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约+高效=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约+高效=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简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处处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追求简约、灵动的课堂,呼唤数学课堂回归本色,摒弃繁杂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教师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简约;精;活;度;智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目前,呼唤数学课堂回归本色,追求一种朴实、扎实、有效的“简约”型课堂是教师们的共同需求,已成为教师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因此,我们也应注重数学课堂上教师的“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又丰富”,让课堂“显性的简约”来支撑“隐性的丰富”。简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处处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我们厌倦了繁杂的教学任务背后虚华的东西,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在思考,怎样追求简约、灵动的课堂。

一、简约课堂,教师意识求“简”

简约是教学的手段,有效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构建简约课堂则需要有追求简约课堂效果的教师。追求简约课堂效果的教师,他们会细心安排、适时调控,让课堂中各个环节简洁明快、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既看不到面面俱到地介绍,又寻不见细微之处的刻意粉饰,既节省了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追求简约课堂效果的教师,他们会更巧妙地提问,恰当地点拨,让每个40分钟成为一次生命的对话,成为师生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成为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要成为追求简约课堂效果的教师,则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改繁琐为简约、改呆板为灵动、改无效为有效。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厚重的有效课堂,才是尽显生气、灵气的简约课堂。

二、简约课堂,教学素材求“精”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因此,教学内容安排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努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理顺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线索。

选材要“少而精”。“少”不是单纯地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只有从教学内容的数量上“瘦身”,凸现数学内容的本质,才能保证数学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许多数学名家的经典课例,他们只利用了较少的素材,就创造出生动、精彩、充满张力和活力的课堂。

组材要“整而优”。“整而优”指的是要力求将教学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如,“生活中的比”一课,教师利用泡蜜水的素材,让学生从身边接触过的事来入手,从而认识了比,认识了美丽的黄金比,认识了比的作用。

三、简约课堂,教学方法求“活”

教学方法重在灵活,贵在实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安排教学方法,追求实效。上次听一位老师《可能性的大小》的公开课,老师就创设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情境:中央电视台“非常6+1”里面的一个“砸金蛋”的环节。先出示五个金蛋,并告诉学生里面有一个是奖品,如果随意砸其中的一个金蛋怎么样?学生回答“可能会中奖”,并能说出其可能性是五分之一。然后教师出示条件,如果这里面有两个是有奖品的,任意砸其中的一个金蛋,其中奖的可能性又是多少,以此类推。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知道可能性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什么情况可能性大,什么情况可能性小。紧接着老师把金蛋换成十个、一百个,奖品的个数也慢慢增加,再让学生去说说任意砸其中一个金蛋,其中奖的可能性又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这些可能性中哪个更小呢。这样一个简单的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达到了出乎意料的高效,简化了教学环节,优化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简约课堂,练习射击求“度”

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形成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但过去的教学经验启示我们,应努力改进机械重复、生硬呆板的练习,使练习走上科学高效的轨道,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练习的量要适度。同时,教师也要努力避免把数学题按题型归类、分门别类地向学生讲述,让学生把题目对号入座,套用解题方法的行为。如,教“倍数和因数的复习”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从1、2、3、4、5、6、9、11、12、14、15、17这十二个数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数,并说明理由。在这里,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道题,却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回忆起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学生想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给课堂增添了异彩,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简约不等于简单,它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简约是一种教育智慧,“简约”和“智慧”是分不开的。简约的美,美在清晰的教学目标,美在简要的教学环节,美在简洁的教学语言,美在灵活的教学方式……而这一切都凝聚到一点上,那就是“智慧”。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青阳街道中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