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探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探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城镇起着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作用,是城市化能量辐射于农 村的中心环节。我国小城镇为数众多,能吸收农业剩余人口潜力巨大,目前来看,它本身也承担着近50%的城市人口。不管是从区划的角度还是从小城镇发展的实质内涵来分析,加快小城镇发展都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联系紧密,任何一方的发展变化对于另一方都会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该文将对小城镇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作一个基本的描述,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探讨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化进程

我国还有近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可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在现今条件下以哪里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等一系列问题是不得不探讨的问题。

1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描述

城市化是在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必然经历的过程,它也常表述为一种状态。城市化的过程特征表征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和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城市化还是一些落后城镇努力实现使其成为区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便利周全的基础设施服务、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密集的商贸活动的一种状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城市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先进性为凝聚核实现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在量和质的目标上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010年实现城市化率45%,2020年实现55%,到2050年实现70%的城市化率目标…… ;市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能保证城市各部门高效地运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效得以彰显。必要的是,以上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事实是人们对城市持有乐观的倾向性态度,即土地利用紧缺致使城市空间发展受到限制,城市资源超负荷运转致使各种城市病反复滋生,城市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多方压力下城市能否继续保证它的先进性以吸引足够多的人口,用经济学上的观点表述为城市生活的边际成本是否继续小于平均成本。

根据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强相关性关系的经验,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城市的先进性受到严重挑战的事实不容忽视。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经济衰退,社会治安恶化,失业,贫困等城市病贯穿于城市化的过程之中。 一个或多或少病态的城市除了接受治疗优化的责任外不应承担额外的职能。显然,拥有相对饱和的人口后,失去先进性的城市试图继续吸收人口以提高城市化量上的水平显得过于牵强。因此,增强城市的先进性以提高城市人口的容纳能力和加快发展小城镇成为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两条关键途径。要想仅以大中城市承担我国70%的城市化率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小城镇以其为数众多,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对于顺利实现我国城市化战略目标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城市产生之初,因为某一偶然因素,人们选择在A地进行交换、生产等活动而不是在B、C……地,加上政治因素和滚雪球式的发展规律使得A地于B、C……地的优越性越拉越大。但是,由于历史的若干变迁和环境资源的限制雪球不可能无条件滚动变大,除非它具备任何城市发展扩大的一系列必然条件。社会发展到现时,偶然性为某一地域提供了一个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平台,但要发展成为城市,必然性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中间层面,这同样具有必然性。据建设部统计资料,1999年我国建制镇19244个,集镇2.9万个,总计4.8万个小城镇 ,它们承担了全国城镇人口的近50%。小城镇作为其上一级城市发展的强力推动者,它们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并且在市民对精神物质要求的满足程度上,其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结合上述数据,两个结论显而易见,一是现有的城市化水平有近一半是基于小城镇的低质量城市化,二是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整体城市化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城镇重要性突显,近些年来,小城镇的发展遇上了难得的气候,国家的相关政策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小城镇发展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城市化战略理念也由加快发展大中城市转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抓住此契机,对新形势下小城镇以及小城镇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展开研究对于透析小城镇的发展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小城镇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紧密联系

通常意义上说,小城镇是集镇和建制镇的总和,而我国的城市定义中包含了建制镇,因此,即使从区划上分,小城镇中仍然有相当大比重属于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同城市化一样,剩余农业劳动力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他们是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定居于小城镇,过着城市化性质生活的新生力量或潜在力量。这些力量定居于小城镇的同时,也增大了在小城镇的消费和投资,使它的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土地升值、集约化和小城镇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这些产生的结果就是农业人口转移到小城镇成为非农业人口,过上了城市化性质的生活以及派生出的其它的城市化事件,而这一切也正是城市化的体现,因此,小城镇的发展无疑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城镇承担了近50%的城市人口,如果城市化剥离小城镇的发展,把城市化看成只是大中城市的事情,那我国的城市化成就将会显得微不足道。小城镇的发展即包含于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战略,在发展目标上又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它的发展已开始展露其天然优势。21世纪的中国小城镇将继续朝着兼具有城市优点和乡村优点的方向发展,既有利于人类工作、交往,又不脱离自然。 这种兼具有城乡双重特点的优势为小城镇的吸引力增添了砝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城市先进性与小城镇尚处落后状态的差距的作用,也为在城市辛苦拼搏但仍然难以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们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存在一种“拉力”与“推力”的关系。“拉力”是指城市能量的扩展对农村的要素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拉动城市的发展;“推力”是指农村的变革不断产生诸如剩余劳动力等要素,这些要素从农村游离出来,进入城市,构成推动城市化的能量。 而作为农村的“中心地”小城镇的发展与城市同样存在“推力”与“拉力”的关系。小城镇的发展更快更好地整合和优化农村资源,通过小城镇中间加工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城市化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城市化;城市能量的扩展一方面通过中转器对农村的要素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经济、技术和经验的支持,并通过“榜样”效应拉动小城镇的发展。

