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盐铁论》的散文艺术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盐铁论》的散文艺术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盐铁论》是西汉散文成熟期的作品。姜书阁先生的《骈文史论》这样描述《盐铁论》的创作风格:“语言简洁,其实流畅;浑朴而质实,整齐而细密;骈而不靡,华而不纤。”本文试从其语言特色上来分析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盐铁论;散文特色;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18-02

《盐铁论》是西汉宣帝时期桓宽历时近十年的一部作品。它是以西汉昭帝时期的盐铁会议的会议记录为蓝本,虽以“盐铁”为主题,所讨论的内容涉及到整个西汉社会诸多方面。不仅在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同时也是一部语言优美的散文著作。一直以来人们较多关注其思想内容方面而忽视了它作为散文的艺术特色。明人张袠说:“至于文辞古雅,足以方驾乎董马”,说明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犀利的对话艺术

《盐铁论》是以双方辩论的对话方式展开的。对话体这种创作形式古来有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以对话体的形式进行阐述说理的散文。

将诸子的言论记录下来收集成文,是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最早形式。《论语》就是这种形式的语录体散文。它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子和他的学生生前的言行记录成文。文中有孔子所说过的言论,行事的描写,也有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描写。这种文体形式发展到《孟子》时期,已经不是单纯的语录体,和《论语》对比,它在篇幅的长度上有所增加,特别是它已经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形式。

《盐铁论》作为一部会议记录,是由对话组成。虽然同为对话体却和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有着差别。先秦诸子散文更倾向于一方的说理,一方聆听。《盐铁论》则是一场双方互不相让的大辩论。东汉王充在《论衡·案书篇》中评价《盐铁论》为:“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盐铁论》中的对话,辩论双方除了通过对话来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还更多的展现出辩论的艺术。

在书中,有一部分的争辩和其主题内容并无太大关联,而是争辩双方抓住对方言语上的漏洞相互攻击。这非但没有破坏全书整体的完整性,反而体现出当时会议的激烈程度,使全书也充满浓重的火药味。

在汉代,文人们多是靠凌厉的口舌吃饭,当时的朝堂之上经常会发生廷辩。文人们多是在廷辩上巧辞诡辩,获得上宠,加官晋爵。所以在会议上,争辩双方展现出高超的辩论技巧。如在《论诽篇》中双方各自引经据典攻击对方人品,虽然在有些地方显得强词夺理,但却体现出争辩双方的诡辩技巧。

丞相史曰:晏子有言:“儒者华于言而寡于实,繁于乐而舒于民,久丧以害生,厚葬以伤业,礼烦而难行,道迂而难遵,称往古而訾当世,贱所见而贵所闻。此人本枉,以己为式。……”

文学曰:塞士之途,壅人之口,道谀日进而上不闻其过,此秦所以失天下而殒社稷也。故圣人为政,必先诛之,伪巧言以辅非而倾覆国家也。今子安取亡国之语而来乎?夫公卿处其位,不正其道,而以意阿邑顺风,疾小人浅浅面从,以成人之过也。故知言之死,不忍从苟合之徒,是以不免于螺绁。悲夫!(《盐铁论·论诽》)

丞相史讽刺文学华而不实,话说得漂亮但却不实用,是只重视礼仪而不重视民生的伪君子,而文学则反讽丞相史是迎合公卿,阿谀奉承,以满足富贵欲望的真小人。虽然这只是双方进行人身攻击,脱离主题的言语,但却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句对称。语言犀利,互不相让,使人读起来有酣畅淋漓之感。

这种双方争辩式的对话体形式一改以往沉闷长篇大论式的说理方式,使其极具动感之美,令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当时会议的激烈程度,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精雕细琢的语言

作为西汉文成熟期的代表作,《盐铁论》将锦绣雕琢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散文的骈俪化古来有之,到西汉中期以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浓厚。文人们在散文创作中,语句构造在长短错落中夹杂上排比对仗,使文章看起来工整端丽,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宏丽。如:

大夫曰: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河、海有润,然后民取足焉。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丘阜之木,不能成宫室。小不能苞大,少不能赡多。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故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文学不能治内,安能理外乎?

文学曰: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故贤士之立功成名,因于资而假物者也。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欧冶能因国君之铜铁,以为金炉大钟,而不能自为壶鼎盘杅,无其用也。君子能因人主之正朝,以和百姓,润众庶,而不能自饶其家,势不便也。故舜耕历山,恩不及州里,太公屠牛于朝歌,利不及妻子,及其见用,恩流八荒,德溢四海。故舜假之尧,太公因之周,君子能修身以假道者,不能枉道而假财也。(《盐铁论·贫富篇》)

这种由一、两个散句穿接而成的成段对偶句式在全文中比比皆是,陈柱先生在《中国散文史》中说:“两汉之世为骈文渐成之时代也。”观之《盐铁论》,可以说此文已经进入骈文的范畴。姜书阁先生的《骈文史论》也将《盐铁论》录入其中。

除了大段的对偶,文中还多用后句重复前句的方式,以及四字一句的顶针方式使文章显得更工整细密。如:

文学曰: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盐铁论·本议篇》)

文学曰: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死士用,则仇雠灭,仇雠灭,则田野辟,田野辟而五谷熟。宝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国富而教之以礼,则行道有让,而工商不相豫,人怀敦朴以相接,而莫相利。……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草莱不辟,则民困乏。(《盐铁论·禁耕》)

明人倪邦彦说:“其学博通,善属文,故每一篇辞响发而披赤恳,意沉壮而寓讽激,其遥遥乎莫知玄邈疾靡能物色也。”明人张袤更是将《盐铁论》的文辞抬高到与董仲舒、司马相如齐肩,“至于文辞古雅,足以方驾乎董、马,此则匠文之士,自当取式焉,而非其要也。”《盐铁论》文辞独具匠心的经营,使每一篇都显得华美整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也增强了说理的力度。

三、完整的叙事语言

《盐铁论》全书通篇皆是对话,这往往容易使人忽略其独具匠心的叙事方式。桓宽在行文的过程中,对其谋篇布局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安排。

虽是对话,却有完整周详的体系。在全书的开篇,桓宽言:“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本议》)交待了全书将要叙述的背景和内容。在《取下篇》的结尾处,桓宽写到:“公卿愀然,寂若无人。于是遂罢议止词。奏曰:‘贤良、文学不明县官事,猥以盐、铁为不便。请且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奏,可。”以此作为会议第一阶段结束,并交待了争辩结束后朝廷对此作出的反应。接着又以“贤良曰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击之》)作为会议第二阶段的开始,并道出第二次会议是在众儒生向公卿大夫辞行时展开的。这与其结束时的“大夫抚然内惭,四据而不言。当此之时,顺风承意之士如编,口张而不歙,舌举而不下,闇然而怀重负而见责。大夫曰:‘诺,胶车倏逢雨,请与诸生解。’”(《大论》)相互呼应。即道出该会议的地点,又描绘出公卿大夫因言辞不及众儒生的尴尬表情。

除此之外,《盐铁论》看似没有涉及到人物描写,其实在对话者充满张力的言辞之中,在作者画龙点睛的旁观描述之中,就已经使其中的人物生动形象起来。如表现桑大夫气度不凡,志向远大的性格特征:“伯夷以廉饥,尾生以信死。由小器而亏大体,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褒贤》)从对古人的看法中,可以看出桑大夫对因执着于小器量而损伤大体全局的做法的不屑,展现出桑大夫器宇轩昂的气度。

参考文献:

[1]桓宽撰,王利器注.盐铁论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2]陈柱著.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3]姜书阁著.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