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尺度”, 成功作文第一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尺度”, 成功作文第一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应试技巧,我们特邀请了南京市参加过中考命题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学名师,特别策划了本次中考作文考前专题辅导。旨在从考场作文几个“度”出发,即尺度(审题)、高度(立意)、深度(选材)、角度(视点)、温度(感染力)、亮度(语言)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而快速地掌握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在中考中脱颖而出,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期主要刊登尺度与高度两个方面。

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尺度”意识,即要规范,要切题。规范,主要是指作文文体分明,记叙文像记叙文,议论文像议论文,学生不难理解,本文不多赘述。要切题,必须会审题;审准题,才能切题。

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对作文题目、材料和要求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挖掘其中的隐性信息,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圈定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明确文章的体裁。近几年来,中考作文主要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居多。本文主要谈积累命题作文的审题,其他类型暂不涉及。

一、词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近年来,词语类命题作文不少,如“盼望”(2012年四川遂宁)、“阶梯”(2012年四川攀枝花)、微笑(2012年四川益阳)、告别(2012年甘肃天水)等,一般以名词、动词居多。下面以“意外”这个作文题为例来说说词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理解含义

词语的含义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审题时要注意辨别。如“意外”这个词的本义是“意料之外”或者“意料外的不幸事情”。但在这篇作文中,主要是指意料之外或意料之外的事情,不一定是不幸的事情,因为学生生活中不会有那么多不幸的事情,而且命题老师的意图应该是让学生能写出事情的波澜。

2.丰富内涵

词语类命题的内涵比较窄,外延比较宽。这就需要我们丰富内涵,缩小外延,即大题小做,这样才能便于写作。如何做呢?可以用填空法,即通过提问的方式在这个词语前面或后面填空。如“意外”这个题目可以填空变成:(我的)意外、(他的一次小小的)意外、意外(的收获)、意外(的遭遇)……

3.深入思考

要想审好题,还要认真思考命题的立意指向。这需要我们深入体会生活,扩大关注领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自然、自我、社会三个方面表达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如“意外”这个作文,一个同学确定的主题是:“世上本无意外,所有的意外都有其必然性。”还有一个同学的主题是:“意外是强者的磨刀石,是弱者的遮羞布。”他们的立意都比较深刻。

【佳作欣赏】

意 外

糖炒栗子是我们家最爱的食物之一,因为不常买,所以每次买来的时候,就会被我们一家三口一抢而空。

昨天晚上,妈妈回家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包糖炒栗子,我兴奋地从妈妈手中夺过栗子,刚准备开始剥时,妈妈制止了我:“喂喂,先去吃饭。”我无奈,只好放下栗子,去厨房盛饭。吃过饭后,我又开始将我的手伸进了装满栗子的纸袋里,谁知妈妈又大叫道:“喂喂,你不是刚吃过饭嘛!复习去,明天就要考试了,还想着吃吃吃,我看你明天怎么去考试!”“不过吃个栗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有些委屈地反驳道。“你知不知道。剥栗子会花时间的,你知不知道……”我懒得再听她的唠叨,“嘭”的一声将房门关上,嘟着嘴巴开始复习。

可是我看着看着,就开始不专心起来了,隔着房门,我听见了客厅里传来清晰的“咔嚓”、“咔嚓”的声音。不用想都知道,那是妈妈在吃栗子。我听着听着,不禁在心里埋怨:凭什么不让我吃栗子啊,吃栗子能占多长时间啊,真是的。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纸袋被揉成团的声音。哈?妈妈居然把我盼望已久的栗子给吃完了,她不会留一个给我呀,我越想越觉得心里堵得慌。

正在这时,妈妈推着房门走了进来,我低着头假装看书,不愿理她。“喏,吃栗子吧。”妈妈轻轻地说,我诧异地抬起头,惊讶地发现满满一碟子剥好的栗子摆在了我的面前,一个个在白炽灯的照映下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妈,你怎么……”“别管那么多了,加油复习,明天要好好考啊!”没等我说话,她就走了出去。我的眼眶湿润了,不禁在心里责怪自己:刚刚怎么可以那样错怪妈妈。伸手抓了一颗栗子放进嘴里,甜丝丝的,我知道那是母爱的味道。

