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央视主持口语传播规格漫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央视主持口语传播规格漫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今中国,大小电视台数不胜数,各类电视节目多如天上繁星。中央电视台一直以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节目质量而著称,其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在大众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渠道。

央视主持口语传播不论是阐述式的现场解说、口头评论或说新闻的形式,还是以谈话式的访谈、交谈或侃谈的形式,其在语音、语义表达等方面都具有国内最高规格,是全国各个媒体主持口语传播之典范,是广大观众学习口语表达之楷模,是汉语口语发展潮流之表率。但随着电视节目数量的激增,其质量出现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状况,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故当下论及央视主持口语传播规格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多元文化的融合,信息爆炸的冲击,高新技术的应用,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其规格也会越来越高。

自从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原名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以来,央视一直就是中国电视行业里的龙头老大,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加之电视传播过程中,口语传播,尤其是即兴口语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央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引领着全国电视行业创新的潮流。对央视主持中口语传播进行研究,总结规律,对电视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就在最近这几年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听电视”悄然流行,这就对主持口语传播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从人们第一次开口说话起,它就一直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人类产生语言之初,就有口语,它一直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自从1837年电子传播时代开始,广播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口语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各类节目中主持人的口语在传播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宣传、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电视节目可谓是数不胜数,就拿中央电视台来说,就有20个频道之多,节目类型也是丰富多彩。在这么多节目当中,所有主持人的话语究竟哪些算得上是主持口语,哪些不是呢?

在张颂老师的《中国播音学》中,把语言表达就不同语言材料的运用分成了“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两种形式。而林兴仁先生在《实用广播语体学》中把口语语体分成了未加工过的口语语体和加工过的口语语体。前者主要指脱口而出的话语,而后者指充分吸收口语特点,经过编写后的稿件。

但如果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现存的主持方式中有着三种口头语体的形式,即:朗读、谈话和阐述 。前者属于有稿播音,后两者属于无稿播音。朗读,即新闻播读、文学作品朗读和诗歌朗诵等,具体栏目如《新闻联播》、《子午书简》、《人与自然》等;谈话,一般是指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访谈、交谈和侃谈,具体栏目如《新闻1+1》、《咏乐汇》、《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阐述,一般是指对于特定事件或新闻的报道、评述和解说等,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说新闻节目,具体节目如《朝闻天下》、《今日说法》、《质量报告》、《新闻调查》等。

根据之前我们对于汉语口语的界定,这三种口头语体的形式中的后两种,即主持谈话和主持阐述应属于主持口语的范畴。

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拉斯维尔,他提出了“五W模式” ,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从这点来看,我们就可以把主持口语传播,从“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个方面来分析,如图1所示。

但是这只是一个单向的直线的模式,主持口语传播应该是一个互动的双向的循环模式。传播学中把社会的传播活动划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主持口语传播,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发挥着广布天下的社会功能,但是其在传播过程中,又已经融入了多种传播形态,是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它借助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把人类传播的多种形式都融合进去,变成了一种新的传播现象 ,主要有以下3种组成方式,如图2。

第一,大众口语传播与人际口语交流相融合。比如中央电视台在1981年创办的《空中之友》栏目,主持人徐曼就是以通信来往的人际交流手段来进行大众传播。再如《东方时空》中的《时空连线》,利用网络和卫星等技术手段,使得主持人与嘉宾的人际交流跨越时间与空间。这就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沟通,传递信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多个视窗,形成了人际传播中面对面的效果,最后以直播的方式来减少编辑干预,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的谈话状态。

第二,大众口语传播与群体口语传播相融合。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对话》,《小崔说事》,《艺术人生》等,都是选用了话题性群体互动的方式,每一个话题对其所选定的群体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从而能使其群体全方位地来参与讨论和辩论。其方式不仅能够给参与者和受众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升华,还能给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的示范作用。又如央视的《开心辞典》、《幸运52》、《挑战主持人》等,因其益智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得群体活动可以不拘形式,不拘场合,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作用。

