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稷下诸子论“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稷下诸子论“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俞林波(1982-),男,山东菏泽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稷下诸子论“因”俞林波摘要:“因”作为哲学范畴引起了稷下诸子的广泛关注和探讨。稷下学宫创立以后延续久远,帛书《黄帝四经》是稷下学宫早期学者的著作,《管子》是稷下学宫中心时代的学者的著作,帛书《黄帝四经》和《管子》都对“因”进行了讨论。稷下学者慎到、田骈、尹文也对“因”有所思考。稷下诸子对“因”的探讨,丰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因”;稷下学宫;帛书《黄帝四经》;《管子》;《吕氏春秋》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1-0109-03“因”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其含义为因循、顺应、凭借,具体指遵循自然、依顺时势、凭借外物等等。我们发现“因”这一范畴引起了稷下诸子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一、稷下诸子“因”思想的启蒙

“因”作为哲学范畴是道家的发明。《老子》书中虽然没有出现“因”字,但是老子的思想里已经包含了因循、顺应、凭借等思想观念。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这里的“法”就具有因循、顺应、凭借等意思,当对“因”这一哲学范畴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范蠡对于“因”概念的提出和“因”观念在齐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范蠡(约前519-前449)帮助勾践灭吴之后适齐,《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2]范蠡到达齐国,将楚越文化、老子思想带至齐国。陈鼓应先生在《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一文中说:“范蠡是楚人,他的入齐,在楚越文化与齐文化的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由现存《管子》和帛书《黄帝四经》抄录不少范蠡的言论可以为证。此外,老子思想的入齐,范蠡有可能是第一个重要的老学的传播者。”[3]又在《关于帛书〈黄帝四经〉成书年代等问题的研究》一文中说:“历史上范蠡由越之齐,以后直接发展出了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齐国黄老之学。”[4]我们认为此说有道理,范蠡将老子的思想传播到了齐国,“因”观念是其中之一。范蠡是齐国稷下诸子“因”思想的启蒙者,在探讨稷下诸子之前,我们先考察一下范蠡的“因”思想。

范蠡治国重视“因”,《国语・越语下》载勾践问范蠡治国之策,范蠡对曰: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德虐之行,因以为常;死生因天地之刑,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5]范蠡治国重视“因”,擅长“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死生因天地之刑”,即无论是杀戮还是养生都要因循天地、四时的法则而行事。“天因人,圣人因天”,天因人,人因天,重在一个“因”字。“因”是范蠡治国举措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又《国语・越语下》载范蠡曰:“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彼来我从,固守勿与。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6]善用兵之人一定要“因天地之常”,如果真要与敌军作战,那么“必因天地之灾”。范蠡指出要“顺天地之常”、“因天地之刑”、“因天地之常”、“因天地之灾”,范蠡的“因”思想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因顺自然,即“因天地”。

二、稷下诸子论“因”

范蠡入齐,影响了稷下诸子,稷下诸子继续对“因”进行了思索和探讨。帛书《黄帝四经》是稷下早期学者的著作,刘蔚华、苗润田、陈鼓应、白奚、胡家聪诸先生多有考证。[7]帛书《黄帝四经》推崇“因”,《十大经・观》载黄帝曰“弗因则不成”[8],《十大经・果童》曰“人有其中,物又(有)其刑(形),因之若成”[9]。不“因”不能成事,“因”之就能成事,足见帛书《黄帝四经》对“因”之重视程度。《黄帝四经・称》曰:“圣人不为始,不(专)己,不豫谋,不为得,不辞福,因天之则。”[10]“因天之则”,就是“要因顺上天的法则”[11],即因顺自然,是稷下学宫早期学者对“因”所进行的思索,强调“因天”。

帛书《黄帝四经》十分重视“因天时”,《黄帝四经・十大经・兵容》曰:“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因时秉[宜],[兵]必有成功。圣人不达刑,不襦传。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12]又《黄帝四经・经法・君正》曰:“天有死生之时,国有死生之正(政)。因天之生也以养生,胃(谓)之文;因天之杀也以伐死,胃(谓)之武;[文]武并行,则天下从矣。”[13]“因时秉宜”、“因天时”、“因天之生也以养生”、“因天之杀也以伐死”都是在强调因顺天时,即“因天”。