眼前的这一颗颗黄灿灿的栗子是妈妈带给我的意外。

【点评】本文写了一个有关栗子的故事,一个爱的意外,真切感人。文似看山不喜平,小作者善于在行文中巧设波澜,运用误会法欲扬先抑。文章先写顺势的直线发展,似乎要按照这一直线发展到关键之处,突然来个大转折,掀起高潮,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终篇。

二、短语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短语类命题作文主要类型有偏正短语,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就这样慢慢长大”“其实很简单”等;有动宾短语,如“收获快乐”“谢谢你”等;有主谓短语,如“今天真好”“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和别人不一样”等;有并列短语,如“忧与爱”“人与路”等;有介宾短语,如“在我们这个年龄”“在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里”等。这类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呢?我们以“咱家那些事”为例试作分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

这类命题的审题,首先要正确全面地理解题目中每一个词语的含义。理解词义的方法主要有查词典法、比较法、解说法等。查词典法,就是看看词典上的词义解释,再根据命题旨意选择。如“咱家那些事”中的“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六个意项,但在这个作文中应该选第一个意项“事情”。比较法,就是将某个词与另外一个词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它的含义。如将“咱家那些事”中的“咱家”与“我家”比较,发现“咱家”中隐含着自豪感,应该写那些快乐的、温馨的一类事情。解说法,即从某个角度对某个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如“咱家那些事”这个题目中的“事”不是“人”,本文应该以写事为主而不是以写人为主;“那些”不是“那件”,是几件事,不是一件事。

2.分析词语间的关系

在理解每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再分析几个词语间的关系,便于写作时确定写作重点,思考写作方向。如“咱家那些事”这个短语的中心语是“事”,因此这篇文章应该以写事为主,不能以写人为主;“那些”是定语,从数量上限制“事”,指几件事,“那”表远指,与“这”不同,表示是过去的事;“咱家”也是定语,从范围上限制“事”,表明不是别人家的事。通过分析词语间的关系,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过去发生在我家的那几件事情。

3.深入思考

在分析词语含义和词语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整体思考文章的立意和情感倾向,这样才能让文章更加深刻,更有意义。如“咱家那些事”这个题目,要整体思考作文的情感倾向,仔细揣摩“咱”这个词,我们发现,文章应该写“过去发生在我家的那些让我感受到温馨、亲切或自豪的几件事情”,这样写的文章才是最符合命题的意图的。

【病例作文】

咱家那些事

咱家是一个和睦的三口之家,要说咱家最有特点的人一定是我老爸。

我老爸有个让我和妈妈都极为厌恶的坏毛病就是爱抽烟,上班没人管他自然是在单位抽得如鱼得水,经常是满身烟味地进家门,令我和妈妈十分反感。在家时即便面对着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老爸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躲在角落里,或者趁着我写作业和妈妈烧饭的空闲时间吞云吐雾,过把小瘾,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果然不多久,在我和妈妈的严重抗议下,爸爸终于表示要戒烟了。这次爸爸在晚饭前十分诚恳地交出了他的“藏品”,大盒小包,红的金的,还真是丰富,看得我叹为观止,妈妈则是眉头深锁。

如此诚实主动,看来这次老爸戒烟是下了决心的。没过几天,我在监督中发现老爸好像瘦了点,眼圈不知怎地也发黑,看来挺痛苦的样子。吃饭时妈妈抱怨说老爸烟瘾一犯晚上就睡不好,不停地翻来覆去,动静太大常常让她也时时被惊醒。这空气是清新了,可是睡眠不好也不行啊!于是妈妈决定去给爸爸买糖吃,这就是戒烟糖。你还别说,这糖的效果还真不错,很快老爸又精神抖擞起来,看来老爸戒烟成功了。常听人说戒烟是件挺难的事, 看老爸如此有毅力,我不禁对老爸肃然起敬了。可是我们似乎高兴得太早了。过了不久妈妈总能在爸爸的衣服上闻到股烟味,老爸说那是同事抽的味道,在一起沾染到的,妈妈觉得也有道理,主要是相信老爸,就没深究。

可是一天妈妈洗衣服时在老爸的外套夹层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而且口袋还破了一个洞,一看就是被烟烫破的。妈妈终于发火了,老爸给抓了个现行,自然不敢反驳,妈妈说:“你看看你一点毅力都没有,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和你一样自制力差,你们父子俩真是一个样!”老爸的脸突然红了。

