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翰瑩分享中華文化最美的基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翰瑩分享中華文化最美的基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華夏文明已經走過了悠悠五千載,當古老的歷史早已湮沒於斷垣殘壁黃沙泥土中,如今的我們是否唯有從那歷久彌堅的文物遺存中,才能找些許漸行漸遠的時代餘韻?

不論是水墨畫如「清明上河圖,還是名家書法如「蘭亭序,亦或是大唐的風華、宋朝的高雅、清朝的精緻……每一位華夏兒女手中都握著一把文化大門的鑰匙,於是,人與人之間不必太多的交流,便能靈犀相通、習慣相同。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二字,好像高不可攀,然實則却不可限量。一間台灣民間企業,自1988年成立以來,做文化傳播事業風生水起、投資台北故宮(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數字典藏一鳴驚人、在大陸投入文化商品做得有聲有色——得意典藏(以下簡稱「得意),這間用獨特的生物學概念開啟文化密碼的企業,把每一件美好的文物都看成是一個文化基因,並利用各種創新手段激發顧客和那些文化基因産生鏈接。

分享中華文化美的基因,僅此而已。得意典藏董事長李翰瑩說。

分享

故宮數位典藏

傳播中華文化

朱墻黃瓦、雕欄玉砌、皇室珍品、文化瑰寶……置身于歷史遺迹中細細瀏覽,一件件文物珍品歷歷在目,你是否在爲歷史的厚重與奪目欣喜感染的同時也喟嘆文物之浩翰繁多,遺憾不能細細品味?

故宮的完好保存使普世民衆皆可自由觀賞華夏文化之至寶、使世人重回歷史,而如今,輕點鼠標,故宮國寶、傳世奇作便一一展現在眼前;透過計算機,不用買票也可盡覽網絡虛擬故宮——站在網絡與科技平台上的得意典藏讓歷史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1992年,正在文化傳播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的李作群、李翰瑩夫婦立志要實現一個「理想,那就是「把中華文化瑰寶的精髓,透過科技平台,變成全人人可以分享的文化資產。得意開始以台北故宮爲起點,著手投資故宮文物的數位化工程建設。

「故宮博物院的秦孝儀院長交待我們,以『20年不再調件拍攝爲目標來定技術標準,保護文物不再多次移動。於是我們以此為標準動用了全世界最好的機器設備和台灣團隊來拍故宮的文物。談起二十年前的恢弘巨作,李翰瑩的驕傲之情絲毫不減。

單純的志向、專業的團隊,使得得意典藏早在上個世紀兩岸都還沒有所謂的「國家數字典藏計畫之時,就已經成爲世界先進的數字典藏先導者。滿懷一顆對傳統文化和文物的熱愛敬仰之心,以及對事業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對拍攝質量的高要求,得意將全部的資產都投入到故宮的數位典藏計畫。

也許有理想的事業從來都不缺乏支持者,也許是被李翰瑩的「固執與「理想打動,在1997年人稱台灣「數位元年來臨的時候,台灣非常有理想抱負的投資人注資得意典藏。1999年4月8號,得意跟台北故宮共同簽署合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數位典藏資料庫系統。「故宮願意和我們共享長達五十年的知識産權,讓我們沒有限制地展開研發之路,這就是我們的礦山。至此,得意踏出了它文化事業中永續經營的第一步。

發力

「兩大平台打造

創意禮品市場

如果文物被賦予人物的介入和歷史的演繹,你是否也會覺得它們不再冷冰冰?而當一件件按宮廷藏品原件打造的精美工藝品、複製畫,像坐了時光機一樣古韵古香地呈現在你面前,講述一段又一段燦爛的文明或驚心動魄的歷史,你又將是何等地驚訝?

「得意典藏就是這樣一個說故事的人。李翰瑩說。坐擁寶貴的故宮數位典藏,將虛擬的數位文化密碼,經由科技轉化到實體産品商用化,成爲了得意典藏「第二春。2007年,得意典藏應用累積數年的台北故宮典藏影像開拓文化禮贈品及紀念品市場,創建了「把故宮帶回家品牌。與此同時,得意默默地打造了兩大發力「平台。

「一個是台的設計師平台,另一個是中國的非遺專家平台。李翰瑩解釋道,「只有非遺專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始特色、重現國寶的材料及手藝;設計師們可以和得意典藏做很好的互動,在商品企劃的『主題下發揮優秀的再創新。

「翠玉白菜、「陽陵虎符、「清明上河圖,以及由乾隆皇帝上書房內一隻筆筒為靈感設計而來寓意吉祥的「萬年甲子得意年年系列餐具……得意典藏從未停止過在數位應用上的研究和創新。自1999年開始,有鑒于文化商品必須得到市場的支持,得意便開始與北京故宮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合作設計與銷售紀念品。然而久而久之,李翰瑩越來越發覺紀念品市場並不能把「文化的故事說全,「那是很讓人沮喪的。「于是我們著手籌辦了第一家旗艦店。位于北京前門大街以台灣會館爲中心的「台灣映像文化商務區,就是得意典藏搭建自己「說故事舞臺的第一站。

「這對得意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嘗試。李翰瑩說,「因爲我們最終要實踐創業的初衷,就與顧客在這裡,分享中華文化最美的基因!

堅守

做有理想的文化商人

有人說「創業容易守業難,而更多的人說「有理想容易,堅守理想難。在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的當下,中華文化的光芒正不斷地被西方文明弱化、掩蓋,那些飽受千年風霜、歷經文化洗禮、無數人流血犧牲換來的文物寶藏也似乎在低低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和無奈。如今的我們有幸生活在科技發達的數位時代,是不是應該做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我希望能够把這些從數字典藏爲基礎開發出來的文化商品留給我們的子孫。李翰瑩的表述簡潔有力,「因為我們有理想。我要非常快樂地把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資産做分享,而且要創造有價值的商品,銷到全世界去。

但李翰瑩深知「商品知識濃密度太高,外國人會覺得那不是屬于『我的東西。「怎麽樣讓他們覺得這是『我的東西?天天看都不會覺得煩?這就是文化『轉化特別重要的過程。李翰瑩說。而縱觀當今的大陸市場,中央政策對于文化産業超大力度的支持無疑將文化産業的發展帶上了一個高峰。「這是百年一遇的機會!李翰瑩說。

如今,從2000年在北京成立駐京辦事處到2005年正式成立公司,得意在大陸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李翰瑩夫婦自2007年親自坐鎮大陸公司後也再沒離開過。「好像把根扎在了這裡。李翰瑩笑道。

來到大陸以後,李翰瑩一方面四處走訪,了解官窑技術、珐琅彩、銅器翻模技術等製作工藝,另一方面潜心研究敦煌壁畫、三星堆文化、楚文化、雲南的滇文化……「台灣人民對于這些比較不熟悉。李翰瑩說道,「因此我下一步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架起一座橋。

「得意願意是一座橋,兩岸人民可以在這座橋上交流。李翰瑩說,「不論是兩岸交流還是國際交流,一定要交流才能産生火花,也一定要有普世價值才能進入商業市場。

「目前得意已經與大陸多家國家重點博物館簽約展開長期合作。李翰瑩對于得意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許,「文化創新的道路,沒有一條是簡單的,但是都很有趣味。得意典藏對于『永恒與美好的追求與堅持沒有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