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市场主导型金融集聚发展演进因素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集聚是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理解金融集聚的发展演进,本文根据金融业在金融集聚运动各阶段中所处的地位及发展特点,将市场主导型金融集聚运动分解为集聚产生、集聚发展、集聚饱和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其运动轨迹做出了图形描述。
【关键词】金融业 金融集聚 因素
一、推动市场主导型金融集聚运动的阶段因素
金融集聚运动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无论企业还是产业均具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生命历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但是本文认为,在金融集聚运动过程中并没有所谓的衰退阶段,它是运用了扩散效应作为过渡,启动了新一轮集聚的开始。本文根据各阶段中金融业所处地位及发展特点,将某区域内的金融集聚运动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集聚产生、集聚发展、集聚饱和。
1、金融集聚的产生阶段
这一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物质产品不丰富,资金流通速度较慢,金融交易需求淡薄,金融业仅仅属于辅助产业,发挥基础保障作用,虽是产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所占的比重较小,产值低,一些区域凭借其特定的优势因素脱颖而出。
(1)地理优势(因素A)。金融业在产生之时就进行了地域选择,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推动金融业乃至金融集聚产生的天然优势。金融企业选址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较高,一般设立在金融需求聚集地,从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分布来看,金融中心的所在地常常是拥有天然地理优势的贸易枢纽、中心的所在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各类商业活动的展开,有利于衍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如货币结算要求、融资和投资的需求等,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集中,为金融集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在伦敦金融集聚运动的产生阶段,地理优势功不可没,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水路、陆路交通发达,其来往于全国各地都较为便利,有利于国内贸易的起步与发展,同时,它离16世纪就已闻名的欧洲商业和金融中心安特卫普最近,通过它可以与西欧、北欧、南欧进行贸易。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范围的增大使得伦敦在贸易、金融上地位越来越突出。
(2)政治稳定(因素B)。政治是否稳定影响着本币币值的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工商业的繁荣、金融机构的区位选择、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等众多方面。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说,只有政治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才能给与投资人信心,才可能保证资金的自由、正常的流动,为社会中各行业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一国或地区政局不稳将影响整个经济的全盘运作,付出惨痛的代价。19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成为工业(尤其是新兴工业)发展最慢的国家之一、失去了其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工业方面:以1920-1929年的工业生产为例,美国增长39%,法国增长77%,德国增长87%,英国只增长15.6%,英国被远远抛在了后面,贸易方面:传统工业品出口减少,发展工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使进口增长,入不敷出,国际收支出现逆差,1913年英国的贸易逆差为2.435亿英镑,1924年达4.487亿英镑,1931年达4.068亿英镑,这些都从根本上动摇了英镑的国际地位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实体经济的发展(因素C)。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各经济实体的生产能力增强,各类产品的丰富促进了商业,国内、外贸易活动的展开,资金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交易量不断增加,整个社会经济运动起来。可以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对资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都有迫切的需求,人们可以将闲置的资金存入银行、购买债券或者直接投资参与到实体经济运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直接筹资等方式为自己的再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国家可以进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经济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不再是辅助产业,它逐渐在社会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8-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伦敦金融集聚运动的一个充分条件,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跃居首位,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和输出国,英国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扩张、创业、建立联系,对外贸易迅速扩张,殖民地遍布全球,伦敦的海上贸易和货物运输、借贷(高利贷和银行借贷)、信托股票交易、信托投资、保险等活动活跃,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到18世纪末,伦敦城就已经聚集了一定规模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信托业机构,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
可见,金融业是以生产力水平为后盾、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商业贸易活动为载体而产生的;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伴的各项金融业务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金融业不断发展起来,当特定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金融集聚运动应运而生。
