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电路基本分析》教学的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电路基本分析》教学的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电路基本分析》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概念多、原理抽象,难以理解,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教学,既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又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及电子课程实习环节中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电路基本分析》教学的有机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电路基本分析 仿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应用到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它也必然引起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有机整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篇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电路基本分析》的整合,结合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传统教学手段分析

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教”。 教师通过讲授、板书,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采用传统教学,便于控制课堂节奏,能协调课堂气氛,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采用传统教学,通过板书,可以随写随看,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通过记笔记,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思维。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随时改变授课方法。但传统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板书,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和经验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培养,教学效率较低。心理学表明,单纯的视觉学习或听觉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达到50%~80%,而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在《电路基本分析》课程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原理很抽象,比如说基尔霍夫第一定律,采用传统式教学,教师一味的告诉学生该定律的内容为:流入某个节点电流的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电流的和,而某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学生无法看到,老师与学生就缺少了双向信息交流,不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演示、试验,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多方面体会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效果有很大提升。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图、文、声、像,通过人机交互贯穿于教与学的过程。包括了音频、视频、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和图像、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的跨学科综合性技术。它将教育信息化,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改变“单向式”教学的现状,构建新型的、开放的“双向式”教学方式,并真正地实现 “多向式”教学。但是多媒体并不是全能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在课程教学中,大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效果明显的同时也会出现单位学时内教学信息量大与学生吸收、消化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如果把握不了度,会使学生消化不良。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电路基本分析》教学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依据课程的实际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把计算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溶入课程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探索认知规律。使教师“教”和学生“学”充分、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习达到预定目标,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培养专业情感。

《电路基本分析》是以数学、物理为基础,计算机专业和电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对于专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采用课堂教学,而加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该课程内容概念较多,原理抽象,难以理解,同时又与实际紧密相连。因此,对于《电路基本分析》的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适时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做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电路基本分析》教学的整合呢?

1、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电路基本分析》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电路原理、电路图等,在进行原理分析时合理的运用计算机进行电路仿真或Flas演示,在公式的推倒、例题和习题的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电路图形象地展现给学生。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把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习兴趣。

1.1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路基本分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概念的引入,客观现象的判断、推理、计算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的。若利用多媒体作为载体,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应用Flas演示就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该多媒体演示实验电路组成中包括检流计、磁铁、直导体、导线,直导体与检流计相连接。首先,让学生观察直导体在磁场中分别做切割磁力线和平行于磁力线运动时,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这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导体作为电路中的电源。再次,通过Flas演示,让学生观察直导体切割磁力线方向改变时,检流计指针偏转情况有何变化?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良好。

1.2利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电路基本分析》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这些知识点中又有不少重点、难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仅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实在是难以理解。这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果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某节点处各支路中电流大小和方向,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该仿真软件,沿回路绕行方向,测得某一回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总结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内容。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实验结果,轻松地总结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理解重点、难点变得容易。

电路的分析对象是电路模型,而电路模型是从实际元件中抽象而来的。在实际中,同一个实际元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可抽象为不同的电路模型。然而,如何将实际元件抽象为电路模型,是使学生头疼的一个问题。理论较深,学生很难掌握。在讲解这类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习题库,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习题库界面做的比较漂亮,人机交互性好,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印象深刻。同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整习题难易度,做到因材施教。

2、根据教学对象进行整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电路基本分析》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内容抽象,如果我们只采用单一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在黑板上进行大量的公式推导或画出大量的电路图进行分析, 可能学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形象”,使知识点易于理解和掌握,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适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虽说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很大的优势,但它不应该取代传统教学方法,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发展和辅助。对于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逐步领会,如网孔分析法、戴维南定理等。由于该课程的特点,在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憾,能够满足学生全方位认知信息的需求,使学生认识深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云晓,张学诚.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思考[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2):25~26.

[2]金巨波.多媒体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98.

[3]王野成,房莉.解剖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误区[J].中国医药导报,2006.12.3(36):114.

[4]王强.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6.26(3):112-113.13523862363.

[5]张德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和谐统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1):91.

[6]刘景夏,朱宁一,周剑光,胡冰新.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热点问题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07(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