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正庆:弘扬陶艺筑金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三十年前,他是一名敬业有为的人民教师,他用美好的青春年华坚守三讲台,在无言的黑板上描绘出朴实动人的人生画卷;
三十年后,他成了一位享誉香港的陶瓷艺术品鉴赏家,以忠贞不渝的情感守护着陶艺世界,筑起一座交流的金桥来弘扬中华传统艺术。
走进他的世界,你会看到琳琅满目的紫砂陶器,你会闻到沁人心脾的普洱茶香。品一品茶的韵味,赏一赏紫砂的精妙,接下来,你可以兴趣盎然地去听一听:听一听他的故事――刘正庆先生的人生回忆,通过文化交流回报祖国的心路历程。
投入新角色,一切从零开始
出生于1948年的刘正庆先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由于父亲在外经商,他从小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也逐渐养成了敢于承担、善于学习的品性。父亲破产后的家境贫寒,身为独子的责任感,让刘正庆先生倔强而努力地成长。在社会大熔炉的历练下,他成为一名敬业有为的人民教师,担任了共青团书记,同时,他的执着勤奋,还让他获得了“泉州市先进教师、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
或许,刘正庆先生继承了父亲出外打拚的秉性。1978年10月1日,他放弃了教师职业,带着200元港币抵达香港,投奔一位亲友。回忆起那段往事,他颇为激动地说:“到香港时正值国庆,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我观看了升国旗仪式。那时的心情很激动,对祖国的感情真的无法用言语去表达,只觉得虽然人在香港,但和祖国的距离更近了。”
然而,当时的这份情感只能被刘正庆先生默默珍藏于心中,因为生活正在迫使他回到现实。抵港的第二天,他就到一家专门电镀牛仔裤纽扣的五金电镀厂做工,在这里,他要用硫酸、硝酸等烈性化学用品加工处理一枚枚纽扣,每天要不停地把数十上百斤的整箱纽扣搬来搬去,稍有不慎便会被化学品溅到衣服、烧破皮肤。又臭又毒、又脏又累的环境,并没有吓倒刘正庆先生,他反而以拚命的加班迎接生活的挑战。
刘正庆先生的勤奋踏实赢得了老板的信任。一年以后,他成为30多个工人的领班;四年以后,他转到一家塑胶厂担任人事、采购部主任,老板放心地将工厂钥匙交由他掌管。当他准备自已创业时,那位老板还极力挽留,邀请他去管理另一个工厂……
而立之年从头再来的刘正庆先生,最终在香港站稳了脚跟。虽然他不会钻营,他刚来时不会一句粤语,但是香港是一个接纳拚搏者的天堂。做事投入的他,品尝投入产出的果实,而这来之不易的果实,也为他造就事业之林提供了优良的种子。
结缘陶瓷,事业由诚信筑就
刘正庆先生与陶瓷的缘份应当追溯至1985年。那一年已经立足香港的他,在一次回乡探亲时结识了瓷都德化的生产厂家,引发了他对陶瓷制品的浓厚兴趣,从此与陶瓷结缘,一直持续到现在。
为了把这种对陶瓷的兴趣转化成行动,1989年,刘正庆先生正式成立精艺贸易公司,与华润、中艺、裕华等三大国货公司合作,设立专柜展台,全面促销德化瓷器、宜兴紫砂壶。
在企业经营中,刘正庆先生将陶瓷生产和陶瓷艺术融为一体,严把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关。在工艺方面,他在传承中华传统的制陶工艺的同时,也积极借鉴外国陶瓷生产和艺术特色,协助陶瓷工艺师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产品,因此,他所经营的紫砂茶壶和陶艺品,以很高的艺术含量和文化品位,赢得了海内外陶瓷工艺品消费者和收藏家的喜爱。依靠良好的销售渠道和产品需求量,刘正庆先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事业,先后在德化和宜兴创办了四家合资陶瓷生产厂,让产品走出国门,风靡世界各地。
谈到事业的成功秘诀时,刘正庆先生谦虚地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成功,我只是以诚信投入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而他投入的方式,便是不停地研究陶瓷,将货真价实的产品销售给顾客。譬如在对宜兴紫砂的研究上,他力求精深独到。从查资料,到找旧壶;从泥土,到工序。每一个环节,他都乐此不疲地重复着。正是这种执着的专业态度,让他跻身陶瓷艺术鉴赏家的行列,很多收藏人士慕名而来,让他鉴定所收藏的紫砂壶。虽然辨真识伪对于他而言,并非难事,但是有时候他在评点紫砂藏品比较为难。因为有一次,他见到一位收藏人士,在听到制陶工艺师指出收藏品是膺品后当场晕倒,所以,每次发现谘询者的藏品是膺品时,他总是宽慰当事人说:“这是很好的紫砂,但是作者似乎不是你所说的那个名人。”
委婉地指出膺品,恰恰是刘正庆先生以诚待人的另一种表现。他对待每一位以“壶”而结识的朋友,都能够以诚信为原则,他从不会因为某位朋友对某件展品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不断地加高价码,对于他而言,每一件展品只有一次报价,既符合对方的心理承受力,又不失展品的本来价值。“至于他买到手,或以几倍的价格出售,我完全不会去想。”说到这,刘正庆先生笑道,“每次到新加坡宣传展品时,一些朋友问我,‘刘先生,为什么你一来就有生意?’我告诉他们,只有一个字,‘诚’。”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诚信是成功的根本。而对于刘正庆先生来说,除此之外,诚信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那就是如何推广陶瓷艺术,让中华瑰宝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和肯定。这种“诚”,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忠诚,是爱国情感的深切表达。
弘扬陶艺,倾洒爱国热诚