后来老爸真的再也没有抽过烟,悄无声息地把烟戒了,我知道是妈妈提到了我触动了他。我有一个好老爸。这样的事成为我们家值得珍藏的记忆。

【点评】此文故事生动,语言活泼,结构明晰,乍看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但如果从审题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写的是“咱爸戒烟那件事”,没有扣住题目中“那些”这个词,因此不切题。

三、材料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以上两类命题都是“裸命题”,除了题目、要求外没有别的内容。命题作文中还有一种“材料类命题作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提示语”+“命题”,如南京市2012年中考作文题: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书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以上为“提示语”)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以上为“命题”)

另一种是“材料”+“命题”,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史铁生《病隙碎笔》)(以上为“材料”)史铁生的这段话会引发我们很多想象和思考,请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以上为“命题”)

下面,就以这两个作文题为例谈谈材料类命题作文的审题。

1.提示语+命题

提示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种提示,可以帮助你理解与拓展,提示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范围和素材选择等;它也是一种限制,往往会限制文章的选材、立意等,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让你的写作有一定的方向。所以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仔细揣摩。

我们看“带一本书去旅行”这个命题的提示语,作为一种提示,它提示我们,暑假了可以去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怎样的呢?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揣摩一下命题者的意图,就是倡导学生过一种别样的暑期生活,那就是与书香为伴,带着书旅行。

而作为一种限制,它就限制了文章的选材,文中的“书”和“旅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书,这从提示语中的“放下课本”“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文字中可以看出。从提示语中的“暑假,我们可以……”也可以看出这是倡导,可以是畅想将来,也可以是回忆过去。它是一种愿景,文章应该让别人知道旅行与书为伴有何益处。

2.材料+命题

这里的“材料”包括故事、寓言、某种社会现象、警句格言等。“材料+命题”这类作文,审题的第一步是读懂材料,然后再理解文题(文题的审读同纯命题作文,无论是词还是短语,所以不作赘述)。如何才能读懂材料呢?这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根据材料的内容,判断材料的指向,揣摩命题者的意图,确定写作中心(主旨)。如上面这个材料,它的关键句是“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和“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它们的中心意思是“要懂得满足”,文章围绕“要懂得满足”来写就可以了。

【佳作欣赏】

满 足

小时候放学总会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站在学校正对面的大树下等我放学,接我回家。而现在,我渐渐大了,一辆辆拥挤且充斥着汗臭味的公车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了那个老人。回想那些年,我很满足。

放学抬头看了眼挂在教室后面的钟,时针竟悄悄跑过了“6”。我赶紧收拾了书包,一肩背起包带,便匆匆跑出教室。校门口,有不少家长在等孩子。我悄悄环视一圈,却又连忙收回了目光,在心中暗问自己:你还在等些什么呢?外婆不会来了,她在家做饭等我回去呢。微微扬起唇角,无奈摇摇头,谁知背后却留下了一缕甜蜜又满足的风絮。天已经黑了,小巷口的几家小摊前围满了刚出校门的学生。这个点,都饿了吧。我多瞥了几眼那些吃着的和正买着的学生,却不禁多了一丝优越感。外婆烧好了饭,在等我呢。

公交车在下班、放学的高峰期永远都是那么挤。我站在车上,即使并不热的天气,衣服却完全汗湿。车里氤氲着难闻的气味,也嘈杂得可怕。三五成群的学生议论着八卦,上班族对着手机说话。我低下头:那些年,我的生活并不像这样。外婆每每准时出现在“老地方”,每每用手将我凌乱的头发温柔地顺到耳后……那时,我还没有她高,我总喜欢挽着她的臂弯,不急不忙地走回家。而这些,现在都只成为美好的回忆,我偶尔将它小心地忆起,很满足。

车停了,我下车,熟悉地穿进一条小巷走进外婆家的楼道,一阵古檀木和着清淡的饭菜香卷进我的鼻腔。吃着多年口味不变的饭菜,我依然满足。

这几年,学校门口不再有外婆了。但一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仿佛世界被阳光笼罩,满足矣。

【点评】生命,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满足。拥有并懂得满足,这样,在悲与喜、得与失之间,就有了一条宽敞的路。常怀满足之心,生活才会是坦途。小作者正是通过放学这件小事,体现出往昔生活的珍贵,以及心中的满足之感,紧扣题旨。文中语言质朴、简练,从生活的小事中获得感悟,刻画出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情感,表现出自己拥有幸福生活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