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农业” 让农业产业化有序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农业” 让农业产业化有序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吉林省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农企业,“上禾人”正以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战略布局,为推进区域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吉林省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德惠市拥有投资6千余万元、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依托松花江流域绵延130公里水稻集中连片种植区的优势自然资源,公司成功开发了自主品牌――“圣水禾”草炭大米。“圣水禾”草炭大米具有安全、营养、卫生、口感好、食味值高、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被中央电视台誉为“米中贵族”;2006年,“圣水禾”牌大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A级产品,被评定为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指定产品;2007年经严格评审成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领导小组向北京奥组委会推荐产品、吉林省“鼎吉”商标使用成员、第二届全国粳稻产业大会优质品牌粳米。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方针。经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充分论证,制订了梯次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即:起步阶段达到10万吨生产规模和1万公顷种植面积;3年内达到30万吨生产规模和3万公顷种植面积;6年达到60万吨生产规模和5万5千公顷种植面积。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引导、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公司在近3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成绩。公司在松花江畔建立了优质水稻种植基地1.2万公顷,并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带领农户科学种田,仅此一项就带动周边乡镇2万农户新增收入超过4千万元。目前公司拥有两条国际一流的稻谷加工全自动控制生产线,年产绿色、草炭、有机大米7.5万吨,并全面导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保体系、HACCP国际食品卫生与安全关键点控制体系,在生产管理上做到与国际接轨。

吉林省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助农帮农为己任,结合吉林省农业产业的现状实践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发展过程中,公司深感只有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并将企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企业才能成为拥有持续发展动力的现代农业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稻谷加工产业发展

德惠市拥有一流的土地资源,但长期以来因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造成水稻生产发展徘徊不前,有一些突出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导致品种繁杂;缺乏科技支持和集约投入,造成品质退化,使产业的深度和长度都明显不足,仅停留在初级加工水平。由于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商品优势,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乏力,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吉林省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德惠后,看准并抓住这个机遇,紧紧围绕水稻这个优势项目,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明确了市场定位与导向,加大了资金与科技投入,加快培育优质水稻加工业的发展。

1、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

公司首先集中了200公顷土地,建立了全省首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基地,同时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的瑞士布勒和日本佐竹全自动控制稻谷加工生产线各一条,建立现代化加工基地,改变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加工方式。

2、资源配置的市场导向

公司在国内外购置了全套的水稻品质分析仪器,主要从外观、气味、食味值入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水稻品种类型,使选用品种有了明确方向,资源配置具有了市场导向。

3、全过程提高种植环节的科技含量

首先,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按照市场导向种植优质水稻品种,同时为科研单位提供试验平台,共同研制新品种。公司所选用的品种都是深受市场欢迎的水稻品种,且经过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认定;其次,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大面积测土施肥分析,根据科学分析结果确定化肥使用量,解决以往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的问题;再次,根据所推广品种,采用水稻叶龄诊断管理模式,由公司内部农艺师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共同制定田间管理规范,并进行推广培训和监督实施,实现种植科学化和规范化;

4、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基地

依托两条国际领先生产线形成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基地,使整个加工环节实现自动化。年产10万吨。一方面可消化当前生产基地的全部原料,形成规模经济,另外也为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预留了发展空间。

5、产业经营一体化

公司在运营中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紧密衔接起来,使产加销、农工贸环环相扣。公司采取了利益向农民倾斜的政策,使农民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获得利益。

6、以科技为支撑,延长产业链条

在引入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公司率先提出“水稻全籽粒综合利用开发”概念,使水稻植株“从头到角”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以米糠开发米糠油,以稻壳开发融雪剂、生物质能燃料稻壳棒,使用秸秆进行生物质能发电等,使产业链条得到最大限度延伸。

通过以工业化思维谋化发展现代农业,吉林省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促进了德惠地区稻谷加工产业升级,实现了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化,推动了区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跨越。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公司总结了以往订单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为单纯的农业订单不足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和维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把农业订单作为利益的关键体现点融入到产业化环节中,之前有引导,之后有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推行订单农业的根本目的。经过不断摸索和完善,公司确立了“公司+科研+基地+农户+金融、保险+市场”产业化经营模式。

种植主体方面――以村委会、农民合作组织及种粮大户牵头,连片租用各家农户的土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实现产业化经营。对出租土地的农户,除以土地租金的形式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外,还可以在农忙季节雇用其到田间耕作,另外产业链延伸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使其身份向农业工人转化,逐渐形成一支专业的农业产业工人队伍。

科研方面――公司与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大、中科院东北土地与生态治理研究所等科研教学单位组成联合体,由科研单位负责土壤改良、提供种子、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保险方面――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进行预防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工作,进一步使农户的利益得到保证。

市场导向――市场是产业化建设的终端环节,但公司同时把其视为产业链的起点,通过市场来调整产业化结构,另一方面,公司在遵循市场导向的同时又兼顾社会责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提高。

2006年,公司按照高于市场价格0.04元/公斤出台了优质水稻收购价格,并与农户签订了农业订单。在生产前夕,部分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公司为农户进行了贷款担保,并为农户进行贷款贴息,使农业订单顺利执行。2006年~2007年,公司收购订单优质水稻6万吨,为农民贷款贴息170万元。另外,公司为低产田的订单农户无偿进行了自然灾害保险,按180元/公顷计算,公司共计投入近180多万元,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产业化经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产业化经营夯实了基础。2006年,1万公顷的水稻订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经粗略计算:

1、水稻增产1500公斤/公顷以上,水稻价格以2元/公斤计算,农民增收3000元/公顷以上,1万公顷水田总体增收3000万元以上。

2、公司加价0.04元/公斤回收水稻,算上保险、贴息等优惠政策,每公斤加价在0.13元以上,上禾公司回收水稻7500公斤/公顷以上,则农民增收975元/公顷,1万公顷水田总体增收980万元以上。

