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这间工厂卖牛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这间工厂卖牛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做餐饮生意最容易又最难做大。

“你可能喜欢前门大街的店,但不喜欢王府井那间”,曾经名动京城的餐饮企业俏江南上市搁浅的消息传来,一位投资人如此价。餐饮企业尤其是高端餐饮,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在多店经营之下保证品质如一,而单一门店又会制约利润规模。

“餐馆也可以像工厂里面的流水线一样作业,每个流程都是规范且可复制的。”牛扒工厂的创始人叶子怡(MICHAEL)如是说。他室内设计师出身,对材料、做法和时间等细节要求极其严格,才保证了能把全靠手艺的烹饪做成“标准化产品”。

从2006年创业开始,MICHAEL将牛扒工厂的店址选在了北京最繁华的商务区――国贸和位于王府井的东方广场,这样选址的意图十分明显:亲近消费群。作为一个新面孔,又是做西餐的,选择外资企业集中的商务区最容易测试出“水平”。而即将开业的第三家店选在了夜生活最为丰富的工体,按照计划,2011年还有两家新店要开业。加快开店速度,将“工厂”的品牌扩展至其他餐饮类型领域……随着经营模式的日渐成熟,MICHAEL的“胃口”也在变大。为此,他还邀请了在美国做餐饮管理的哥哥来京,他们的商业路径由“牛扒”切入,把盈利点牢牢锁定在“工厂”之上。

什么叫可复制的餐馆?

2004年,MICHAEL从香港来到北京,还做老本行室内设计,但是他的心思却是开个饭馆,“开饭馆不用打交道,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

他最初在一个住宅区试水“牛扒工厂”,因为店面设计得太好,很快就卖掉了,赚到了最初投资额的3倍。这次成功让他坚定了做餐饮的思路,重新选址时思路和商业模式已经在逐渐清晰――品牌经营、牛扒为主、中高端消费群体。当时北京没有同类型的牛扒店,“牛扒工厂”国贸店的营业状况异常火爆,2006年6月时有一款“纽西兰牛腓力”月销售了一吨。“牛扒工厂”很快在东方广场开了面积达1300平米的分店 ,此地后来成为精细化工厂式制造的根据地。

“我们是做企业的,只是恰好我们的企业是做牛扒的”,MICHAEL对记者说,采访时记者看到,“牛扒工厂”又一次细化了菜单,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三明治、披萨都不见了,现在提供的主食以牛扒和少量饭食为主。午餐还供应汉堡。“菜式花样少,更便于规范至每个细节流程,下一步的复制也会更容易规范化。”

餐饮企业扩张最大问题是标准化和一致性难把握,各地都有知名餐馆,但想要进一步发展,多数都死在“口味一致”上。相比中国菜,西餐更易控制。

流水线作业是工厂不可或缺的工作方式,“牛扒工厂”也有自己的流水线,后厨尤为明显,检验组、分割组、冷盘刀工组、炭烤组、煎炸组等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以保证线上出品的“产品”质量相同。

在传统西餐店,大厨非常受人尊敬,因为他们是一款菜的决定者。换一位大厨,菜的口味就不一样了,这在“牛扒工厂”绝不可能出现。这样做会牺牲口味吗?MICHAEL说:“美食家或许觉得一般,但大多数客人很喜欢我们的牛肉。”

MICHAEL为我们展示了牛扒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选料。检验组负责,为保证牛扒口味的一致,检验组如同工厂的采购部,需把关每款牛肉,保证所有上桌产品品质相同。油脂含量、重量、成色相同的牛肉,口感就相同。根据牛肉的油脂含量可以得出牛肉的品级,澳洲牛肉以M1至M9来标示,数字越高表示品级越好,“牛扒工厂”所用牛肉以M5,M6级别的为主。

配送。目前牛肉采购由几个固定澳洲牛肉的供货商供货,统一送到东方店的中央仓库,再在由东方店配送到国贸店和工体店(即将开业),未来在北京的分店将继续采用由东方店统一验货、收货、配送的方式进行。

供货。“牛扒工厂”的检验组对供货商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对牛肉的级别有特定要求外,对牛肉的成色、体积、形状、重量、油脂分布都有要求,重量误差控制在20G以内,长宽高误差控制在毫米内,如牛柳中段要求高度在6厘米,上下高度差不能超过10毫米。记者采访当日,在后厨看到供货商送货,送来的牛肉分两种:大块的牛肉,需要自行分割;另一种是供货商分割好,真空包装后配送。供货商将货物送到后,验货人员先检查了每块牛肉的质量,然后取样品当场烹调检验后才确认收货。

协同。前厅客人点单时,后厨库管部接到提货单,提取特定牛肉送到后厨,同时早已准备好的后厨牛肉煎炸组已经开始准备制作。如某款牛扒,牛肉需煎8分钟,在煎制5分钟的时候,薯条组开始炸薯条,刀工组开始切西兰花等配菜,牛肉煎好后,传给薯条组,同时薯条出锅,西兰花等配菜也准备好,最后摆盘上菜。