2、金融集聚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金融业独立运作、追求效率、规避风险等特征逐渐突显,金融业逐渐摆脱辅助角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不断表现出来,成长为主导产业,金融集群对集群外各种金融资源的集聚力逐渐增强,这一阶段促进金融集聚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金融业自身发展(因素D)的完善和提高。随着经济对金融业依靠程度的增加,对金融业本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快金融业自身的发展是必须的。这方面的建设可从金融人才、金融机构的集聚、金融创新的加快以及金融环境的自由化和规范化方面入手。第一,金融业属于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人力资本是核心生产要素,其规模和质量是金融集群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金融人才集聚为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最具活力的要素。第二,金融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均较强,且金融服务产品具有非物质化和不可分性,金融机构纷纷集中于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向金融集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第三,为了满足金融需求者不断更新的金融需求,金融企业应以新技术为基础,设计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基金、期权、期货、期指等),提供新的金融功能,吸引了更多的需求者进入,不仅使自己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超额创新利润,而且随着这些金融工具的不断应用,相应的各类金融市场不断涌现,可完善金融市场,摆脱单一的金融结构,提高了资金的聚集和使用效率,为提供多元化、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做到了质的突破。第四,金融自由化和规范化是资本自由、有序流动的保证。政府一方面不断减少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和不当干涉,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例如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利用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各国的资本供需者,鼓励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注重规范化,杜绝投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健全金融体制,包括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管机制、竞争机制、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体系的规范保障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有序地发展,经济的公平竞争、良性发展。
在金融集聚运动实践中,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两次金融“大爆炸”就是伦敦金融城进行金融业自身建设,缓解其金融地位衰败的有力证明。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打破了各国金融市场分割的局面,不仅满足了借贷人的需求,也为伦敦吸引了大批经营欧洲货币借贷业务的银行和中介机构;以金融自由化、统一监管为特征的两次金融“大爆炸”加快英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使本土金融机构优胜劣汰,创新积极性得到调动,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增强,传统、复杂的金融监管体系得以简化,减少了金融审批和监管机构,重新修订了金融法律;统一了金融活动的标准,使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伦敦金融城活跃起来,进一步稳定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因素E)。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商务用楼、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建设。除了要有天然的地理、商贸优势之外,是否拥有发达健全的基础配套辅助设施是许多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在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便捷的交通可使得人员、货物快速流动转移;发达的通讯保证了信息的传送与反馈快捷、灵敏,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收集,为分析和运用信息争取了时间,促进了金融活动的高效进行;充足的商业用楼和住房用楼、健全的卫生医疗体系、优质的教育等为企业和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可见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3)虚拟经济的高速发展(因素F)。金融集聚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生产力水平、工商业的发展水平、贸易的繁荣程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实体经济拉动了金融需求,启动了金融业。到了集聚快速发展期,在实体经济不断稳步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发展起来,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适应实体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为实体经济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仅仅依靠传统的直接投融资已经无法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利益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货币化、资本证券化等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务交易额和产值迅速增长,虚拟经济越来越受重视。对资金供给者来说,他们不再要求实物上的拥有,只需要进行证券化投资取得权益凭证即可以参与虚拟经济这项以钱生钱的活动,进出行业、市场更为方便。对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各类金融市场进行间接筹资,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规避风险以及资本优化等。