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百炼成钢,百修成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师批改作文,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教会学生写作技巧和修正其错误,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批改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 修改
当前,不少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不论学生创意如何,习作有无亮点,仅以语言表达、层次结构和主题思想等硬性指标笼统地对习作进行“高效”批改,只要这些方面不尽如人意,习作往往只能得到“良”或者其以下的评价。严苛地说,这是对学生文思的扼杀,是以另一种“八股文”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发展。作文批改,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的确发人深省,值得探究。
一、及时批改,多扬少抑
一篇习作刚刚完成时,正是学生对这篇习作抱有极大热情,并且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以及肯定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及时批改,肯定的评价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将其转化为写作的动力,而指出学生的不足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尽快修改,以收获新的知识。之所以强调要及时批改,是因为学生刚刚完成一篇习作时,对自己的作文如何构思,如何行文,如何布局等仍记忆犹新,老师在这时指出其不足,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观点进行对比,从而有所收获,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例如:有一次讲评期末考试试卷,由于期末考试到讲评试卷的时间隔得比较久,许多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作文时已比较生疏。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并且行文流畅,在小学中年级中也算是比较难得的佳作了,我便让这位学生讲一讲自己如何选择倒叙的时间点以及如何将倒叙与顺叙的手法相结合的。令人惋惜的是,该同学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其实由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写作的经过会让别的学生收获更大,因为学生的阅历和知识相似,更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说明问题。因此,学生习作上交后,应趁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热情及记忆还在时,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以期收获最大效益。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还是孩子的小学生们。孩子们从小时起,做的事多是为了获得长辈的表扬和鼓励,通过长辈的态度来学习分辨对错是非。鼓励以及表扬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并更有动力写作。这里的鼓励及表扬并非指在全班学生中挑选出个别学生进行表扬,而应该是大范围的表扬,对学生作文中的某个创意,某个亮点,甚至是某个句子进行表扬。因为少数学生获得表扬无疑打击了其他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鼓励落实到每个人,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其个人的重视。
二、活化批改,当面指导
以往的作文批改多是学生将作文统一上交后,老师像批改作业一样只面对作文本身进行批改,并留下批语。实际上尽管老师精心批改了学生的作文,学生却未必能够完全明白自己问题的所在以及老师的意图。因此,师生间的直接对话就体现出其优越性了。虽然面批法费时费力,但效果显著,除了在修改作文方面大有裨益,能让师生直接沟通,老师能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能适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还能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也更能让学生重视作文的写作。
有一次,我在批改作文《我的书包》,发现有一个学生在描写自己的书包时文笔很好,不仅描写的顺序很有条理,也在描写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这个学生的思想感情却是消极的,因为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新书包,他用的书包是哥哥用旧的,看到别人都有漂亮的书包他觉得很自卑。于是我将他叫到办公室,首先表扬了他作文的优点,得到表扬后他局促不安的心情得到了缓解,我又进一步跟他讲解了作文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我进一步跟他聊天,引导他从更积极乐观的方面来看待自己的书包,说他的书包虽然旧了,但是洗得很干净,里面的书也摆放得很整齐,可见他是一个爱干净、做事细心的孩子,并对他说,书包也像人一样,不能只看外表是否光鲜,重要的是肚子里有真材实料,我相信他就和他的书包一样,即便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经过努力一定能变成有学问的人。经过这次面批,该学生又主动写了一篇作文交给我,字里行间充满了自信,我看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我想,每篇作文都是孩子心里的一个故事,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作文无疑就是一个良好的窗口,而面批法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渠道。
批改作文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可以说批改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文教学的成败。在批改作文时,老师不仅要及时批改,认真批改,多与学生沟通,多给学生鼓励,还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文由心生,心理健康向上,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掌握一定的行文技巧,方能写出好文章。
【参考文献】
[1] 孙琳,《小学作文批改的几点尝试》[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9:50~51
[2] 夏盛油,《小学作文批改之人文合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