稷下学宫早期学者的著作以帛书《黄帝四经》为代表,《管子》则是稷下学宫中心时代的学者的著作。冯友兰先生认为《管子》“是稷下学术中心的情况的反映”,[14]此说有道理。“稷下丛书”《管子》“所收的文章都是当时‘稷下先生’们写的”[15],汇集的是稷下诸子的思想学说。《管子》进一步发展了“因”思想,《管子・心术上》曰:“无为之道,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16]又曰:“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17]何谓“因”?“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管子》提出“道贵因”的观点,也就是因顺事物之所能而用之,不自用、不强为,也就是所谓的“无为之道,因也”。《管子》进一步发展了“因”思想,用老子的“无为”来解释“因”,认为“因”就是无为之道。

《管子》主张“道贵因”,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静因之道”。《管子・心术上》曰:“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18]“静因之道”的关键是“因”:“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因也;“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因也。

稷下先生慎到、田骈、尹文也对“因”进行了探讨。慎到(约前350-前283)的著作,今传清代钱熙祚辑校本最为可信。《吕氏春秋・贵因》曰:“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远涂也,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19]《太平御览》卷七六八引《慎子》曰:“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行陆者,立而至秦,有车也。秦、越,远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20]据此知上引《吕氏春秋・贵因》一段表现的是慎到的“贵因”思想,慎到重视“因”,认为“因则无敌”。《慎子》有《因循》篇专讲“因”的问题。《慎子・因循》曰:“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21]慎到主张“因”,指出天道能“因”则广大,人为地改变则细小。在用人方面,慎到指出“因也者,因人之情也”。慎到认为人都有为己的本性,为己是人之常情,因循人的性情来用人,天下就无不可用之人。“因也者,因人之情也”是慎到所思考的“因”。慎到丰富发展了“因”的内涵,认为“因”是“因人情”。

田骈(约前350-前283)与慎到一样也重视“因”。《吕氏春秋・执一》载:“田骈以道术说齐。齐王应之曰:‘寡人所有者齐国也,愿闻齐国之政。’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得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得材。愿王之自取齐国之政也。骈犹浅言之也,博言之,岂独齐国之政哉?变化应来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22]田骈认为应对变化要遵循客观规律,能够做到“因性任物”就会事事恰当。田骈认为彭祖之所以长寿、三代之所以昌盛、五帝之所以卓著、神农之所以兴盛,都是因为“因性任物”。

尹文(约前350-前280)也讲“因”,《尹文子・大道》曰:“圆者之转,非能转而转,不得不转也;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因圆之自转,使不得止;因方之自止,使不得转,何苦物之失分?故因贤者之有用,使不得不用;因愚者之无用,使不得用。用与不用,皆非我用,因彼可用与不可用,而自得其用,奚患物之乱乎?”[23]尹文主张凡事用“因”,因圆以圆、因方以方,则万物不失其分;因贤以贤,因愚以愚,则万物不失其用。

三、结语

范蠡是稷下诸子“因”思想的启蒙者,将老子思想之中因顺自然的观念带到了齐国。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对“因”这一哲学范畴进行了积极的思索,丰富发展了“因”的思想内涵。稷下诸子对“因”的探讨表现出逐步发展的阶段性。稷下学宫早期学者对“因”的探讨侧重在因顺自然,这体现在帛书《黄帝四经》之中,即“因天之则”,还保持着老子“道法自然”和范蠡“因天地”思想初创期的质朴。稷下学宫中心时代的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因”的思想内涵,这体现在慎到、田骈的言论之中和《管子》之中。慎到提出要“因人之情”,田骈提出要“因性任物”,二者将“因”的范围扩展到人性、人情。《管子》则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来探讨“因”的内涵,提出“无为之道,因也”,认为“因”就是清静无为之道。总之,稷下诸子对“因”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3页。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7页。

[3][4][8][9][10][11][12][13]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46、210、245、348、351、280、65页。

[5][6]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78-579、585页。

[7]刘蔚华、苗润田:《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页。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8页。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7页。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14][1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9、118页。

[16][17][18]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1、776、764页。

[19][22]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33-934、1144页。

[20][21]慎到撰、钱熙祚校:《慎子》,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9、4页。

[23]高流水、林恒森:《慎子、尹文子、公孙龙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