城市的“拉力”和小城镇的“推力”不可能对等,城市对于其区划内若干小城镇的“拉力”也不可能等量分配,但其间存在某种正相关的关系。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于西部,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而且这种差距有逐步加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决定了农村地区城镇化在发展速度、总体规模和建设水平等发面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这种正相关关系体现于发达城市往往其周边小城镇发展迅速,欠发达城市其小城镇发展也比较落后。“拉力”与“推力”这种共进退关系,决定了小城镇的“推力”小,城市的“拉力”也小,小城镇的“推力”大,城市的“拉力”也跟着大。即使同一城市其不同的几个小城镇,受资源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的小城镇,其间“拉力”与“推力”均小,因此其发展必定受到制约。

3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与城市化的“推力”与“拉力”关系表现得很明显,因此,持续加大小城镇发展的“推力”对于取得相当“拉力”的回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种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能形成长期的经济增长点。据调查测算,按照现代小城镇发展的要求,仅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每平方公里需要投资1亿―2亿元,如果全国每年新建600个小城镇,每个小城镇以3平方公里计算,每年投资规模可达1800亿―3600亿元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2―3个百分点。 这将长期地增大对城市建材、家电等的消费,直接刺激城市经济的增长。

(2)能吸收和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本身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并且需要吸收有条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陆续定居于镇中心参与消费刺激服务行业的发展,以促进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它又起到了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作用,技能更高的劳动力被输送到城市中,城市吸收了技能高的优良劳动力将更利于其发展,这部分优良劳动力竞争力强更易成为城市市民。

(3)小城镇的中转器作用。基于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及其规模,目前来讲,还很难与城市形成资源争夺的竞争关系。随着其规模的日趋变大和各项设施设备的齐全,更易整合农村资源,可进行初级加工,还可降低集聚、装卸、运输成本。对于城市来说,两点一线的简单过程既可取得它想要的资源,无需于广泛的农村一点一滴罗集这些资源。

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城乡一体化起着实际性的作用。城市化不是城市的专有名词,它是整个社会的现象,在城市,理解为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城市的发展;在农村,则可理解为农村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因此,农村得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样是城市化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城乡一体化……这项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就是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城市能量辐射到农村的中心环节和中间环节,它与农村相互依存的地理和经济关系更有利于组织农村的经济活动、优化整合农村的资源。以加快发展小城镇的途径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发展了,才可能创造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才可能培养更多的未来“市民”,才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所在。

加快发展小城镇的第三个意义还在于其为城市化进程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环境,这个后方环境不断地优化城市化,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多年来,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民要想成为城市居民几乎不可能,而城市居民则世代是城市人。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竞争性越来越明显。农村中有技能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可以成为城市居民,绝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的高校学子也可以成为城市居民。而即使拥有城市户口,如果没有工作、缺乏技能的市民仍然有竞争出局的危险,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要求他们要么成为城市社会的最底层,要么流动到另一空间。 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不稳定因素。小城镇无疑是“出局者”理想的接收器,消除隐藏于城市社会中这一性质的不稳定因素。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在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大城市既是期望达到的目标,又是互相对立的矛盾,随着人们对城市化质量的更加关注,城市人口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下去,并且,并不能排除“逆城市化”的出现。小城镇本身有其建设发展成本上的优势,“在大城市增加25万人口的基础设施投资比新建一座25万人口的新城市大的多 ”。在保证城市化质量的前提下,这对于分散城市“多余人口”和接受“逆城市化”的可能出现,营造了一个可选的后方环境,这也使得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更加突出。

4结语

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城市化战略的目标和城市一体化的现实选择,它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优化和整合农村资源,满足一些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的要求起着关键作用。也正是基于它的重要意义和迅速建设发展的趋势,政府部门不能贪大求快,要做好招商引资、规划、引导、调控和管理的工作,建设具有特色风貌的小城镇,实现和谐、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2010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了5.8级地震,部分村镇受损严重。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一些村镇需要异地重建或原地重建,灾后重建拟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可建设成一批特色小城镇,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