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峡旅游:分食与较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峡旅游:分食与较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场围绕三峡大坝延伸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争夺战正在激烈上演。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地方政府、民营资本等多个利益主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明争暗斗,由此引发的争吵、对峙事件此起彼伏。而争斗的核心就是三峡大坝资源的利益分配之争。]

蛋糕有多大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悄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一”前,来自中国三峡总公司的统计表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的90%;今年,土建工程将全面完工。预计,三峡工程可提前1年完工。

与此同时,三峡总公司的战略重点也已开始转型:由工程建设转入到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

2003年以来,三峡坝区旅游游客接待人数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逐渐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核心景区。有三组不同的数据可以看出三峡大坝区域旅游市场的前景。

第一组数据是,早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初,三峡总公司就委托清华大学对三峡坝区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估算出三峡大坝的旅游收入潜力最终每年可以接近60亿元。第二组数据是,另据行业测算,三峡大坝旅游区每直接收入1元,民航、铁路、公路可增加收入20元,相关行业消费至少可达4.3元。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第三产业相应增加10.7元。三峡坝区每年过百万的游客为宜昌市贡献约11%的GDP。为此,宜昌市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到2010年宜昌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第三组数据则是,宜昌市一学术机构研究预测,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初期,每年去三峡的游客将达到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有望达到200亿,人均在三峡的消费超过1500元。

面对巨大商机,拥有先天优势的三峡总公司自然不愿放弃。早在2000年前后,三峡总公司高层便向外界宣布,三峡工程不仅仅是水利工程,还将建成世界级的旅游主题公园。2003年三峡大坝的参观门票从32元涨到68元,2006年再次涨至105元。而这年前往参观三峡大坝的游客人数达到130万人次,仅此门票收入就超过1亿元。

虎口夺食

由于三峡大坝地处低凹,大坝两边均可以远观大坝,一些企业和民间资本也纷纷投资观坝景点,分享大坝的利益。

位于长江南岸秭归县境内的招商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位于三峡大坝下游1公里,区内建成了以三峡坝区最高峰黄牛岩为代表的三峡极顶和九龙湾观坝两个风景区,总投资1亿多元,其中九龙湾观看三峡大坝视线清晰、视角全面,能将高峡、平湖、大坝一览无余,被游人称之为坝区的“天上人间”。据投资方宜昌环坝旅游集团负责人称,连同道路在一起,九龙湾景区的投资超过4000万元。同样处于三峡大坝南岸的中堡岛村,是坝区移民第一村。2006年3月8日,中堡岛村谭谊等16名村民自筹资金380万元,租赁中堡村30亩荒地进行旅游开发,建成了中堡岛生态文化广场等一系列景观项目。沿文化广场台阶而上,即可近距离观望整个三峡大坝,据称门票60元。在三峡大坝北岸船闸外侧约300米处,由夷陵区太平溪镇招商引资建设的三峡风情园在2003年8月建成,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包括长江水族世界、三国文化表演场和百鸟园,在这里,也可以观看三峡大坝,门票也是60元。

对于志在将旅游业做大做强的三峡总公司来说,三峡风情园、九龙湾风景园、中堡岛文化广场分享三峡大坝收益的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

事实上,目前这些投资商已经尝到了冒险的代价。围绕三峡大坝周边而建的这些观景点,中堡岛文化广场离大坝最近,也是“威胁”大坝经营利益的关键点。2006年“五一”黄金周前夕,该文化广场因没有景点规划和用地手续被宜昌市有关部门紧急叫停,此后,三峡总公司以43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中堡岛项目。

三峡风情园和九龙湾景区面临的困境是必须获得三峡专用公路的通行证才可以前往。为保证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专用公路从1997年7月1日起开始封闭运行。宜昌市夷陵区政府办公室一名官员称,从目前获得的情况看,三峡总公司将在2008年三峡工程建设全部完工后把三峡专用公路移交地方使用,但在这之前都将封闭运行,对所有进入坝、库区的各类旅游车辆按照每人105元的标准收取门票后由三峡总公司发给通行证,获得通行证的旅行社还必须经过许可后方可前往三峡风情园或者九龙湾风景区。