第三,大众口语传播、群体口语互动和人际口语交流三方相融合。如中央电视台的现场报道《嫦娥卫星发射实况》,其运用电话、网络的方式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嘉宾、观众、记者、网友等都联系起来,实现了多方连线。这样就能进一步扩展节目的范围,使远离和分散的资源重新整合在一起,彼此促动,相互交流。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等传论》:“ 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然与 曹爽 中外繾綣;荣位如斯,更未闻匡弼其非,援致良才。”其实“规格”二字可以分而解之,其意为规范和格局。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可见规格之重要。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以口语的发展速度最快,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按理说人们应该重视口语,但是现实上社会中却存在着一种“重文轻语”的现象 。为了写得一手好文章,人们不惜寒窗苦读,但是说话是从小自然习得的过程,并没有太多的人去研究。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的这种现象,我们才要提高口语的能力。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口语对广大受众的口语能力的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正处于牙牙学语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语能力的形成有着典范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节目的覆盖率达到95.9%,观众超过11.88亿人(2005年统计数据)。在国内收视市场,中央电视台的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右。据统计,2005年中央电视台15个开路频道总体收视份额达34.14%,创五年新高。观众人均每日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的时间为52分钟(人均每日收看电视时间为154分钟) 。如此巨大的规模效应,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对广大受众不仅仅起到的是传递信息、文化娱乐、宣传舆论等作用,更对整个语言文字的发展,尤其是口语的发展起到了垂范的作用,是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领头羊。央视主持口语传播有规格,其他电视台的口语传播才会有规格,广大受众的口语才会有规范,整个语言文字系统才会有良好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多元文化的融合,信息爆炸的冲击,高新技术的应用,世界和中国对央视主持口语传播有更高的要求,央视主持口语传播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将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如何满足广大受众更高的需求,“听电视”对其又有怎样的影响,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现在的传播环境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化的传媒环境。绝大多数省级以上电视台都已经上星,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也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把自己的知名栏目传送到网上供受众随意收看。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就要符合广大受众的收视特点,为自己争夺话语权,要让自己的话语方式与“国民接轨”,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化程度地加深,央视也在不断地创办国际频道,开拓国际市场,如CCTV4、CCTV9、CCTV法语、CCTV西班牙语、CCTV阿拉伯语、CCTV俄语。央视主持口语传播不仅应在汉语上上规格,也应在其他的语言上上规格。

随着世界各国逐渐频繁地交流和接触,跨国传播在所难免,这就使央视主持口语传播要面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受众心理,既要了解和尊重别人的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也要传承和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应促进多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与融合,从而宣传中华文明,促进世界和谐。再者随着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外来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巨大。当今许多电视节目中,借用词汇、外来语使用泛滥,崇洋,怪腔怪调,错误百出,洋相出尽。央视主持口语传播正要抵制这种不正之风气,捍卫中华民族语言的纯正和规范,振兴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当今世界,数字化进程加速,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互联网正构成一个日益便利和丰富的媒介环境。媒体数字化服务的激增和互联网迅速的双向运作模式,一下子给广大受众成几何数字增加的信息选择,观众从之前的被动消费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消费。研究表明:“在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流量越大的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筛选性也就越强。”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在这样环境中,就更要突出规格,也要更突出个性,不能落于俗套和雷同,应洞悉社会的发展和走向,做电视口语传播的引领者。如何在千万信息中进行选择和整合,如何选择有效途径进行高效的传播,也必须考虑之内。

中国电视事业进行到今天,近60个年头中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到了一个盛况空前的机遇期。随着传媒渠道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众需求不断增长,央视主持口语传播规格既要顺应中国广大电视观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又要引领中国媒体发展和电视事业的演进,更要紧跟上国际电视媒体变化的发展潮流。央视主持口语传播,应做好省市级电视台主持口语传播学习的典范和样本,应成为各学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学习主持口语的良师益友,应推广五千年中华文明,维护中华民族语言的纯正和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1

[2] 张颂.播音语言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1

[3] 毕一鸣.语言与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