3、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值

1万公顷×5%×1万公斤/公顷×2元/公顷=1000万元

4、解放劳动力增加收益

1万公顷×1人/公顷×5000元/人=5000万元

产业化经营合计产生经济效益达1亿元以上,约1万户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对产业化政策空前拥护并积极响应。

2007年初,在上年产业化经营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公司出资150万元无偿为农户提供了超级稻种,实施近2万公顷订单农业,并与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有效合作,形成了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被农业部确定为优质水稻推广示范中心,从而加大了实施订单农业的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和加快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优质品种,打造示范基地

为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标准化,大力推广吉林省农科院选育的超级稻品种吉粳88,公司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于2005年开始实施面积达4000公顷的优质水稻生产核心区建设项目,并在财政支农整合资金的注入下,该项目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朝阳乡共同建设了吉林省首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示范区共有土地200公顷,完成了平整土地、完善水利电力设施、改造灌溉系统,购置了全套农机设备,建设了30栋采用自动微喷设备、自动温控设备的标准化育苗大棚,组织农民统一浸种、育苗,统一管理,统一作业,以集约投入的方式进行超级稻的示范种植生产,当年示范区平均产量接近1.1万公斤公顷,与传统种植方式及普通稻种相比产量提高约30%。示范区所产水稻公司均高价回收。公司通过不断促进优质水稻的推广和严格的科技培训下实现了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身份置换,一方面生产区可直接为新型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使部分出租土地和剩余劳动力投身二、三产业,在保证原有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增收,2006年生产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400个,实现农民直接增收约5百万元。2007年初,示范区被授予“农业部超级稻推广示范基地”称号。

目前,公司已开始在松花江镇打造又一个面积达200公顷的绿色、有机水稻生产核心示范区。

一、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建设

公司与吉林省农科院共同构建了优质水稻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种植基地和订单农业大力进行超级稻的推广。2006年,超过1万公顷土地种植了超级稻品种,直接促进农民增收,也形成了整体改善区域种植结构的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公司在种植基地中划拨出1公顷土地,作为新品种的研制试验田。

公司于2008年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水稻生产叶龄诊断模式推广:①建立年分析5000份样品规模的技术实验室及分析中心;②按推广面积4000公顷形成流动检测及采样中心2个;(二)农业信息化:①利用公司从德惠市申请的网络专线建立50台电脑规模的信息室,为项目涉及的农村生产合作组织提供免费培训信息员并提供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②建立村级信息网络:2008年底前,公司覆盖的各村建立信息网络及交互式综合应用信息系统。(三)结合网络技术,建立20公顷的固定水稻叶龄监测系统。这将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村信息建设提供良好示范,并能为改善区域水土环境、农村生活环境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公司还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向国家申报成立了东北稻谷全籽粒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研发专业分中心,旨在解决如下问题:1、低损耗精米加工技术的研究;2、营养强化米加工技术的研究;3、仿生方便营养米加工技术的研究;4、米粉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包括:①米蛋白提取技术研发;②活性肽制取技术研发;③米淀粉糖加工技术研发;5、米糠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包括:①功能性油脂提取;②米糠膳食纤维制备。该中心成立的目的在于对国内外稻米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稻米精深加工技术,同时充分考虑稻米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从根本上实现稻米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为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大力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公司大力推行科技进村入户,并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宣传引导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培训。在工作中,公司采取了灵活的形式:选择种粮大户和乡村农业技术员定期到公司进行培训;定期派出科技人员到各村镇讲公开课;随时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问题并做专题培训。2006年~2007年公司直接培训农民达7000人次,并为近50个村培养了农业技术员,大范围地提高了农民素质。

三、稳步、适度扩大企业规模,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公司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30万吨绿色、有机稻谷精深加工项目》正在筹备启动中,该项目涵盖了精深加工、生物质能燃料稻壳棒加工、生物有机肥生产、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等内容。

根据公司的营销渠道和品牌建设情况,从10万吨规模跨越到30万吨规模是合理和适度的,这也将消化周边45000公顷的粮食生产,并产生高附加值。

该项目建设将体现公司提出的“水稻全籽粒综合开发利用封闭环”的概念,将是对循环经济的很好诠释。项目实施后,预计产值超过10亿元,实现地方税收2000多万元,将直接为当地农民增加就业岗位约700个,直接、间接带动4万多农户增收。

四、积极参与农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突出党的先锋作用

由于项目建设和产业化经营良好运行,农民实现增收后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公司正与松花江镇孙坨子村筹划建立松花江绿色有机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户将以土地作为股份,企业将以资金、种子、农机设备形式进行参股,创建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通过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产生更大范围的辐射,一方面,公司通过种植基地的优质品种推广形成示范作用,引导周边农户,使农户自觉地与公司签订优质水稻农业订单,在更大范围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自身建设辐射到区域产业,实现以点带线,并由此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以线带面。

推进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品牌与地域品牌互动发展

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化经营,地方自然资源的潜力得以逐步优化和整合,继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锤炼与壮大,公司牢固树立了企业品牌与地域品牌共同发展的理念,并在品牌建设时大打地域牌,这对提升德惠大米和吉林大米在全国范围的优质产品认可度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吉林省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现代农业”的尝试与推进,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市场化攀升与整体社会文化重塑的过程,农业产业逐步走向规范的市场化道路和“从秩序到优化”的行业自律升华。上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现代农业的新思维,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升级,使企业成为现代农业和高度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将实现产业带农,为农民就业提供渠道和载体,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动力;为壮大区域经济提供财力保证,并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体现龙头企业的支撑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