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人物角色的“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张爱玲小说中人物角色的“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提到张爱玲小说,映入人脑海中的一定少不了一个关键词:“冷”。张爱玲小说从多方面体现了“冷”,如环境描写的“冷”,人物形象的“冷”,故事结局的“冷”等等,文章主要通过列举张爱玲作品中的典型例子来阐述张爱玲在描写人物形象的“冷”时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冷”;人物角色

用“冷”的笔调写作是张爱玲独具的写作手法,冷言冷语,仿佛一切与她无关,她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述说者而已;冷冷清清、冷酷的世界,没有一点儿温暖,人情淡薄;而让人更为印象深刻的是张爱玲所塑造的一大批经典人物形象的身世命运的凄凉和悲惨所隐射出来的彻入心骨的寒冷,这种冷,冷得让人心寒,冷得让人心惊。

一、女性角色的“冷”

1. 想改变却改变不了的“大家闺秀”

这类女性角色以《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最为典型。她受过教育,是传统家庭里淑女式的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大家闺秀。从表面看,她追求人格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实被传统法道德束缚,地位十分尴尬。在香港潜水湾饭店上演了与范柳原的情感对弈,最后瓦解了自己的价值观,完全失去独立人格,成为依附男人的寄生虫。张爱玲通过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是那些守旧的女性会渐渐被社会淘汰,难以自处。但是,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封建传统思想、女性的附庸地位始终扼制着女性的发展,即便提倡恋爱婚姻自由,也改变不了女性的卑微的地位与命运。

张爱玲小说的特点是从一个世俗的角度去展现普通人真正的情感状况:人与人之间未必尽是誓死的相爱与信任,对于女性来讲,感情就是投资。这与传统做法大相径庭,自古以来凡是提到爱情多半是以极其崇高的角度去歌颂、赞扬,感情是纯粹的、理想化的,一旦得不到,必以死赴之。作为一部抒写爱情的小说,《倾城之恋》里的爱情不再崇高,流苏看似改变了范柳原对婚姻的想法,却改变不了自己被别人主导的命运。

2. 天真却无知的“梦幻女孩”

张爱玲从不以美的角度去所塑造角色,不会去歌颂爱与真善美,反之以“丑”为切入点,用老道的文笔刻画出人性的灰暗面。这类女性毫无自我意识,愚昧却大胆、单纯却无知。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游走于多个男性中的的娇蕊、《心经》里有恋父情节的小寒。他们固守着不被认可的情感幻想,活在自己的梦里,这样的作品里是能看得见道德伦理的,压抑的欲望呼之欲出。

张爱玲从容地把爱情故事从天上拉回人间,女人们不再是女神或观音,是无处不在且真实的人。小说里无论哪类女性,生活的主题从未离开过金钱与男人。他们经常受金钱与的折磨,在灰色的人生道路上,自导自演一出出哀婉的悲剧。我们一方面从这些女性身上看到世俗悲情,另一方面得到的是冰凉彻骨的人生感悟。

3. 性格畸形、自我毁灭的“变态女人”

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作为女性,曹七巧这样带有毁灭人格的形象在中国文坛上是不多见的。而作为一个母亲形象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更是极其具有颠覆性的。她不但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慈悲与善良,还是荼毒自己儿女的邪恶凶手,她没有道德标准,痴迷于物质上的追求,用金钱满足自己的膨胀,所作所为总是渗透出阵阵寒意。

另一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梁太太与曹七巧相似,以荼毒自己的侄女来满足。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女性生活单调,精神匮乏,他们大多扮演着受虐者与施虐者的双重角色,所作所为构成一组现实的悖论,真切的萦绕在现实的周遭。

费勇在《张爱玲作品集》前言里说:“她笔下的人心总是那么寒冷、荒凉。一颗一颗的心是迷失的,是孤单的,在自己的家里,也永远有着异乡人的凄楚。”张爱玲的笔下没有温暖的家,有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冷酷和虚无。

二、男性角色的“冷”

1. 懦弱虚伪的假绅士

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表面上看他,出身清白,工作体面,为人谦恭有礼,是知识分子的典型。内里他膨胀,与朋友的妻子娇蕊暧昧不清,可真正面对这份情感时又无法担当。他也会忖度行为是否正确,还按照理想的标准娶了孟烟鹂,可最终还是觉得不称心。于是他破坏之前营造的正确世界,以公开、疯狂地变本加厉地宣泄来砸碎妻子、砸碎自己、砸碎这个家。

2. 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

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展示了许多这样的人。如有二十多位姨太太的乔成、多金放荡的司徒协以及男主人公乔琪。乔琪混迹于贵妇中间,靠吃软饭过活。张爱玲给乔琪的定义是带点丫头气的阴沉脾气。但纵观整部小说,乔琪调情、取宠都是为了钱,是带有特点的男性,这样的角色是很少有的。

3. 自私敏感的小市民

《茉莉香片》中20岁的聂传庆,病态、懦弱,一心寄托于老师言子夜能给他关注和父亲般的关爱。他嫉妒言子夜的女儿言丹朱,遂以疯狂的殴打她作为报复。聂传庆对言丹朱施暴后,言丹朱说他跑不了。这里的“跑不了”,说的是那个时代的男性,他们在时代变迁中苦苦挣扎,他们是女性悲剧的制造者与参与者,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制造悲剧。

这些人物,一遍一遍的展示自己失败的人生,弥漫出浓厚的清冷之感。每个人背负着 “不得不然”苟活,上演人性的悲剧,这既与张爱玲创作惯以苍凉为底色的原因有关,同时也是人物命运的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2].张爱玲.《沉香屑第二炉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3].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4].张爱玲.《张爱玲小说全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朱丽娟(1987.03-),女,重庆人,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