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盈余管理的“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盈余管理的“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盈余管理已成为众多上市公司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所惯用的操作手法。虽然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众多上市公司而言,盈余管理质变后所带来的后果同样不可小觑。“如果操作不当,质变后的盈余管理就是财务造假。”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会计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马靖昊在接受《新理财》专访时表示。

操纵利润是企业盈余管理的普遍现象。在马靖昊看来,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五种,即现金利润、应计利润、虚拟利润(如债务重组后产生的盈余收入)、持有利润、表外利润(如政府补贴等),而盈余管理就是企业在这五种利润之间进行简单地调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化,盈余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被ST,同时被“管理”后的财务报表也容易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赢得更好的表现。“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进行盈余管理,但财务造假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因此,从根本上防范盈余管理质变就颇为关键。就目前而言,证监会所推行的以企业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财务指标的考核体系,在客观上不仅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也使得他们在主观上操纵利润的意愿更为激进。同时,马靖昊也指出,虽然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进行把关,但他们出具否定意见的报告却不到1%,而这些被会计师事务所认定的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对此,监管部门以后要加强对企业现金流考核,比如以净现金溢余作为指标,再调整利息费用方面的支出,这样就可以减少造假的频度。”马靖昊说,“应计制会计的缺陷就是注重企业利润,但净现金余额却永远造不了假。”另一方面,真正杜绝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资本市场执行严厉的处罚制度必不可少。马靖昊分析称,中国目前对财务造假的惩罚制度只散布于财政部、证监会的各种相关规定中,制定专门的惩罚制度将颇有帮助,至少上市公司高管头上会悬着一把剑。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会计文化的缺失也助涨了财务造假的风气。对此,当前上市公司需要营造一种讲诚信的会计文化。这种诚信的会计文化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同时也可以将其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当中,有助于各项业务的规范化。

而作为负责企业财务工作的主体,马靖昊认为,CFO并不是一定要去做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却是CFO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CFO把盈余管理做成财务造假,那CFO就是不合格的。“盈余管理存在的条件是企业处在盈利或亏损的边缘,但CFO一定要把握好盈余管理的‘度’。”马靖昊总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