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古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古文教学难点重重,诸如学生轻视不愿学之难,古文语法规范跟现代语法规范差别大,学生难于掌握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一点点心得,总结如下,愿与同行共同探讨,继续进步。
【关键词】古文教学;文言文;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解决轻视文言文之心结
(一)让学生明白,古文,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那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入木三分的思想,足以垂范后世,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宝藏。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缺少民族文化滋养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所以,学好古文,有利于了解和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学好古文,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民族气节、爱国情愫,这些丰富的精神素养即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古文中无处不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文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展示,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得以修身养性、完美人格、立人处世的根据;学好古文,还有利于我们写好作文。
(二)教学中,用具体可感的古诗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积累名言警句,这些警句或培德或励志或惜时,用在作文中也有力度。学生有兴趣学。诸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等;(2)积累描景和抒情的优美句子,增益学生的美学情趣,又对作文语句的锤炼大有帮助。这类句子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找来之后,让学生分类整理,记忆。他们同学之间闲谈,时不时的用上一句两句,并以此为乐。(3)给学生找些短洁、有趣、有教育意义,可以当作为素材的古文小故事,让学生抄在素材本上,翻译句子,弄懂故事的原委和情感指向,熟读熟记,可以备作文的不时之需。比如《岐黄羊去私》:①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②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
在这个故事中,我重点讲了①“其谁可而为之”—— 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可,合适;其,语气词,无义;“而”,相当于“以”可以翻译为“来”。 ②固定词组,“居有间”——过了一段时间。此外,诸如孔子与弟子谈利益与道德、晏子的爱国与智慧、日攘一鸡的警戒、吕蒙的士别三日,更将刮目相看等等例子都为学生所喜爱,一学年下来,这样的短文言文,学生积累了近四十篇,文言语感普遍得以提升。
二、解决古文难学之症候
学生普遍反映文言文难学或是学不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它和我们现代汉语相比,不论是语法、修辞还是字的意思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二是我们在平时使用文言文的机会不多,练习的也不多,加上平时重视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针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效果还是可以的。
(一)给学生提前预习的时间,并且明确预习的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任务不给太多太重,由浅入深。
(二)课堂上解读课文时,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有重要文言现象的句子,字字落实重点翻译。在翻译之中积累文言知识。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比如:一个“过”字,不同的语言环境,意义各异。《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是名词“过错、过失”;而《左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过”是动词“犯过错”;《阿房宫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过”是 “走过、经过”之意;《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是“责备”;《信陵君窃符救赵》“愿枉车骑过之”“过”则是“拜访、探望”之意。《小石潭记》中“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过”却是副词“过分、过于”了。
(三)学会归纳总结。每学到一种新的文言现象,或者某个词出现了新的意思、新的用法,都要记下来,跟以前学过的知识连串起来。就仍拿“过”字来说吧,同学们积累的例子,抄在《抄评》本上,足足一大张呢。
(四)文言句式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先把文言句式的种类告诉给学生,让他们对文言句式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把常见的句式(如省略句、判断句和介词结构后置)画在书上,把不常见到的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抄录集结在一起。文言句式能把握住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翻译是大有裨益的。
(五)提倡诵读。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六)在学生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文言文语法、修辞、字的意思)后,在平时的习作中,适当的使用一些文言,加强练习和使用,以练代学,以用代学,效果也不错。只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能熟练分辨词的古今异义、词的活用类型和固定词语的词义,多多积累实词、虚词的用法,多读一些优秀的古文,增加语感,望言而知意。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古文阅读能力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