对整个社会来说,虚拟经济中的资金、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参与到了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部门,提高了配置效率、运行效率。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金融业、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中坚力量。在伦敦金融集聚地虚拟经济规模巨大,就以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为例:国际股票交易的43%在伦敦股票交易所进行,2004年该交易所的成交量较2003年成长了30%,达到47000亿英镑,日平均成交量为186亿英镑,较2003年成长了29%。该交易所2004年共有293支初始股上市,共融资72亿英镑;得益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在外汇交易方面稳居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的宝座,04年日交易量6370亿美元,多于纽约和东京之和;伦敦的衍生工具市场,自2001年以来平均日成交额约6000亿美元,占全球1/3,居世界第一。根据英国国际金融服务业快报,2005年英国金融业实现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91亿英镑,且对金融业产值的贡献主要来自伦敦(42%),其金融业产值占总体GDP比重由2001年的5.5%增加到2005年的8.5%。一些专业服务,如会计业、法律服务、咨询管理等占比由2.6%增长到3.6%。这些都显示出伦敦金融城正在以一种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向世人证明自己在世界金融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积极重返国际金融集聚地第一梯队。
3、金融集聚的饱和阶段
这一阶段,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份额,产值(贡献)较为稳定,本区域内金融资源高密度集聚,集聚规模和效率接近饱和,虽更有利于金融创新等多方面进一步发展,但随着竞争的加剧、相关成本逐渐上升,边际效益递减,发展新业务区域等因素的影响,集聚的向心力在与离心力较量中优势逐渐减弱,本区域内的集聚运动达到饱和,集群内的金融企业、机构在坚守已有市场的同时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引导新一轮的集聚运动。
实际上,完成金融集聚的发展阶段达到饱和阶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方面是由于对金融资源集聚规模、集聚密度有一个很大的、无法用定量数据来量化的量上的要求,不是短时间内能达到的;另一方面,对各层次金融资源的不断创新不仅是金融集聚发展阶段向饱和阶段运动的动力,也是延续金融集聚发展阶段的内在因素,只要创新不断,金融集聚就还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就不会达到饱和,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已经达到饱和阶段的金融集聚地的原因,但是,根据金融业自身的特点,还是可以做以下分析,在金融集聚饱和阶段有维持集聚的因素,也有促进扩散的因素。
(1)路径依赖(因素G)。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道格拉斯・C・诺斯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他指出“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前进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模型就会增强这一进程。”本文认为路径依赖的产生在于引导效应,引导效应是指由于存在理解、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对于信息、机会的收集、分析、解释、把握可能会受到制约,同是追求稳妥的心理因素的存在,在人们找不到最优方案或找寻最优方案的成本过高时,跟随值得信任的人和大多数人的决定是有利的,这种方法虽然不会帮你找到最好的路径,但是它总能可以使你避免采取最差的方案。这一效应在金融集聚过程中同样存在,金融活动中的各类交易无论是从规模和价值来说都是庞大的,况且开发新的路径、放弃现成的优势并不容易,进行决策需要十分的谨慎,所以,到了集聚的饱和期,虽然一些集聚不经济的情况慢慢抬头,但是路径依赖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推动金融集聚的作用。
(2)资本的趋利性(因素H)。一方面,金融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利益的主体,它需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范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扩散是为了更好的集聚。虽然集聚是为了获得成本优化等有利效益,但这些效益并不能毫无限制的增加,在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资本过剩、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营场所、住所的过度需求等原因,会造成一定的集聚不经济,引起成本费用的升高或收益、效用的损失。出于以上的原因金融企业将业务、分支机构、办事处向周边其他地区扩散出去,表现为中心区域金融发展水平高,呈平稳状态,金融企业的业务、投资超出了本区域,资金流向周边地带,在此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周围区域开始加速发展,区域差异逐渐缩小。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集聚运动的图形描述
为了突出各阶段中对金融集聚运动有主要影响的因素,本文人为的将因素A-H分别归于金融集聚运动中的某一阶段,但是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第二阶段的因素在第一阶段产生发展时并不存在或对其发展无影响,或者说第一阶段的因素在第一阶段发展完成后作用就减弱或消失了,实际上,这八个因素是共同作用于金融集聚运动的全过程。
用Y表示某区域内的金融集聚程度,可知Y=f(A、B、C、D、E、F、G、H、T、I),此函数中因素A-H前文已提到,T为时间因素,I为其他因素,因素A-G和T与Y正相关,因素H与Y负相关。设集聚产生阶段在t0-t1内形成,因素A、B、C随时间不断改善,促进了金融集聚的产生,且其成长加速度逐渐上升,即dy/dt0,d2y/dt20,得到一条递增、向下凸的曲线――ab段。集聚发展阶段在t1-t2内形成,因素D、E、F结合第一阶段已有的有利条件,使得集聚加速度大幅度上升,即dy/dt0,d2y/dt20,得到一条递增、呈向下凸的,比ab段更为陡峭的曲线――bc段。集聚饱和阶段在t2-t3内形成,在此阶段内一定时期,在对市场的观望态度、业务扩展前期准备等原因的作用下,因素G会处于优势地位,集聚的加速度在惯性作用下仍有一定的提升,表现为dy/dt0,d2y/dt20,为图中cd段,在做好了扩散准备后,在因素H的积极推动下,各金融资源会向周边流出,可得dy/dt
【参考文献】
[1] 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彭琳、艾冬青、陈梅: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 徐景峰:国际金融市场[M].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4] 谢太峰、栗国敏:国际金融中心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