看图作业,第三天就上手

流水线作业保证了牛扒的制作不依赖某人的技艺,可以迅速复制。

“牛扒工厂”的可复制性中关键的一点是成熟的员工培训体系。在开设分店的时候,前厅和后厨的工作人员都会经历严格的培训过程,以熟悉流水线上各部分的协同方式和工作要求。以即将开业的工体店为例,前厅服务人员到岗后,前三天是观察期,做一些基本工作,如倒水、收餐具、记桌号等。三天后是为期一周的培训,包括基本的酒水识别、餐具摆放,如何使用电脑系统等;后厨需要熟悉不同采贫使用何种炉头、几个炉头固定要求。

从前厅到后厨,每个岗位都有员工手册,如后厨中负责炸油锅的员工,在他的员工手册中可以看到“牛扒工厂”店里面,有哪些菜品的哪个部分是需要用油锅来炸的。在具体的操作中又有哪些具体要求。举例说明,水牛城鸡翅是油锅部分负责出品的。员工手册中会以彩色图片标明需要什么样子的鸡翅膀,大小规格如何,操作过程中,需要加什么调料,需要加多少调料,怎么加,在油锅中炸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炸,出锅后颜色如何,成品在盘子里摆放成什么样子等,员工手册中都有图片和文字提示。

事实上,员工手册中不仅对每道菜每一个步骤都有标准和要求,也明确了员工的每日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要求。

此做法的最优点在于,无论“牛扒工厂”在什么地方,开多少家分店都可以迅速复制。“因为有‘教材’,我们的培训效率很高,员工可以在文字图片和师傅的双重帮助下,规范自己的行为。”MICHAEL说。

员工手册不仅可以帮助“牛扒工厂”快速复制,还可以有效控制成本。还以同一道菜为例,如果没有详细的步骤要求,只是告诉厨师“用六个鸡翅膀裹上面粉、面包糠等用料,放到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可以了”。那么面粉、面包糠和油的用量,究极有可能因为不准确而导致菜品口感变化、成本上升。

据介绍,“牛扒工厂”的菜品损耗率控制在每月1%以内,远低于业内3%每月的损耗率。

精确到毫克的成本控制

选好料是菜做得好的基础,但做企业还有一个巨大的制约因素:如何保证利润率?

成本控制方面,“牛扒工厂”的绝招是第一“压榨”供应商、第二损耗降到最低、第三物尽其用。

因为生意好,采购稳定,MICHAEL把港人会做生意的精神发挥出来,基本可拿到供货商的底价,“大客户的议价权”这个理论被他充分运用。

至于降低损耗,因为供货商送来的牛肉有一部分是整块配送,需要自行分割,如纽西兰腓力。所以牛扒工厂要求供货商的牛肉长宽高是每份成品的整数倍,切割的时候就减少了损耗。以一款澳大利亚牛肉为例,M5级,国内公司的进货价是498元/公斤,每块5公斤上下,制成菜品后,每份的牛肉用量为220克,每15公斤切割出20份原料。损耗率为10%-12%(包括头尾切割损耗和剔除的肥油)。

记者查到的数据显示,海南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报告认为,牛肉原材料加工为成品,行业的平均损耗率为30%左右。

“牛扒工厂”每道菜的毛利润率在50%左右,即可变动成本(水电人工费等)+固定支出(房租保险、贷款利息等)+食物成本(食品本身的成本)=售价*50%。

食物成本平均控制在30%左右,根据菜式不同有所调整,对于一些食物成本在25%左右的菜品,可能会提高利润率,借以补贴食物成本高于30%的菜式。以最近一个月为例,平均食物成本为28.2%,卖的最好的是新推出的黑炭肯瑟斯西冷,其食物成本低于平均值。事实上,对于一些品质较好,进价较高的牛肉,“牛扒工厂”会花一些心思,做成海陆配等菜式,来提高价格,降低成本。“将进货成本推到消费者身上,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固定的,此法不可取。”MICHAEL说道。

要将食物成本精细到所有的主材和配料,以黑椒牛柳为例,其中牛肉、薯条、西兰花是最重要的三项主材,在计算这道菜的食物成本的时候,牛扒工厂的系统可以精细到用在牛肉上面的酱料、海盐、胡椒粉具体的克数。

电子化管理流程

“牛扒工厂”是怎么做到成本控制时精确到的各项原材料的?最新上线的POS系统帮了大忙。这也是花重金引进的,适用于国际化连锁餐饮POS管理系统。

此系统包括前厅点单、后厨打单、点货、出库、入货等系统组件。如客人点纽约客西冷这道菜,服务员在点单系统中选择桌号、人数、纽约客西冷以及相配的黑椒汁酱料,在服务员输入系统的同时,就可以立刻计算并且在后勤仓库中减掉此部分成本,其中包括黑椒汁酱料中的27种不同原料的每个单品(以毫克计)的重量。财务部门也可以随时查看用料和库存。

