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蒙太奇思维的体现及其属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蒙太奇思维的体现及其属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蒙太奇不仅是一种影视语言,而且它在各领域中都有体现。这种普适性是以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为基础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简单列举了蒙太奇在一些领域中的研究,总结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蒙太奇思维”的明确定义;并通过定义,指出蒙太奇的“必要属性”和“非必要属性”。

关键词:蒙太奇思维;影视领域;文学领域;设计领域;美术领域;表现

1 研究概况

“蒙太奇”已经在各领域中被研究了。其背后的共性:“多个对象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意义”也已昭然若揭。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蒙太奇”的研究,已有相当数量的成果,但对“蒙太奇思维”的研究,却少得多。

2 蒙太奇在影视领域中的表现

在影视领域,众学者已多次叙述其“多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的性质。

由表2可知,众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观点:“多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是蒙太奇的必要性质。并且,电影无法避免这样的组合形式:多个镜头组合成为段落,而多个段落最终将组合为一部电影。

3 蒙太奇在文学领域中的表现

曾经有一位演员这样询问格里菲斯:“你这样跳来跳去(使用多个镜头表现电影)怎么能讲故事呢?”格里菲斯的答复是:“难道狄更斯不是这样写作的么?”[1]

上述例子反映了文学与电影在“蒙太奇”这一概念中的联系。而格里菲斯在电影界的地位则为这一看法增加了可信度。

有学者认为“比兴”与“蒙太奇”、“格式塔心理学”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指出,爱森斯坦发现中国汉字中的形声字具有“两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的特点:“口”与“鸟”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鸣”。[2]

有学者认为“表现蒙太奇与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影视诞生于文学、发现“古人的意象组合方式,完全是一种蒙太奇思维”。[3]

而“对象组合在一起,表达新的含义”作为两者的共同点,虽在文中未被明确表述,但也已呼之欲出了。

在叙述方式上,文学与蒙太奇也有重要联系:“老妪出门走,老妇回头看”分明就是一组分镜头。[4]而且,在影视制作中,从剧本到作品的过程,可以视为两种作品表现形式的转换。这种转换的实现,是基于“文字―影视”的某种联系。或许可以说这种转换是基于“蒙太奇”在文学、影视两个领域的联系来实现的。

4 蒙太奇在设计领域的表现

有观点认为,建筑设计中“空间”的概念可与电影的“画面”概念进行置换;进而得出“空间在时间轴上的组合就是镜头的组合”。[5]

这似乎意味着建筑设计师有必要将“构成建筑所需的基本形象”考虑在内:观者通过不同的观赏顺序,对建筑可以产生不同的印象。实际上这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现象。

在产品设计领域,有学者注意到蒙太奇“1+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6]并联想到“产品构成元素”也能产生“1+1>2”的效果。

在《图形蒙太奇――图形设计组构艺术研究》中,根据作者的叙述可知,图形设计是为“概念”寻找合适的“形式符号”,“形式符号”是“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而“蒙太奇”承担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7]

如将“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视为一个整体,而视其中的“形”为其中的“个体”,那么这就是一个“部分相加,得到一个新意义”的过程。因此,作者虽未明确表态,但通过叙述,基本可以肯定:“蒙太奇”具有“多个对象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意义”的属性。

在《蒙太奇手法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中,作者认为,“蒙太奇”背后有种思维方式。招贴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形象与意象的组合,使观者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效应是“蒙太奇式”的设计效应。作者在文中将“设计元素”喻为“电影镜头”。[8]在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经历了“个体集合为整体”的过程,并且本体与喻体都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

5 蒙太奇在美术领域的表现

蒙太奇在美术领域也有重要的地位。

已有证据表明,拼贴、立体主义与蒙太奇的关系密切。

例如,有学者认为“在绘画史上,蒙太奇首先出现在立体主义绘画中”。[9]

再如《大辞海・美术卷》:“这个术语(蒙太奇)也被运用到现代美术创作中,指在设计中将一种材料与另一种材料拼接起来,如照片和报章杂志的剪切等的相互拼接、覆盖。”[10]

