办成长专刊等等。此外,在较长假期的作业布置上,也尽可能的采取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我让学生做过调查报告;给我写信并邮寄给我;推荐书目让他们选择阅读并和我交流写读后感等。通过这些形式,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总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研究的课题,我仅仅是对此作了一点尝试,其作法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提高,切望各位高明批评指教,使我在语文教学上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