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振兴国产电影必须多出精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振兴国产电影必须多出精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4年是中国电影人值得骄傲的一年:国产电影产量空前丰收,高达212部,不仅比2003年的产量提高了50%,而且也打破了1992年故事片产量 170部的最高纪录,创造了电影产量的最高纪录,在世界电影格局中跃入了显赫位置。伴随着电影产量的大幅度跃升,国产影片的质量和综合影响力也有了令人欣喜的提高,一批优秀作品集中涌现,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成果。电影创作生产的大幅度回升也有效地启动了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票房突破了 15亿,比2003年提高了60%,电影主业收入达到了36亿元,实现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电影产品综合收入的最高值。

2004年中国电影的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确实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但是,中国电影尽管已有很大进步也只是刚刚走出低谷,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电影创作的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没有同步提高,影片的整体质量较低,尤其是精品影片太少,基本没有市场的赔钱影片数量居高不下。就去年的15亿票房而言,只是212部影片中的10%左右的影片创造的,其余将近90%的影片没能进入院线,也就是没有发行出去。就社会影响力而言,只有《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张思德》《郑培民》等少得可怜的片子让观众叫好又叫座,前三部商业影片还取得了单片票房过亿元的骄人战绩。尽管整个电影产业总收入有了历史性的提高,仍然不足美国电影产值的5%。

要真正实现国产电影的振兴,必须实施“质量兴影”战略,集中优势兵力和优质资源,倾力打造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和市场号召力的精品电影,用精品电影引领国产电影繁荣发展的前进方向,用精品电影培养高层次的电影人才,用精品电影开拓和打造国际化的电影市场。须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电影的发展水平绝不可能以是否高产为标准,而是要靠精品、靠经典来说话。去年生产212部影片确实数量惊人,之所以大多数卖不出去,开非发行商太挑剔、院线不识货、观众不买账,而是其中的精品力作实在太少,垃圾影片太多,即使勉强进了影院也未必会有人买票。不是有的影片只放映了一场、卖了几张票就只好撤出了吗?据一位经常参加审片的专家讲,现在有些影片压根就不像搞电影的人做的,创意平庸,情节荒唐,制作粗糙,惨不忍睹,任何价值都没有,如果发行出去,无异于图财害命。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一个清醒的态度,仍是一味地给电影高产唱赞歌,那么中国电影就很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迅速陷入高产量――低效益――更高产――更低效益的恶性循环之中,自己把自己引入绝境,遑论什么国产电影的振兴与辉煌?

许多国家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多出精品电影,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无端浪费,建设节约型的电影产业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和调动各方面投资电影产业的积极性。近年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商业资本、境外资本对国产电影的投资剧增,仅2004年境外或社会民营资本联合拍摄的影片就达到80%。 2004年占据国产影片票房前10名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由民营公司投资或者合资生产的。只可惜由于缺乏精品意识,大量宝贵的电影投资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资源配置的不够合理,许多投资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益,有的甚至打了“水漂”。在去年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个民营影视企业座谈会上,有的老板谈起投资的影片不是卖不出去就是血本无归的经历,简直欲哭无泪,寒心不已,有的甚至产生了退意。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现象!但是也有例外,像新画面、保利华亿、华谊兄弟、世纪英雄等非电影行业的社会民营公司,却能成为电影投资者中的常胜将军,几乎投资一部赚钱一部,什么原因呢?就在于他们倚重的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都是能出精品、善出精品的电影人,他们能以振兴国产电影为己任,不是以拍得多为荣,而是以拍得精为荣,不是以拍得少为耻,而是以拍得烂为耻,他们在喧闹的影坛中少的是心浮气躁,多的是精细创造,所以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中国影坛的大牌导演、票房冠军。如果中国能有更多的张艺谋、冯小刚,国产电影何愁没有投资?何愁没有市场?何愁没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品牌?国产电影又何愁不能振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