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红楼梦》为例看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关联性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红楼梦》为例看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关联性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决语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理论支持。间接言语行为在传统的语码论视角下往往被认为是不合作的或者是无法解释的,而通过对顺应论和关联论的整合而得出的顺应—关联性特征却能对这一语用现象进行很好的解释。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两例典型的间接言语行为中的顺应——关联性特征分析,从而证明了顺应—关联模式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力。

关键词:顺应—关联; 间接言语行为; 红楼梦

1 引言

只要对日常使用的语言加以观察,就能发现语言具有间接性,亦即人们常常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这种语言使用中“转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在传统的与语用学理论体系下解释这种间接言语行为往往要经过复杂的推理过程,而关联和顺应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释这一语用现象提供了新的渠道。

2 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模式

正常的言语交际过程其实是交际主体(比如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对说话人来说,交际是一种保证取得关联的明示行为;对听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识别说话人意图的推理过程,以扩大双方的相互认知环境,这都是一种语用取效。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语言使用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其话语方式的选择,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选择的话语,进行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推理,以搜寻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图1 顺应—关联模式

从本质上来说,交际中的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的目标是一致的。说话人和听话人都需为此而付出一定努力。因此,从总体效果来看,语言使用和理解过程是一个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的过程。冉永平(2004)将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过程整合起来,尝试性地提出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模式。(见图1)

根据以上图示,语言使用过程包括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方面,不管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需形成一定的语境假设或根据语境关系形成关联假设,语境顺应—关联就是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帮助说话人进行最佳关联选择,最终选择话语形式或选择语用策略,或帮助听话人进行以最佳关联为取向的选择,确定与说话人交际意图相一致的推理结果这说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都存在选择,语言一旦被使用,就进入了选择过程。如果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假设越趋同,双方就更容易进行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也就是说,语境顺应和关联选择就可能更趋于一致。说话人与听话人在认知语境上越是趋同,交际就越容易成功。所以,我们认为,交际过程实际上是双方认知语境信息或假设的趋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近似性与认知关联性。以上说明了语言使用和理解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以及选择的关联取向性。语言使用的语境顺应—关联模式可以帮助解释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关联性,这一使用中的言语交际现象是传统语码论无力进行有效阐释的。

3 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关联性特征

3.1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于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有关如何以言行事的系列讲座。他了有关话语的逻辑——语义的真实条件观,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的是说话时的语境与说话者的意向,而语言的作用是完成各种行为。话语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特定目的的语言形式。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赛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意义(交际目的);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意义(交际目的)。同时赛尔认为要理解或表达间接言语行为应该关注:说话人的知识与听话人所理解的语境信息及听话人的知识及推断能力。而这与我们上文所说的交际双方的认知趋同和语言使用及理解的动态性顺应和选择关联是对应的。因此,顺应—关联性模式是可以解释言语交际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的。下文我们将以此模式分析几例红楼梦中人物的间接言语行为,借此证明关联—顺应模式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力。赛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两类,即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因此在运用顺应关联模式分析《红楼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时我们将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两方面讨论。

3.2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关联性特征

规约性言语行为就是对字面意义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对字面用意进行一般推断,实际上就是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照常规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意)。通常情况下规约性言语行为的应用主要出于对听话人的礼貌。在对《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的考察中发现大部分的间接言语行为大多出于丫鬟、下人之口。

金桂如今有意独唤他来吩咐道::“你去告诉秋菱,到我屋里将手帕取来,不必说我说的。”

小舍儿听了,一径寻着秋菱说:“菱姑娘,奶奶的手帕子忘记屋里了。你去取来送上去岂不好?”

秋菱正因金桂近日每每的折挫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不暇。听了这话,忙往房里来取,……

在此处“你去取来送去岂不好?”一个反问句式表达的既不是疑问也不是一种建议而是表达一种祈使,但整个交际主题明确。这是一个典型的归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但这种看似不很容易理解的句式并没有影响交际的进行,听话人(香菱)“听了这话,忙往房里来取”。下面我们用顺应—关联模式对这个交际场景进行分析。首先我们从发话人(小舍儿)的角度分析。本来金桂要小舍儿传达的是一种命令“去取手帕”,那么小舍就要选择适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这一交际目的。但是命令的传达一般是上级对下级,而在这一语境中受话人(香菱)是一个小妾地位虽然比夫人(金桂)低,但是却比普通的丫鬟(小舍儿)高。这时发话人(小舍儿)如果不及时顺应语境对话语形式做相应的转换,而直接命令的形式传达“你去把奶奶的帕子取来”则会引起香菱的不满,有可能会引起交际的失败。所以发话人(小舍儿)顺应了语境,做出了一种既能传达交际目的又能对受话人表达敬意的间接言语表达形式。而这个交际过程的受话人(秋菱)也对说话人的明示行为做出了正确的语境假设,并且顺应语境推理得到了最佳关联效果。受话人(秋菱)根据说话人(小舍儿)的言语形式“建议”可以得出如下的语境假设及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