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困中的幼儿园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困中的幼儿园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名专家在考察我区幼儿园时曾拍下一幅照片――一块黑板上写着数学题,一个幼儿目光呆滞。这是我区幼儿教育背离幼儿特点,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的一个写照。

近年来,我区园本教研建设正悄然改变着幼儿教育这一弊病。

“园本教研”是始于2006年开始的一项国家科研项目。所谓“园本教研”,用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的教师夏境瑶的话说,就是要建构一个人性化的幼儿教育发展体系,让教师能有成就感,有快乐。有了快乐的教师,就有了快乐的孩子。她认为,园本教研解决不了导致教师不快乐的所有问题,但它让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找回职业的自信,并从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珍视孩子的天性

以往枯燥的程式化教学

至今,当我们走进一些都市或是南北疆某个乡村的幼儿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场景一间教室里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桌椅,孩子们背着小手在听老师上课,教室的黑板上写着算术题、英语单词或者汉字。在孩子的小书包里,我们可以找到他们的作业本、练习册。

新疆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周欣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许多这样的画面。她在笔记里写下这样的忧思:“幼儿园的一日安排竟和小学课表没什么区别。幼儿园还留作业,怎么学的是小学的内容?小脑瓜要装满拼音和汉字,童年快乐吗?”

“到了小学,这些孩子也同样对学习不感兴趣,首先这样的教学压抑了孩子的天性,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是很可能感到学习是一件枯燥、被强迫的事情。其次,许多东西在幼儿园都学过了,没有新鲜感了。”周欣说。

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园长迟伟红告诉笔者,过去的幼儿教育都是大班额的集体教学,按教材教,按课表上,许多课都在教室里上,孩子学习不快乐。

“现在,我们认识到,幼儿的成长是在环境中自我建构和发展的。我们现在也用教材,但教师使用教材的方式变了,不再拘泥于教材。我们把孩子带到植物园、吐鲁番、大巴扎等地方,去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收集资料,编写乡土教材――”迟园长说起这些变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似乎创编教材不是一种繁重的劳动。

迟园长很早就开始探索新的符合幼儿天性的教学方法,但真正的变化始于2006年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启动的“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开展。自治区教育部门组织我区一批幼儿园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我区园本教研开始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快速发展之路,并最终使过去长期困扰我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问题开始逐步得到解决。

挖掘孩子的天性

“孩子不喜欢故事剧活动,为什么?怎么办?”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的教师韩玉红在小组教研活动中将问题提了出来。由问题出发,让教师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提出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与理论对话,与同行对话,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正是园本教研的特点。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在智慧的碰撞中找到答案。“原来,我们只是给孩子一个现成的故事,老师让孩子把故事背下来,每一句对话、每一个动作都给孩子设计好,孩子不能改变。孩子怕说错、做错,不敢参加表演,孩子的创造性也被剥夺了。”韩玉红得到了答案。

幼儿园成立了负责研究设计创造性游戏的课题组。经过教研组讨论,设立一个主题,然后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研讨。如开展“三只蝴蝶”的表演活动,教师、孩子和家长分头搜集有关“蝴蝶”的知识、语言、音乐、服装等方面的材料,组织孩子自己制作表演所需的一些道具、布景,教师对这些材料再进行整合。

“以前,所有的这些都是教师包办,孩子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被压抑了,孩子的兴趣也没调动起来,教师还累得要死。”韩玉红说。

现在,他们有时还会把故事的一个影子告诉孩子和家长,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编故事。比如他们对孩子说:“小松鼠有一条漂亮的尾巴,但有一天小松鼠差一点因为这条尾巴丧命。为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吧。”一周后,老师让孩子们在班上给大家讲自己编的故事,然后再让孩子们分组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加工。最终,这些故事经过整合,又都被搬上表演的舞台。

课题组要求每个班一学期开展两次表演活动。“现在要求每个孩子尽量跟别人不一样,孩子们不怕出错了。孩子们编的故事经常让人大吃一惊。他们对于生活经验的许多积累都反映在故事中。我们对于孩子的认识与以前不一样了,原来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

“游戏结束,表演场很干净,我们的孩子自己把各种物品归类后放到正确的地方。东西的归类也是学问。”韩玉红说。

“过去,该上数学课的时候,孩子们就跑到教室里来,坐那儿听老师讲,现在我们把孩子带到外面的操场上或植物园里。”迟园长说。

从过去“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到今天将语言、数学、科学、思想品德等教育融入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传授式、控制式、命令式、权威式的教学方法,到今天保护和释放孩子天性的帮助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园本教研开展以来给幼儿园教学所带来的变化。

人是自由的,当孩子的身体被束缚在座位和教室里,当孩子的心灵被束缚在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中,他好奇的、探索的、创造的天性就被扼杀了,他不再是一个自由的生命。因为不自由,所以孩子不快乐。

