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课堂教学“三读”法,引领学生阅读个性化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课堂教学“三读”法,引领学生阅读个性化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开始转向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理解和感受,彰显学生个性。因此,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抓好初读、精读、赏读三个步骤,引领学生阅读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读;精读;赏读;个性化;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表述是:“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建设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通过建立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多向对话平台,创设平等对话教学情境,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抓好初读――抓准文本与学生个体对话的切入点

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初读。初读文本,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初步了解文本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谋篇布局方式等,对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是阅读的良好开端。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初读任务的布置,针对不同的课文,站在学的角度来审视――如何抓准文本与学生个体对话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带入自读、自悟的学习阶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阅读文本、自主的体验感悟语言、自我的视角来领会意义,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与解读文本。

比如,我在教学《富饶的海洋》一课时,首先布置开放的初读任务:(1)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放声读、与同桌一起读……(2)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以自己爱用的方法,如,查字典,借助《字词句篇》,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和作者的一些写法。(4)试着与同桌议一议:课文介绍了海洋的什么……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初读,接着,分两步汇报初读成果:第一个层次是小组内交流,让小组内的同学全都参与交流,实行生生互助学习,共同提高;第二个层次是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选出的代表,既展示小组内同学阅读的共同成果,又交流属于自己个性化理解的精髓。

二、重视精读――在与文本、与同学对话中实现个性思维的碰撞

精读是一种充分理解的研读方法。这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做到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细嚼慢品。因此,在初读后,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精读,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交流,引导其既与文本亲密接触,又与同学相互交流,让个性思维交织碰撞,产生思想的新火花。(1)精心设置引导学生精读的问题,指引学生精读的方向。(2)有效组织小组讨论,展示个性阅读成果。小组交流讨论,让每位学生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获取阅读的快乐和成功之感,且在与同伴的对话中,让自我体验得到充实,受到启迪,在思想的碰撞中丰富体验,发散思维。(3)催生个性化的理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内在体验,巧妙引导,相互启迪,帮助学生让自己的体验更丰富、更清晰。

比如,我在教学韦娅的《蒲公英不说一语》时,这首诗的第二节描绘了满天满地的蒲公英和孩子们尽情嬉戏的欢快场面。作者使用“落、染、碰、沾”这些活灵活现的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蒲公英的淘气、可爱,充满了情趣。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着来到广阔的田野,漫天罩地飞舞的蒲公英,时而沾到我的睫毛,时而碰了我的鼻翼,时而沾在我的裙子上,蒲公英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呢?学生个性思维想象的匣子被一下子打开了:头发里有,手心上有,肩膀上有……接着,又问:“这些蒲公英是怎样落在我的肩膀、手心、头发里的呢?你能用诗一样语言来仿照说说吗?”学生纷纷模仿:躲进我的头发,钻进我的手心,跳到我的肩膀,亲吻我的脸颊……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呀。他们简直是天生的诗人,只要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就一定能打开孩子创作的源泉。

三、反复赏读――在相互启迪整合中得到个性体验的升华

赏,乃鉴赏、品评之意。语文阅读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似品茶一样的过程就是“赏读”。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要想做到该放就放,该收就收,依靠的是教师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巧妙引导,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用心灵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事、景、物、情与理,重在品其味,悟其神。

“赏读”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潜下心来赏读,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读出自己的感悟,把心灵放飞到语言的天空,驰骋于文字的草原,产生喜、悲、敬、憎等情感体验。在交流阶段,教师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启迪,整合同伴的个性化体验,使之得以升华。

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突出了以下几点:(1)先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在悲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2)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的大、美、辉煌,让学生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巧手和智慧而自豪,更能在下文中体会圆明园毁灭多么令人心碎。(3)创设强烈的对比,引发心灵的震撼。品读2~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美到极点,再引导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圆明园“化为了一片灰烬”的场面。前后一对比,学生心灵被震撼:“人间天堂”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从“美得心醉”之巅峰跌入“痛得心碎”的深渊,体会到帝国主义强盗们的贪婪、疯狂,内心的愤怒到极点。再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情读出来。学生读完情不自禁地说,“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我们这一代肩担强国梦,必须发奋学习,决不让列强踏进国土一步”;“要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学生的发言中,充满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得到了升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得。学生怎么读,怎么想,这种自主意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保护中逐渐形成的,有了它,才会有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才真正会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思想,只有丰富多彩的“自我”,个性彰显的学生,课堂才是美丽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多边互动的教学形式,会因为学生的个性张扬而更加美丽生动。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敖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