也有学者表示:创作过程中的“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即蒙太奇思维模式。[11]由此看来,只要满足该方式的美术作品,就运用了蒙太奇思维。

该作者还列举了《克奴姆赫特普墓室壁画》的例子:三幅画面,分别描写了墓主人“打猎野禽”“捕鱼”“准备回家跟妻子和孩子分享猎物”三个情节。[11]显然,通过三幅画面的并置,产生了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

在《限制与自由――试论拼装版画中蒙太奇思维形式与运用》中,作者表示,“蒙太奇的技术与思维当中,把不同的画面联接在一起,又会产生一个全新的意义,这是单个画面单独存在的时候所不具备的”,并且“这与拼装版画的某些意义一致”。[12]

在《绘画中的蒙太奇》中,作者指出:“把某些元素根据一定的表现要求并置在一个画面中时,往往会迸发出单个画面所不能表达的含义”就是蒙太奇的表现。[13]

由上可知:在美术领域,“蒙太奇”具有“多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已经被运用在美术领域中。

6 蒙太奇思维

上述文献揭示了“蒙太奇”与各领域的联系,却多未能对这种联系进行定义性的总结,或给它一个名字。从人的角度来说,各领域中的联系,必然通过思维来实现。因此,如果说蒙太奇与各领域背后的联系就是一种思维规律或思维方法,是自洽的。

在《电影蒙太奇概论》中,作者认为:“这种个别通过整体,整体又通过形象进入人们的意识与情感中的规律,就是蒙太奇思维”,[1]“人们通常把这种分割的、离散的、跳跃的思维方式称之为蒙太奇思维”。[1]

有学者对上面的描述做了总结:“通过分割、离散、跳跃的思维方式将个体聚合成整体、整体又通过形象进入人们的意识与情感中的规律与方法,就是蒙太奇思维(Montage thinking)。”[14]

无论个体是通过何种方式变为整体的,两种论述都明确了这个重点:“若干个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具有新的意义”。这一表现,与上面的论述互相印证,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是否具有“多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这样的属性,是判断某对象是否具有“蒙太奇思维”的必要条件。

在网易公开课《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死亡》中,耶鲁大学的哲学教授描述了“基本属性”和“附加属性”的概念:

基本属性即为“成为某事物的必要条件属性”,如“使汽车之所以成为汽车的属性”。

附加属性为“对某事物的定义而言,无关紧要的属性”,如“汽车的颜色是红色”。

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这两个概念,来研究蒙太奇和蒙太奇思维:“多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是蒙太奇思维的“必要属性”。而上文中涉及的蒙太奇的其他特点,则各研究者都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属性对于“蒙太奇”而言,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属性,是“非必要属性”。

在此基础上,一些拥有“前缀”的“蒙太奇”(如“表现蒙太奇”)可以被视为增加了“非必要属性”的蒙太奇。

参考文献:

[1] 邓烛非.电影蒙太奇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4,96,2.

[2] 朱旗.论比兴的创造心理和审美效应[J].文史哲,1991(01):79-84.

[3] 郭锐.意象组合方式与表现蒙太奇[J].神州,2012(27):25-26.

[4] 徐艳波.视觉文化时代初中语文图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4:19.

[5] 包行健.空间蒙太奇:影像化的建筑语言[D].重庆大学,2008:39.

[6] 许维,周进.蒙太奇思维的延伸――产品设计中的蒙太奇[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9):149-151.

[7] 王建辉.图形蒙太奇――图形设计组构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8] 蔡笑男.蒙太奇手法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19.

[9] 苏素芬.绘画艺术与影视蒙太奇之吻[J].电影评介,2009(03):86.

[10] 夏征农,陈至立,徐建融.大辞海・美术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1] 徐耘春.绘画艺术中的“蒙太奇”思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1:4,8.

[12] 李芙渌.“限制与自由”――试论拼装版画中蒙太奇思维形式与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3] 西安美术学院,王洪卫.绘画中的蒙太奇[N].大众科技报,2008-10-07(A12).

[14] 徐耘春.绘画艺术中的“蒙太奇”思维――中国人物画中场景衔接演变的研究[J].美育学刊,2014(04):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