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诊测微心理?挽救迷途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诊测微心理?挽救迷途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微心理;迷途学生;诊测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有些学生家庭成员结构性缺位,监管困难,很可能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思想动荡、意识迷乱、行为怪异、偏离主流等影响或隐患。然而在学生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明显的触发点和临界点,触发点通常就是触动学生发生嬗变的具体事件或关键人物,而临界点就是这个学生彻底地发生“化学变化”的那一标志时刻。显然,触发点与临界点之间的一段时期正是教育的良机。说起来容易,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呢?

在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微心理(Micro psychology),指那些细节反映出来的心理微妙变化。心理的变化并非不可琢磨,因为言行神态受到内心的支配,人在心理上的冲突及反常,常会通过言语、举止、神态、习性等,在与他人的交际互动中显露出来,所以,内在的改变是根本,外在的变化是苗头。观测微心理,就是抓苗头。

言为心声。在平时,说话可以体现人的性情特点、素质修养、文化品位、处世态度等,而且一个人的谈吐具有一贯性,一旦某个人改变了原有的兴趣话题、用语习惯、交流方式、语气神情,很可能这个人受到了外界的某种刺激或诱惑,正在试图改变个性,效仿那个让自己羡慕、心动的形象。当一个平时讲究文明礼貌的学生突然动不动就爆粗口,当一个软弱怯懦的学生不经意地就叫号挑衅,当一个遵规守纪的学生慢慢表现得言语不羁,苗头就显露出来了,这时教师有必要予以干预和疏导,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诊测他们的微心理,发现他们微心理的异常,采取相应措施,令学生止步于雷池之外。

目为心窗。眼睛是折射心灵最直接的器官。正常人目光平和,眼神沉稳,眨眼或调整视线比较自然。当一个人有了心事,或者心理上产生了冲突与纠结时,眼神会变得迷离、不可捉摸,目光游移、躲闪、呆滞,尽量避免与师长的视线发生接触。只要这个学生的家里没有发生重大变故,没有受到灾难性打击,我们就需要考虑其他外部因素,如是否有网瘾的诱惑,有没有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老师产生抵触、对正常学校秩序产生不满的想法等。在与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的情况下,扭转其畸变的微心理,夯实其做人的思想之基。

行为心征。心理是行为之舵,行为是心理之征。心理的活动,甚至是潜意识,最终都须靠外部的身体动作、行为举止表现出来,所以,心灵支配活动,活动反映心灵。一个人的行为有习惯性、重复性、可释性的特点。如彬彬有礼的人总是举止得体,落落大方;粗鲁莽的人,做事慌手忙脚,唐突生硬。一个人行为上的突然转变,一定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某种刺激或感染,想成为另外一种人,摆脱原来的做人做事方式。有句话说:一个人之所以不愿改变现状,是因为他受到的诱惑不够大,当受到的诱惑足够大的时候,改变就将发生。学生行为改变的蛛丝马迹是很容易被老师家长察觉的,例如做事心不在焉、丢三落四、消费成倍增加、行为神秘等,这时候一定要和其谈谈心,说说话,了解其内心所想,找到其心理改变的症结,并摸清其心理发展的状况,从而采取挽救策略。

微心理虽然微小,但隐藏得并不深,而且往往可以成为教师因势利导、琢玉去疵的“牛鼻子”,所以,适当研究微心理,了解学生知情意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与行、言、貌三种最易彰显的表现方式之间的联系,根据规律教育学生,塑造心灵,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临清市康盛庄中学,聊城,25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