保护和释放孩子的天性就是保护和释放孩子的快乐。今天,我区园本教研正深入幼儿教学最细微的环节,推动着幼儿教学发生最深刻和可喜的变化。

幼儿教师也需要快乐

许多人会这样想像幼儿教师的工作在鲜花、绿草环绕的幼儿园中,年轻的女教师在与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许多情况下,家长们很难看到幼儿园教师真实的工作,一道院墙和一个铁门将家长挡在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之外。媒体的镜头只是渲染出教育最美好的一面。

事实上,当你真正走近幼儿教师,发现他们的工作辛苦,内心比工作更苦。准备幼儿活动材料时,他们要当画家、作家、裁缝,甚至木工。教学中,他们是能够表演大灰狼与各种民族舞蹈的超级演员,同时也是孩子吃喝拉撤时的全程保姆。他们甚至要自己粉刷和维修房子,因为幼儿园经费短缺。他们经常要面对家长的责难。

“这个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好好吃饭?那个孩子总是不说话?”每天他们要解决各种各样的教学疑难问题。许多问题在教育专家那里都是“疑难杂症”。这些参加工作时仅仅十七八的幼儿教师,当每天被许多问题困扰时,你能想象到他们的痛苦吗。

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价值

“过去,教师都累死了也看不到效果,孩子死气沉沉。”、“园本教研就是要建构一个人性化的幼儿教育发展体系,让教师能有

成就感,有快乐。有了快乐的教师,就会有快乐的孩子。”说这些话的是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的教师夏境瑶。她说的“园本教研”始于2006年开始的一项国家科研项目。

“我们比太阳和小鸟起得都早,我们比餐馆服务员收入要少。”一些幼儿教师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批判经济生活中异化了的人时指出:“在技术和商业的冲击下,我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上,放在金钱、财富和权力上,而人的内心生活却被忽视了。”我们看到,教师之所以快乐,因为他们从孩子们成长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哲学家们将这种快乐称之为精神上的“高峰体验”。

幼儿教师并不是天生具有欣赏孩子与自己的本能。园本教研转变了幼儿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给了他们一个重新认识孩子的视角,一种能够体验自我实现的智慧。

在职业成长中找回自信和快乐

在许多人眼里,幼儿教师只是一个“孩子王”、一个“保姆”,他们的工作连下岗工人、老太太和初中生都能做,没有多少知识含量。有专家指出:“这些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和在这一行业中做出优秀成绩的热情。只有发展自己,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找回职业自信与快乐。”

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米泉幼儿园,一个小小的植物角吸引了笔者的注意。植物角里摆放着许多花盆,花盆里没有种花,却种着小白菜、麦子等植物。教学档案袋中有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过去也有植物角,也种了不少植物,但我问孩子种的是什么,孩子却说不知道。原来,许多教师没有看到植物角的价值,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一项很好的活动反而成了负担。”该园支部书记何翠花告诉笔者。

“后来,我们请来专家,查找资料,开展实践,越研究越觉得这项活动有价值。孩子请假了,会主动找到老师或同伴,请他们帮忙照看自己种的植物,回来后不忘说声谢谢。在孩子眼里,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科学教育的价值,也具有品德教育的价值。”当谈到园本教研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时,何翠花给笔者举了这样一个实例。

现在,植物角的创设已成为这所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三个小课题之一。学校专门铲掉院子里漂亮的草坪,划分成块,分给各个班,让幼儿种植各种植物。过去一向认为是负担的活动成为今天幼儿园教学的主角,这个过程能看到幼儿教师的成长,反映出教师对于幼儿教育一种全新的认识――学知识不仅仅在教室里,孩子的成长也不仅仅是获得一些知识,也包括对于“生命”的爱与尊重。

一个孩子在美术区没有将一幅画做完就跑到其它区活动,让别的小朋友帮她画画,是制止还是表扬孩子的合作和帮助?幼儿入园时出现较严重的分离焦虑,运用什么方法解决好?这些发生在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成为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以前幼儿园热衷于接课题,教研员只是告诉教师如何做,课题流于形式。现在问题来源于教师,由教师自己解决。原来开展教研活动,普通老师只是听,现在他们带着问题和方法来参与研究。”何翠花说。

在该园的档案室里陈列着《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教研津贴发放办法》、《教研活动制度》、《小课题评价标准》等文件,这是该园制定的一系列教研活动评价激励机制。

从这些教研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园本教研的生命力,也看到了我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美好前景。

“幸福是什么?是教学中的问题被解决的那一刻。”“教师体验到成功,他会感觉到职业的快乐,克服职业倦怠。”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米泉幼儿园支部书记何翠花说。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教师不再是“点亮别人而毁灭自己的蜡烛”,教师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在园本教研中,我们看到,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教师的发展得到尊重。

美国哲学家马斯洛说:“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从自然科学意义上说,这与一粒橡树种子迫切地希望长成橡树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