事实上,只要是店里面客人点的产品,都可以进入成本系统,月底核算每款牛排共出售了多少份,而这些份牛排又用了多少克的盐、油、香料等。据此参考每个店的销量情况,月底核对库存量和销量会得出更精确的结论。而对于研发新菜式、偶然失误造成的损耗,会单独登记在册,便于核对库存量、销量和损耗表。

牛扒工厂的东方广场店,同时兼具北京分店中央仓库的功能,在POS系统上核对的成本包括每个月调往国贸店的原材料。如账目上显示:东方店调往国贸店35千克盐,这个数字包括了国贸店实际用盐和各种酱料中的用盐……

这样精细的管理,在大多数的中国餐馆是很难看到的,大多饭店只有价格是标准化的。记者曾采访过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厨师,他们经常半夜接到客房订餐,“如果点一份云吞,就让小弟骑车去附近的24小时超市买一袋,然后把高汤调好,看冰箱里还有什么配料适当下点,15分钟齐活,卖88一碗。”

培训手册、员工手册、操作手册……牛扒工厂有一本厚厚的标准化手册,制约员工、制约供应商也制约管理者。目的就是不管大厨是谁、经理是谁甚至老板是谁,出产的菜品都是一样的。这样才能保证多开一家店多赚一倍钱,开10家,收入就乘10。

“牛扒工厂”赚钱吗?

模式听起来吸引人,但在实际经营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生意的牛扒工厂真的能比别的餐馆赚钱吗?又如何面对整个餐饮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在谈到租金和投入的问题时,MICHAEL坦言,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找到合适的店面是最难的,而受到定位的限制,合适开店的区域通常都面临高租金、高竞争环境和高薪的压力,而且,餐饮业的人员流动也是不争的事实。

“牛扒工厂的人员流动率并不比别家低,甚至很多店会来我们这挖人,现在的年轻员工很少考虑成长性,你说多加500块给他,他一定会走。” MICHAEL的解决之道是提供附加值,教员工英语、西餐礼仪和餐饮酒的历史,从内部擢升管理人员,开更多的店让老员工升职……MICHAEL也谈到了当前“牛扒工厂”遇到的问题,“东方店目前的客人还不太稳定,浮动较大”。但是越来越多的客人能够接受西餐,并愿意品尝牛排,这也是未来增长的关键。

牛扒工厂的一位投资人认为,能够复制就有了规模化的基础,同样是餐馆,利润率相当的情况下,可复制的就是有优势的。“而且,这里的东西并不难吃,设计也很棒,有足够的附加值吸引客人”。而且,你也很少能看到这样一家餐馆:管理层通过电脑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事实上,“牛扒工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较强的可复制性。与北京同类型的牛扒店相比,酒水同样由ASC和TORROS(国内最大的两家洋酒供货商)供应,进货成本、利润率相差无几。牛肉、蔬菜、配料的供货模式相较其他牛扒店,略有优势,但不明显。但是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详尽的员工手册都是其能够迅速复制的利器。以规模平衡利润增长的瓶颈,这才是“牛扒工厂”的真正目标。

记者手记

算算牛扒工厂一天的流水

目前“牛扒工厂”的加盟费是50万元,保证金20万元。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以外的城市加盟经营一家营业面积约200~300平米的“牛扒工厂”,在缴纳这些钱以外,还需投入约200万元左右。那么“牛扒工厂”的实际赚钱能力如何?

以常态的一个工作日为例,“牛扒工厂”东方店中午的营业额是3.5万,顾客多数是附近公司的白领和居住在君悦酒店的客人,上座率为60%左右,其中65%的客人点了售价为98元、138元的商务套餐,此商务套餐的利润率为50%左右。中午的酒水销售一般,未算单杯销售,卖出2瓶红酒(红酒利润率更高,在2~2.5倍左右),东方店人均消费140元左右。

当天国贸店的营业额是2.5万左右,顾客多为国贸附近工作人员和国贸商城的购物者(国贸店地处国贸商城中)。上座率较好,可以翻台一圈半。人均消费和利润率与东方店相差不多。

记者在东方店门口遇到了两位附近工作的安永员工,“你们经常来这里吃饭吗?”“是啊,快餐店人太多了,这里环境和口味都可以,有的时候趁中午的时间,约客户出来聊聊,这里还不错。”“你觉得这个店的价位和菜式口味怎么样?”“算匹配的吧,这个环境、服务和提供的牛扒,这个价钱还不错。”“你们来这里吃饭的频率是多少?”“一周差不多一次吧,周围没什么好吃的,价钱还差不多的”。

下午2:00左右顾客渐少,间或有几桌外国客人,点了些沙拉和饮料,在店里面聊天。至晚6点左右,开始陆续有顾客进来。晚上的客人与中午相比,更为轻松随意,多数是朋友家人约在此地相聚,停留的时间较长,酒水的销售情况也要好一些。人均消费200元左右。酒水销售5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