2006年11月25日前后,该景区部分员工背着稻草住到三峡总公司办公所在地宜昌市东山酒店一楼进行了5天静坐。之后,宜昌市旅游局组织夷陵区委、区政府、区旅游局、三峡总公司等单位就三峡风情园的问题进行了磋商。

利益与体制之变

三峡大坝延伸的旅游业将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地方民众带进了利益“分食”的漩涡争夺之中。

在这场利益分配中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宜昌市一旅业集团的负责人说,以大坝旅游资源为例,必须整合资源。在三峡大坝旅游资源中,三峡总公司拥有先天的垄断性资源和条件,而三峡总公司的对面则是宜昌地方的一些小旅行社和一些单独的景点景区,力量比较分散而且不团结,三峡总公司很容易对这些单兵作战的个体分而治之,在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坝区旅游发展规划出来之前,整合是唯一的一条路。

夷陵区一名官员称:“相对于付出,我们获得的回报甚少,每年能分得三峡电站的税收几百万,而两岸用于三峡工程还建土地的复垦费用就高达2亿元。在三峡工程的主业上我们不期望分配多少,但是,三峡工程的辅业是不是应该更多考虑地方,让地方政府和民众以及企业分享建设的成果,我想这是应该的。”

这种想法要得到实现,并非宜昌、或者湖北省单方面即可实现,最终还需三峡总公司、国务院三峡办、国务院三建委或者直到总理才能拍板。为此,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宜昌一些官员和学者开始提出,在整合资源、确定利益格局分配的同时,要推进和理顺坝区的体制改革。

目前三峡大坝区域的管理,主要是由三峡总公司的坝管部、宜昌市坝区工作委员会、夷陵区三峡办、秭归县三峡办以及交通部三峡通航局等组成。

库区周边“产业空虚化”

初到三峡库区新建县市的人,往往都会为眼前的景象所兴奋:整洁而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簇新楼房,轰鸣作响的公路、码头工地现场……

但据了解情况的有关人士告知,实际上,库区许多新建起来的县城人气并不旺,大多数商业店铺生意萧条。

统计表明,2004年,三峡库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6%。

这正是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空虚化的反映。

所谓产业空虚化就是库区企业在搬迁后,要重新恢复原有产业要有一个过程,而且产业的恢复、发展与移民搬迁无法同步,这就形成了产业空虚化的问题。

目前,产业空虚化已经产生了较大负面效应:工业占比大幅下降,农村经济停滞不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就业矛盾加剧,相当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困程度加深。据重庆市有关部门统计,万州区40万人,在企业重组和关停破产中的下岗失业人员达6万多人,纳入低保的约有10万人。

来自人行宜昌市中心支行的专项调查显示,有5个原因导致了三峡库区经济的产业空虚化。

政策限制和束缚。1992年前40年间,中央从严限制对三峡库区的投入,对红线以内地区一律不得进行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库区新上项目,不仅要符合政策,还要符合环保要求。

移民搬迁工作的基本结束导致库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下降。三峡库区经济是典型的由移民投资拉动的“输血型”经济。但据统计,二期移民结束后,每年的移民投资占库区投资的比例已下降了80%左右。

对移民和企业的搬迁损失,国家实行的是有限的补偿政策。再加上没有考虑到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计算,导致移民费用概算严重不足,移民迁建资金缺口很大。

淹没区里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关停并转,对原本就很脆弱的工业基础产生较大影响。

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招商引资和农业的发展。

虽然企业迁建给库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地方经济较快的发展,但产业空虚化问题仍不可避免地对正在改革中的地方金融机构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让库区经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这无疑是库区金融机构在“十一五”时期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