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适当补白,达成目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适当补白,达成目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出于名家之手,文质兼美。仔细阅读,会发现文中留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空白”。这些“空白”往往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

在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文本空白点,适时、适量、适度地补充原文本缺失的信息,搭建教材文本和学生间的信息桥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情节补白 , 丰富体验

不少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由于受到感情抒发、表现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对人物的描写形成了“空白”。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其中的情境空白点、动作空白点、心理空白点等进行有声有色的补白,让人物更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一)体验情境,感悟人物形象

在《检阅》一课中,要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就需要了解博莱克在检阅前的艰苦训练。于是教师引导道:“小朋友们,我们作为四肢健全的人参加训练都是那样的不容易,博莱克可是一个截肢的孩子呀,一个拄拐的孩子要同全队保持一致,他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啊。透过这个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平时辛苦练习时的情景……” 教师大屏幕出示以下句式:清晨,__________;中午,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

学生想象着博莱克在检阅前艰苦训练时的一幕幕:清晨,天还没有亮, 博莱克就在家里的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走着。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服,博莱克全然不知,他的背依然挺得那么直。晚上,大家都去休息了,博莱克仍然在月光下“一二、一二”地和着节奏训练。

在学生情真意切地体验之后,教师顺势总结升华:“是啊,博莱克为了参加检阅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小朋友们,现在你能来说说博莱克他棒在哪里吗?”有了前面的情境说话作铺垫,学生对博莱克的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生:博莱克的“棒”体现在他的不怕辛苦,坚持不懈。

生:博莱克的“棒”体现在他的勇敢、自强。

……

通过对文本空白处情境的体验,想象博莱克在检阅前的艰辛训练,使学生走进文本,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里也显得更加高大丰满。

(二)体验过程 , 丰厚词语理解

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或是表达的需要,有些课文在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时,也会留下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空白进行想象来充实文本,丰厚词语的理解。

如《爬天都峰》一课中写道:“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天都峰的高和陡,为了更好地让他们体会“终于”背后的艰辛以及爬上天都峰需要的勇气和毅力,教师抓住“终于”一词设计空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小女孩在爬天都峰的路上有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会怎么做呢?学生纷纷展开想象:

我们越向上爬风越大,一阵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真有点想放弃。可我回头一看,身后的老爷爷仍然坚持不懈地向峰顶爬去,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又使出浑身的劲奋力向山顶爬去。

……

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到了“终于”一词背后所蕴含的艰辛和不懈,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通过补白得以准确表达。

二、文末补白,放飞想象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意犹未尽之处,都会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者教师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继续写下去,让文本的空白得到补充。

(一)启发想象,丰盈语言

《松鼠和松果》是一个非常好听的童话故事,课文结尾是这样的: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学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来,松鼠带着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来到这片茂密的松树林会干些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它们会围在一起愉快地唱着歌,高兴地跳起舞;有的说老松鼠会带领小松鼠们继续种松树,使这片松树林更加茂密;有的说松鼠们会在松树上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训练,而且思维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二)拨反为正,扣动心弦

有些文本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余地,让学生去咀嚼、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揭示新的矛盾,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答,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风娃娃》一文中的风娃娃刚开始是一个乐于助人、受人们欢迎的形象,而在课文的后面则和前面相反。课文的结尾是这样的: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对于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问学生:“小朋友们,这是为什么呢?你们能告诉它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他们纷纷说:“风娃娃刚开始是在帮人们做事,后来就在帮倒忙了。”“风娃娃做事光靠力气,没有想别人需不需要。”……教师又说:“听了你们的话后,风娃娃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想一想,第二天的风娃娃会做些什么事呢?”此时学生的认知和文本的内涵已达成了共鸣,在他们心中风娃娃美好的形象跃然而起:“风娃娃来到马路上,他看见一位清洁工人正在埋头扫地,额头上汗如雨下,风娃娃赶紧对着清洁工人轻轻吹了几口气,清洁工人头上的汗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风娃娃来到田野,他看见蒲公英娃娃想去旅行,于是风娃娃轻轻一吹,蒲公英娃娃就乘着风纷纷出发了。”

对这样富有启示性的课文结尾进行补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三、标点补白,丰富意蕴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相配合,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由于感情抒发、详略安排等需要,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标点的留白,它们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教师应重视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标点,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为标点补白,把一个个静止的标点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

(一)省略号补白,多元表达

《笋芽儿》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教师抓住这个省略号问:小朋友,这个省略号里蕴藏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呢!想一想,笋芽儿钻出地面,还会见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呢?学生借着课文插图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给省略号补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笋芽儿看到的景象:小草弯着腰;泉水唱着歌;蝴蝶和蜜蜂排着队,跳起舞;黄鹂唱着动听的歌;蚂蚁摇着触角,好像在说:“你好!你好!”……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撞击,课堂上有了一句句精彩而灵动的发言。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训练了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

(二)问号补白,破译潜台词

《三个儿子》是一篇蕴含人生哲理的故事,对二年级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中有这样一句:“‘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时,教师不妨借助这句话中的一个问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谈谈“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为什么呢?”学生争着说老爷爷看到的是帮妈妈抬水的儿子。于是教师趁机引导学生给老爷爷的话补白:“大家说得真好,但老爷爷的话中似乎还隐藏着什么话,你能帮他说出来吗?”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逐渐被点透了,这一补白抛弃了说教的教学方式,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我们语文教学就应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寻找、想象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解读文本,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充满生命的灵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