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收件箱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收件箱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永中之殇

看到《永中无间道》这篇报道,仿佛有种解脱的感觉。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打开政府采购的网站,在office软件方面,微软office以30000套的出货量稳居榜首;金山WPS以16000套在苦苦支撑;永中office不到2000套。套用春秋笔法,永中office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稳居政府采购office软件的第三位,仅次于微软和金山。但实际上,曹参完了,永中office完了。政府已经抛弃了永中office,现在只有金山office还在苦苦支撑,支撑着中国软件的面子。而面子,一个就够了。

打开曹参的履历,一个现代版的唐吉诃德跃然纸上,当年独自开发电子表格,希望挑战当时如日中天的莲花1-2-3(电子表格软件的开山鼻祖),乃至稍后的微软Excel。那是一个英雄的年代,一个程序员哪怕是业余的程序员都可以写一个软件乃至一个操作系统的时代,一个想法就可以开辟一个传奇的时代。比尔・盖茨、乔布斯、王安、求伯君,宛若天空中的群星,而曹参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随着时光的推移、激烈的竞争和收购,很多人以及他们的软件犹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有的是因为固步自封,导致技术的落伍;有的是因为超前的理念,超过了当时时代承载的能力;而有的则在大浪淘沙中被收购吞并。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的帝国似乎坚如磐石,而天际永中的星光黯淡,摇摇欲坠。

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曹参带着他的office回到了国内,为了中国的软件产业,挑起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旗,举起了民族软件的招牌。风云际会,永中office应运而生,承载着中国软件腾飞的希望。政府的投入,聚集了大批壮志凌云的才俊在曹参和他的office周围,希望复制着微软的成功。但是,他们能挑战微软吗?

有了技术,却没有市场。有了微软的office,谁会选择永中office?有意无意地放任盗版软件在中国横行,不经意间,微软的软件已经成为默认的标准,免费的软件成为天经地义的选择。永中没有成熟的市场,成为断不了奶的孩子,政府持续的资金投入,成为永中唯一的命脉。于是,又一个畸形的孩子诞生了,永中的辉煌只能体现在项目申请书和项目结题评审书等的字里行间。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是目的,一个美丽的盆景,一支笔可以操纵生死的感觉,足以。

从现在倒下的永中office,回溯到运10飞机,再到红旗汽车。一面面民族的产业旗帜抑或变换着颜色,抑或倒下,像巴黎荣军院里的军旗,见证着微软、波音、空客和奥迪的荣耀。中国慢慢成为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基地以及国外产品的倾销市场。百年前,军舰大炮不能摧毁的长城和征服的土地,现在被美元全球化的浪潮冲刷着,留下的只是比刀片还薄的利润和贬值的债权。

当我用office2003编辑完最后一段文字时,收到通知,即将全面推进办公软件的正版化。打个电话给技术支持工程师:“永中office?当然可以,政府采购,价格便宜。不过你的××申请书模板恐怕不支持,你的xx还得在微软office下写吧,建议你要么再同时买个微软office,要么编辑这些文档的时候去找个有微软office的电脑吧。哦,WPS?同样的建议啦。”。曹先生你知道为什么别人要支持你做永中office吗?也许,该用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来研究Word的内部格式。

本刊读者:中科院研究员 毕铭

微观点

郭英剑:在手机上花了40分钟看完《永中无间道》,这本该是一部史诗,哪怕是悲壮的,就如金山一样,可惜它只有一个史诗的开始,结尾却如同滑稽剧,也如同金山一般。不同的是金山是识时务的。

科报小何:本准备写篇关于永中科技的稿子,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几年前采访李武强时,他就私下感叹:有太多的买办和蛀虫活跃在这个庞大复杂的体制里。所以“美国台湾人”曹参能够撑到今天,已经可以说是奇迹了。不过,在这个微软都已逐渐沦为落伍者的网络时代,中国民族IT行业比以往有着更多的机遇。

感谢!

你们辛苦了,稿子写得很好。

其实,我们很多东西保留了很久,你们是第一家获得车音网来龙去脉最详尽信息的刊物,当然也是最后一家。

感谢你们的重视。

祝好!代问你们的美女总编好。

车音网首席科学家王力劭

这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五一劳动节礼物,不过依然想用那句俗套来回复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新经济形态不断萌生的今天,一批名不见经传、但极具代表性的新经济企业涌现出来,在这批企业大军中,有的可能开辟了一条新的产业道路,有的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百度与谷歌,也有的会成为新产业道路上的牺牲品,在我们采访报道的新经济形态企业中,有的抓住了新能源的机遇,探索开发制造氢能;有的成为互联网经济的弄潮儿,期待未来主宰产业,林林总总,但这是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业者,是产业变迁中的先锋,也正是“新疆域”关注的对象。

新经济形态与新商业模式需要强大的创新精神与开拓精神,需要你们,也需要我们。

厕上读物

今日出席Intel的IDF大会,与会现场看到《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杂志,顺手拿了一本翻看~内容详实,笔者观点犀利而尖锐~实为居家日用、出差旅行之必备厕上读物。

厕上读物?好吧,读者为王。

补寄杂志

您好!