1995年和1997年,刘正庆先生两次应邀到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做关于宜兴紫砂陶瓷工艺的生动演讲,介绍祖国的陶瓷工艺品,激起了香港市民对购买和收藏瓷器、紫砂茶壶的浓厚兴趣。二十余年来,他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数十次各种形式的陶艺交流会、展览会和精品展示会。同时,他先后邀请了广东、福建德华、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等地数十名陶瓷企业家和陶瓷艺术家远赴海外办展、进行陶艺操作技艺表演。1997年,他联合中国制陶业的企业家和工艺大师,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中国四大瓷都名人精品展示会”,当时盛况可谓空前,参加人数之多,成交率之高,社会轰动之大,均为香港同类展览之冠,受到海内外艺术界、收藏界、新闻界的广泛赞誉。这不仅为祖国陶瓷企业和产品迈入国际市场进行了宣传、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一大批制壶艺人和新秀提供了展示陶瓷艺术、与海外同行切磋技艺的良好机会。
让人感动的是,刘正庆先生每次在海外办陶艺展,都会自掏腰包,资助同行的陶瓷工艺大师,目的是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更好地展现中华陶瓷艺术。与此同时,他也与这些大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谈及他们时,总能让人体会到他对中华陶瓷艺术继承的深切关注。
正是基于此,刘正庆先生每年都要带领一些陶瓷工艺大师到东南亚地区参展,其中不乏一些中青年陶艺师。他希望通过这种国际性的交流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后起之秀,将陶瓷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因为这是他将来力致达成的重任,这也是他担任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泉州市政协委员、泉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永春同乡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董事、香港泉州慈善促进会常务董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香港泉州同乡总会副会长暨永远名誉会长等社会职务的职责所在。
教育子女,用旧鞋树立家风
熟悉刘正庆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收藏品里除了陶瓷以外,还有一样不值钱但无法估价的东西――一双解放鞋。这双鞋被他珍藏了三十年,他正是穿着这双鞋来到香港。
为什么要珍藏这双鞋呢?因为在刘正庆先生的眼里,这双鞋见证了他两手闯香港的历史,也见证了他如何白手起家。所以,他要把这双鞋的故事传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吃苦耐劳的家风。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子女们都领悟到他的苦心,也受到他言传身教的影响,已经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他的大儿子和儿媳都是香港公务员,在为和谐香港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的女儿是大型企业的会计师,正为香港金融经济的发展尽职尽力;他的小儿子定居澳大利亚,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位国际型人才。当谈到子女们时,他颇为自豪地说:“他们在各自领域各有成就,有时他们回来,还帮我经营生意,这是很难得的。”
孩子们懂得对父母感恩,也源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移居香港已三十年的刘正庆先生,一直没有忘记刚到香港时,曾帮助过他的亲友,每年春节都要上门去拜年。孩子们看到父亲永记滴水之恩,他们又怎会忘记生养之恩呢?
正如刘正庆先生所珍藏的那双解放鞋一样,怀旧也好,感恩也罢,无不反映出刘氏家族的门风:勤俭朴实、善良持家。而随着这一家风的不断传承,刘氏家族也会日益昌盛、兴旺!
后 记
当谈到个人爱好时,他笑着:“只有喝茶。”笔者不禁恍然大悟,喜好喝茶的人,心境自然澹泊,总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故而,他的精神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正庆先生还精通茶文化,在云南他有三座普洱茶山和一个茶厂。在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方面,因时间有限,他未能向笔者过多讲述,而笔者通过与他的交谈,很希望再撰写一篇,已草拟了一个题目,或可叫“品茶赏茶悟人生”……
做事投入,做人诚信。
刘正庆(Lau Chen Ching)
福建永春人,世界陶瓷艺术品鉴赏家。1948年出生,1978年移居香港。现任香港精艺贸易公司、茶艺轩董事总经理。并担任泉州市政协委员、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泉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永春同乡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董事、香港泉州慈善促进会常务董事、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香港泉州同乡总会副会长暨永远名誉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