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语词典释义的自主一依存模式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语词典释义的自主一依存模式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释义是词典编纂的灵魂,因此研究双语词典释义模式对完善和提高双语词典的编纂水平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双语词典释义的多元本质,并阐述其意义表征中的自主依存模式。结果表明:这种特定的结构模式存在于义项粒度、义项结构和义项表征模式等方面,并表现出相对性特征。

关键词:释义 自主 依存 相对性

一、引言

自主和依存作为哲学上的一对范畴,指的是有联系的甲乙两事物间的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徐盛桓2007)。Langacker(1987:298)对自主与依存进行了系统区分,并提出:“在一个自主一依存联结的结构中,两个组成部分对对方依存的程度是很不相同的,自主成分是一个自在(existing on its own)的结构,而依存成分的呈现则要预设另一个成分的存在。”究其来源,依存成分可分为分解型依存成分(segmented dependency)和推衍性依存成分(deriveddependency)(徐盛桓2007)。前者指依存成分与自主成分源于同一母体的分解,分解型依存成分处于依附地位。推衍性依存成分是从与之相对应的自主成分推衍出来的次成分,它以自主成分为母体,如义位群中的附加意义。

释义是词典编纂的核心和灵魂,而双语词典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研究双语词典的释义模式对完善和提高双语词典的编纂水平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以双语词典的表征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自主一依存关系为理论框架,通过多元的研究视角,从义项表征、义项层次以及义项粘连等方面详细分析其蕴涵的自主一依存特征。

二、双语词典释义的多元本质

从哲学层面上讲,对任何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探索都应该是多元的,包括认识论、存在论和发生论本质,这种立体的多元研究取向有助于我们对双语词典释义进行全面、系统的本质探索。

1.双语词典释义的认识本质

双语词典的基本目的是在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与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之间找出意义相等的对应词,这种基本目的决定了双语词典的释义在本质上具有对译特征,即两套符号的对应(Zgusta 1971)。

双解词典(bilingualized dictionary)在广义上隶属于双语词典,但两者在释义结构、释义原则等方面存有较大差异。相关研究(Hartmann&James 2000;李明,周敬华2001)表明,双语词典与双解词典在释义本质上体现为同质与异质特征的并存。其同质性集中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两者都以单语蓝本词典为基础,因此都表现出一定的依存特征;其次,两者的表征媒介也具有同质特征,都通过目的语对源语词目的概念结构、知识结构进行表征和投射。

但双语词典与双解词典在释义结构方面更多的是异质特征,两者在释义本质、依存量级和互文量级方面都具有典型差异。首先是释义本质的差异。双语释义主要通过翻译对等词,在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构建关联(Hartmann&James 2000),因此有较强的顺应性和灵活性。而双解释义是对单语词典部分或全部词条的逐字翻译(Hartmann&James 2000),是单语释义的“翻译本”,因此权威性更强。其次是依存量级的差异。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认识到“量级”的存在,即层级差异性(Fauconnier 1975)。由于双语释义因编者的编纂目的、语料收集、语言水平等所涉参数存有一定差异,使其对单语词典释义的依存表现出多极性、选择性和相对性。而双解释义刚好相反,它强调对特定单一蓝本的绝对依存,因此其依存具有单一性、匹配性和绝对性。最后是互文量级的差异。互文性源于语篇研究,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Kristeva 1986:36)。双语词典释义重在对单语词典的参考,因此其互文性相对较弱,强调适当创新。而双解词典则刚好相反,它强调对特定单语蓝本的高度继承和转译,因此互文量级偏高,高度的“继承”使其几乎无“创新”可言。

2.信息的原型整合:释义存在本质

双语词典的释义具有原型特征,所以编者应“立足于以蓝本为核心的众多源语单语词典基础上,将具体词汇单位的形、音、义以及用法等诸多方面的原型信息整合起来”(魏向清2006)。双语词典释义存在论本质中的原型整合特征要求编者对单语蓝本科学对待。一方面,信息的原型整合特征要求蓝本多样化。“蓝本只是一种参考。为了编出双语词典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蓝本的数量可以不只一种,而且越多越好”(李明2003:175)。语言变体、地域差异、编纂宗旨、服务对象等因素会使单语词典在立目、释义、标注等方面差异显著,所以过度依赖某一单语蓝本或忽略蓝本之间的对比借鉴,势必会以偏概全、挂一漏万,偏离对释义本体的表征。此外,本族语语感不足可能导致双语词典用户对释义信息缺乏甄别和判断能力,因此,“规范性”理当成为双语词典释义的准则之一,而这种“规范性”客观上要求编者融多家之言,取精华、去糟粕,唯有海纳百川方能壁立千仞。

另一方面,由于蓝本之间存有一定差异,因此多样化可能会引发蓝本之间产生释义差异与分歧。所以,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并力争兼容并包、协作表征又成为原型整合难以回避的问题。语料库的发展为解决这类冲突提供了可能,因为这种客观、可靠、极具概率特征的研究范式能够“使我们发现一些以前从未有机会发现的语言事实”(Sinclair 1991)。首先,语料库有助于去伪存真。对于蓝本之间基于特定语词释义的分歧,检索大型语料库(如BNC、ANC、国家语委汉语语料库、台湾中研院汉语语料库等)利于编者进行分析鉴别,避免判断、选择错误。其次,语料库使释义的原型特征得以量化。语料库的优势在于它能客观反映语词的概率特征,而概率的量化则使原型特征更加明显、易于判别,为义位归纳、义项排列和例句择取提供理据。最后,语料库再现、还原了源语用户在产出过程中的心理认知特征。了解这种心理认知特征将会帮助编者对比分析众多蓝本在释义上存在的分歧,强化彼此间的关联性,异中求同,以更好地顺应用户的认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