在2010年我参加了《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团购,看了几本,觉得获益匪浅,到今天收到了第七期,但第四期却没有收到,能不能麻烦您再发一本第四期的给我,我不想错过任何一期,因为里面的文章都很有用。

再次感谢!

读者 黄越海

编辑回复:已经转交给发行部处理,请耐心等待。

“冷静期”规定需细化

今天看到你们的文章,我才知道商务部要推出那个关于电子商务买家“冷静期”的规定。

我自己在淘宝上开了个小店,现在特别担心这个规定会强制推进,看网上的讨论也很激烈。我个人觉得它和已经成熟的主流网站,比如京东、淘宝之前推出的售后退换货的规则相比,更加倾向于消费者的利益,而且相关的规则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到底哪些商品可以列入这个范围内,这个“冷静期”规定持续多长时间,可能会导致哪些连锁反应……

网友“简单的生活”对《电商激辩“冷静期”》一文的评论http://user.qzone.省略/1051995796/infocenter

这是双刃剑

“1个小时赌出数亿财富”,这事听着就有些让人沸腾,但同时还觉得有些玄乎,只能说创业板又创造出了一个财富奇迹吧,“胆商”的忧虑也不无道理。

照以前的经验看,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历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企

业利用得好则如虎添翼,一旦地方政府在途中松手或者政策出现变动,企业将会面临断粮的威胁。就如你们所说,银禧科技能够上市,背后不难看出地方政府的身影,地方政府和地方证券公司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未来它们能走多远不仅要看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也取决于如何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网友“柳柳”对《银禧科技:胆商的隐忧》一文的评论http://money.bbs.省略/post_141_1976713_1_d.aspx?NR#9831604

电信业需要转型吗?

随着电信业传统业务的增长动力趋缓,外界经营环境日趋复杂,转型已经成为了电信行业的共识。

五年间,政府部门努力为转型创造良好环境,电信运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制定、实施转型战略和措施,电信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新业务领域不断开拓,非语音业务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全业务经营管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电信业作为国家带有基础设施性的重要产业,被业内人士高度关注。然而,虽然成果显著,但是电信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最近几年,电信业的增长速度已经低于GDP的发展速度,也显著低于前几年的增长速度。电信业的发展速度减慢值得深思,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主要问题在于电信运营商在目前外界经营环境变化迅速的情况下'对于未来的战略机会的战略储备不够,员工的认知和企业的外界-形象存在分歧等。

虽然新业务发展较快,但目前还无法成为电信运营业的收入支柱。而传统业务随着业务普及率接近发展的天花板,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电信业暂时还没有找到拉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推出,电信运营业的业务替代效应正在出现,一些原有的重要增值业务收入已经下滑,比如短信正在被即时通信分流,收入出现下降趋势,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电信业转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物联网、两化融合等行业应用类业务存在巨大机会,目前电信业面向ICT的转型还在起步阶段,人才、研发、经营策略方面能力储备不足。这使得目前电信业在两化融合方面没有找到合适的抓手,在深度潜入生产流程方面做得不够。

随着电信重组,我国已经出现了三家全业务经营商,三家运营商目前发展并不均衡。移动的收入份额和市场份额优势巨大。电信业的规模效应使得移动面对其他运营商可以通过价格优势获得巨大竞争优势,客观上不利于创新。同时三家运营商不断出现非理性竞争行为,滥用价格战手段,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行业文化。

同时,从全球来看,互联网对电信业的收入分流趋势明显,电信业和互联网的产业边界日益模糊,电信业面临产业链重构的问题。从微软和诺基亚联盟、谷歌和摩托罗拉联盟等例子都可以看出,将来的竞争趋势是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目前电信运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个趋势,中国电信提出了做平台和智能管道的发展方向,中国移动通过MM取代了过去的梦网模式,都可以看出这个趋势的日益明显,通过构建能力汇聚平台,吸引优秀产业链力量构建优势生态系统,成为未来电信业竞争的不二法门。但目前电信业在能力开放上做得还不够,由于电信业的产业思维是要通过封闭的模式保证优质的电信级服务,所以强调质量的可管可控性,在行业能力开放上做得不够,在发展中,电信业的心态还不够开放。但是互联网对于电信业务的替代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微博、SNS等新业务层出不穷,当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宣布与谷歌VoIP整合,中国电信业似乎安于现状,庞大的企业似乎不适应这种互联网时代的速度。

同时,电信运营业员工的心态各异,自我认知形象和企业整合形象存在巨大落差。由于电信运营业的行业特征,其业务推广往往采用KPI指标,通过业务捆绑、融合推广等方式来推广新业务,这种粗放式发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表面成绩,但不是真实面向客户需求、发掘客户真实需求的推广方法,往往引来客户的不良感受,而企业员工也背上了发展的沉重压力,庞大的电信企业管理体系无法对这一客户形象形成直观感受。随着国内的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电信业员工收入增长趋缓,而国内对于电信业的行业印象则是高收入群体。这使得压力巨大、收入不高的电信业基层员工自我认知和外界环境对于电信业高收入的形象存在巨大分歧,长此以往将透支电信业的增长潜力。

湖南读者 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