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集神话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集神话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不知名的小厂到“二分天下有其一”的超级巨人,中集的产业扩张之路,堪称“技术引导竞争”的极好标板。

如果10年前,你购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那么今天,你手中的股票价值将翻20倍。从10年前的每股10元,到去年年底复权之后的每股219元,中集的市值膨胀了20倍。2004年,全球新购集装箱由去年的238万标准箱上升到近300万标准箱。在与全球第二大集装箱工厂胜狮货柜的较量中,中集公司胜出一筹,2004年的销售收入增长了92.52%,达265 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3.89亿元,同比增长了249.94%。而胜狮货柜同期的销售额为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净利润增加94.6%,至3963万美元。

低成本扩张策略

20世纪80年代末,劳动力成本成为集装箱行业竞争的最关键因素。在干货集装箱成本构成中,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是中国企业唯一能够发挥空间的项目。中集集团市场事业部副总经理李贵平说:“自1998年4月起,工厂间同质化的竞争导致集装箱产品价格一路走低,下滑幅度达50%。”此时的集装箱业通过重整、合并形成大规模企业集团的趋势已无法避免。中集就是在这个时候明确了自己借整合迅速”做大”的策略。

在扩张的过程中,中集主张采用低成本扩张,基本上是对现有工厂实施“先承包经营、再收购”的策略,收购中常利用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降低并购成本。在此策略目导下,中集先后将大连南通、新会、天津北洋、上海远东、青岛现代等10多个集装箱企业收归麾下。中集在1996年第一次超过韩国现代(HYuNDAl)和进道(JIND0),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厂,市场份额逾20%。当90年代初强大的日韩集装箱制造企业想要整合中国工厂时,却发现已没有太多的机会了。

学习―改进―颠覆

在一般人看来,集装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用来存储运输时容易腐烂的货物的冷藏集装箱,常被称作“移动冰柜”。由于要经受起吊、海运、堆压以及从两极到赤道的剧烈环境变化冷藏集装箱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冰柜。而中集首先面对的就是“选择”的问题。

90年代中期,世界冷藏集装箱分为不锈钢质和铝质两个流派,技术上分别采用“三明治发泡”和”整箱发泡”,两流派的技术原理完全不同,分别掌握在德国企业和日本企业手中。当时,日本企业研发的铝质冷藏箱占据着市场95%的份额,是绝对主流。但中集公司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却出人意料地决定引进德国Graaff公司的“三明治发泡”技术。中集声称,自己是“出于复杂但纯粹生意上的考虑”加入德国钢质箱阵营的。今天看来,在那时,中集在干货集装箱上已接近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厂,这恐怕也是中集选择从非主流技术入手从而另起炉灶的一个动因。而选择相对弱势的合作伙伴,对于中集来说,显然在“把引进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这条道路上扫清了障碍。

1995年3月,中集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成立了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德国Graaff公司参股2%,通过向中集出售关键设备,授权上海中集使用其所拥有的12项关键专利技术。中集还通过Graaff公司,聘请了冷藏集装箱领域的德国专家斯迪芬(Stapher teepe),出任上海中集冷箱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协助中方实现冷藏箱的量产。

掌握了技术的中集,成本优势变得愈发明显。1995年,上海中集引入了一台德国原装的发泡机,耗费近150万马克。当中集1997年自己组装第二台发泡机时,成本只有7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中集投资一台发泡机的成本已降到40万元人民币以下,中集生产的冷藏集装箱所需缴纳的专利费也从100多美元/箱降低到30多美元/箱。巨大的价格优势和并不处于劣势的技术开始迅速侵蚀日本企业主导的“铝制冷箱”市场。不到8年时间,中集的冷箱就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市场秩序,成了一种行业公认的规范。目前全球已有超过70%的冷箱以钢质和“三明治发泡”技术生产。

巨人的力量

已成为巨人的中集在控制了冷箱之后,几乎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更高端的罐式集装箱、折叠式集装箱以及其他特种集装箱领域,这也是很多欧洲集装箱公司在普通集装箱业务垮掉后退守的最后领域。

罐式集装箱长期以来为consani、Trencor、Welfit Oddy三家企业所主导,它们的市场份额合起来一度超过50%。2000年11月,中集和英国的UBHI公司签订协议,获得UBHI公司的“Light Weight Beam TanK”罐箱制造技术。15个月后,产能6000台/每年的南通中集不锈钢罐式集装箱制造厂开业,当年只生产出了300台罐式集装箱。然而15个月后,中集罐式集装箱的销量便突破了5000台,市场份额迭30%。根据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2005年,中集罐式集装箱的产量将达1万台,超越南非公司成为世界产量第一的生产企业。

而在折叠式集装箱领域,中集亦有大动作。2004年3月,中集收购英国Clive―Smith Cowley公司60%的股权,获得该公司折叠式集装箱的关键专利技术。这起收购是中集利用巨人力量的又一次体现。折叠箱的核心部件是能让箱子折叠起来的“铰链”,它的大部分技术都集中在此部件上。英国clive―smithCowley公司采用的“DOMINO”技术的铰链,垄断着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所有生产折叠箱的工厂都要向该公司购买此部件。在决定是否购买Clive―Smith Cowley公司铰链产品的时候,中集的特种箱技术研发中心已经花了很长时间,开发出了一套有自主专利权的铰链生产方案,尽管是否能变成主流尚难以确定,但是却成了中集与cllve―Smith Cowley谈判的重要砝码。

面对中集这样一个巨头和其过去几年横扫冷箱、罐箱市场的威慑力,Clive Smifh Cowley最终成了中集的子公司,甚至铰链的生产也在2005年被移到了广东新会。

未来属谁?

2005年1月,通用电气的子公司通用电气安全集团(GE Security)了一套针对集装箱安全市场的电子系统,与中集合作完成了第一次跨海运输的商业测试。装有GE系统的1 8个中集集装箱,从中国内地港口经过香港运往美国,启运之前,技术人员用手持RFID读写器记录了集装箱的首次装货和密封。而固定RFlD读写器安装在香港和长滩港,用来记录满箱的集装箱从船上卸下的整个过程。当集装箱到达目的地――加利福尼亚的GE工厂之后,技术人员再次使用手持读写器读取了最终信息。数据显示,18个集装箱中有1 2个未被打开,但是其中5个被读写器探测到曾于运输过程中被打开,剩下的1个则在密封之后启航前被打开,所有过程都被记录下来。

“智能化趋势将带来集装箱领域的重大变革。”中集集团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刘春峰说道。中集集团技术中心成立了一个名为“安全智能集装箱研发组”的特别研究机构。原有的集装箱设计结构要调整,加装电子模块和通信模块。中集的研发组主要研究集装箱结构的改造以及新的电子模块设计。

“智能化背后隐含着巨大商业机会。”刘春峰说道,“不仅是新箱,全球现有的干货集装箱就有3000多万个要改造,每个集装箱的改造成本大约是200美元。这是一个价值60多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出处:《IT经理世界》200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