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面认识中资银行全球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面认识中资银行全球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来,中资银行重拾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时被搁置的全球化计划。在重启海外扩张步伐的中资银行中,工商银行继续一马当先:收购美国富通证券的固定收益清算业务,以助力在美分行的结算业务,提高竞争力;随后,又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并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于2011年1月21日(美国中部时间)在芝加哥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而就在此前一周,还加快了在欧洲的扩张步伐,一周之内增设了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和米兰、马德里等五家欧洲分行。

变局始于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格局变局,始于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金融机构的重新洗牌。受困于巨额“有毒”资产,外资银行不得不经历一轮“去杠杆化”和资本整合过程,其直接结果,就是大幅收缩信贷和资本市场战线。外资银行的“撤退”,恰为中资银行拓展国际市场腾出了空间。数据显示,2009年,跨国银行的亚洲业务大幅缩减,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的近50%降至不到40%。与此同时,大批在困境中挣扎的银行面临重组。与此同时,危机不仅让海外物业租售价格下跌、劳动力市场充裕、法律与投资中介业务费用下降,大大降低了中资银行新设海外银行机构的各项成本,而且还令全球银行业市值缩水超过5万亿美元,大量银行股票不得不在账面价值以下进行交易。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资银行在并购和参股交易中的议价能力大为提高。

与外资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资银行凭借良好的流动性优势和资本优势,得以开辟更多的市场渠道,并获得丰富的业务资源。以交通银行为例,由于抓住了危机中韩资银行大幅收缩业务的机遇,该行首尔分行迅速开展与现代、三星、韩国石油等韩国本土龙头企业集团的业务合作;纽约分行则不失时机地与当地一大批全球500强企业客户建立了业务关系。由此,两家海外分行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以及业务本地化程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正是在此轮逆势发展之后,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众多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已经逐步从境外联络的“窗口”转型成为全行业务的国际延伸平台和重要的利润贡献者。至2010年9月底,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4.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9%。中国银行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家境外机构亦均实现盈利;建设银行各海外经营性机构业务转型也初见成效,资产负债和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海内外联动成为关键

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迅速推进并非偶然。截至2009年末的数据显示,中国通过直接投资在境外设立的企业超过1.4万家;全球投资覆盖率达到71.9%;投资存量高达2200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100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也得以明显提速。

出于扩大市场和规避贸易壁垒等考虑,近年来,中资企业对外投资迅速增加。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能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中资银行不但无法有效满足客户的国际化服务需求,甚至还会影响到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是中资银行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最直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竞争国际化日益升级,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化的大势所趋,中资银行推进业务经营的全球化布局,不仅有利于增加新的收入来源,还能够加快推进战略转型,以此应对利差收窄带来的收益下降风险,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此为共识,各家中资银行立足本土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化的业务和网络体系,通过为企业提供全球一体的优质服务,构建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格局。而“发挥集团整体优势,走内外联动道路;发挥境外牌照优势,走综合化经营道路”,成了中资银行不约而同的策略选择。以交通银行为例,2010年上半年,全行国际结算业务同比增长50.2%,国际保理业务增长95%。事实上,目前中资银行的大部分境外机构不仅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从事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业务。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逐步推进,也为中资银行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战略决定能走多远

“个人客户中超过60%为当地外国居民;客户资产中有80%来自国际客户……”这是中国银行瑞士子银行的现状。现在,这一迥异于从前的客户结构,正在令这家银行迅速成为日内瓦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一个外来竞争对手。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设于伦敦的中国银行英国子银行。过去,这家银行的房屋按揭贷款以华人为主,现在申请人中有相当的比例变成了外国人,而英国当地一些银行以及像BMW这样的知名企业也出现在该行公司客户的名单中。对于众多中资银行的海外军团来说,走出“华人圈”,真正融入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和主流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梦寐以求却难以达到的目标。然而,这种状况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中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借助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中资银行正在加速推进国际化经营,而外资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则成就了中资银行海外军团对国际市场的实质性拓展。

单就外部环境而言,“后危机时代”的确为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良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业国际化这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选择何种路径“走出去”,中资银行尚须谨慎定夺。从“出海”的路径看,目前中资银行基本上以自主申设为主,包括设立代表处、分行、子行等。这种方式的准入门槛较高,业务范围也有诸多限制,扩张速度较慢;相比较而言,跨国并购则要求资金量大,虽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也有较大的整合风险。

纵观全球大型银行的国际化之路,均与其清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不同的定位意味着不同的导向,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前景,不同的定位也影响着不同的目标市场选择。就中资银行而言,究竟采用哪种路径更为适宜,则取决于每个银行自身的战略目标、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与老牌跨国银行相比,目前中资银行除了市值和成长性等指标领先以外,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风险管控、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距。因而“走出去”的步伐需要特别谨慎,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禀赋条件,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因此,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中资银行都适合“走出去”,切忌抱着“抄底”的心态一哄而起。对于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的中国银行业而言,成功的关键将在于:探寻属于自己的国际化之路,而决胜于差异化的策略选择。

前进的道路并非坦途

中资银行进军全球金融市场的脚步早在1981年即已迈出,当年中国银行在纽约开设了第一家国外分行,但30年过去了,其在国外的拓展却显得进展缓慢,目前也仅在纽约有2家分行、在洛杉矶有1家分行,而在旧金山的分行至今还在申请中。最近两年,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都已被批准在纽约开设分行,但是,这些分支机构在美国大多只能从事批发银行业务,只有中国银行最近在美国市场获得了零售许可的牌照,美国客户能够通过其美国分行交易人民币。此次工商银行收购东亚银行美国子公司一旦成功,其也能够借助收购方在美国零售银行市场上的优势进入这一市场,开设人民币账户,让美国投资者从事人民币买卖。但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工商银行的此次收购行动要想顺利获得美联储的批准,又显得困难重重。事实上,在此前中资银行进行的跨国收购活动中,大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被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拒之门外。但相比于美国对其他国家银行业的进入,中资银行明显地受到“国别歧视”。

面对美国当局采取的这种“国别歧视”,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现实是,尽管美联储在对待中资银行的态度上确实有别于对待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他们提出的理由却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长期以来,美联储在对待中资银行的批复文件中,仅承认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所改善,并未确认中国的综合监管能力达到了美国标准,因此它对整个中资银行自由地享受市场准入待遇始终表现得很迟疑。尽管美国自身的银行监管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但美联储对中资银行的质疑还是有其现实的针对性的。中国的银行尽管大多已经转制上市,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能摆脱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作风,在很多时候只是充当了政府经济调控的工具,缺少经营上的独立性。很显然,中资银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必须首先摆脱目前存在的行政保护机制,真正按市场法则来进行经营。而要做到这一点,前行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