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就业需求与竞争力角度浅谈大学英语教育作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就业需求与竞争力角度浅谈大学英语教育作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英语水平广泛成为职场竞争力考量标准之一的今天,为职场输送人才的大学校园的英语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本文从职场需求和竞争力的角度讨论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探索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差距,为高校英语教育体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职场竞争力;大学英语;岗位需求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曾针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问题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近2万余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大学生就业首选的前50名企业名单,其中包括3家事业单位,19家垄断性或大型国企,4家大规模私营企业和24家知名外企。

在这份名单的基础上,有分析人士将以上所列企业招聘广告中的英文水平要求进行整理,分为四等:无特殊要求、通过CET—4、CET—6或CET—6优先、良好听说读写能力(此项类别要求超过CET—6)。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理想就业企业中仅有8家国有和内资企业对英语能力没有特殊要求,80%以上的企业均对应聘者的英语能力有所要求。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CET)等英语能力测评考试对于求职者来说非常重要,而大量企业对于英文有高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有17家公司要求求职者具备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测评方式主要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阅读理解,数理逻辑分析,专业知识,演示报告,交流沟通,翻译等能力。应聘者需要的不仅是在标准化考试中获得的证书,而是要把英语能力与其他企业看重的能力进行完美结合。

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供给有待考验。

今年7月,著名考试测评企业ATA与凤凰网联合了2012年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ATA共抽取了366所普通本科高校的2012校园招聘考试有效数据样本65,582份,从基本工作能力和职场英语能力两个考核维度对2012年度中国高校毕业生的通用就业力进行分析。总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紧随其后名列前十位。

从通用就业力总排名的前10名榜单中看到,80%的学校职场英语能力排名也位居前10位,100%位于前12位。

但在这些中国最高学府的佼佼者中,北京大学是唯一一所跻身伦敦教育及研究评级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于8月公布的全球英语教育水平最佳大学排行榜前50名的中国大陆高等学府。

在大学生就业难连年成为重要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下,英语水平也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刊登的贵州民族学院外语系副教授赵亚麟的调查文章指出,抽样调查显示,通过国家四级英语水平考试的学生比未通过的学生就业率高15%左右,通过六级考试的就业率则高出16%左右;许多大城市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外地大学生留在本城市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在工资水平上,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者平均工资高出200—300元。

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和CET—6)是教育部为评价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所设立的一项全国性的考试,一度因为高校将四级证书和学位证挂钩而饱受社会批评和师生抱怨;如今经过改革的四、六级考试虽与学位证书脱钩,却仍是求职的必要条件。但通过四、六级考试就能代表英语水平符合了企业的要求吗?

企业调查普遍反映,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与工作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等级考试的不全面使得等级考试结果与语言实际能力有较大差距,“哑巴英语”现象已存在了多年;与普通英语相比,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明显偏弱;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国际礼仪和文学修养等了解明显不足。以上种种现象反映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片面强调英语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2.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考试以笔试为主,大学英语教学总体来讲仍然是采用知识传授型的语法翻译法教学,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解词汇及进行疑难句子的分析和课文翻译,造成学生高分低能。

3. 教学模式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抄写黑板或投影上的例句和词语搭配,缺乏真正的口语实践机会。

4. 由于高等学校和大学生过分重视四六级通过率,很多英语教师往往也视其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而在语言学习的策略上误导了学生,让学生养成了打钩、画线、猜答案的僵化的思维习惯,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教学评估手段的误导,致使教学忽视口语能力的训练,学生对口语方面的课堂活动不感兴趣或不愿参与,最终导致大学生虽然拿了四六级考试证书,却不能流利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语言交流,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就业的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现代职场不仅要求大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将英语与岗位的业务能力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化的市场。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英语教育体制,还不能反映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还不能适应全球化过程中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所培养出的大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市场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首先,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专业课得到同等对待。加大英语师资的投入是改善英语教学的基础,这也要求英语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英语教师不仅应具有语言方面的优势,还应熟悉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业务,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

针对英语教学效果的缺陷,教育方式上应营造多元化的语言使用环境,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力度,锻炼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课外教学形式练习应用技能。在授课方式上,应尊重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重视学习者内在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主动性和成就感。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原来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英语基本功的训练,而现代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素质发展统一起来,以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把英语教学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从而加大对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与毕业后可能从事的专业相结合,因需设计课程,加大专业英语内容,让学生根据专业和兴趣选择实用的学习方向。

近年来,企业对复合型成熟人才的需求剧增,毕业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成了企业录用人才的考点。大学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整个教育体系的通力协作和大学生个人的努力。高等学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因需施教,培养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