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山盆地高原的交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山盆地高原的交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峻林密的黑山森林公园,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交汇处的一处森林秘境。这里曾经是古代巴人和夜郎人的家园,现在则是苗族的一个支系——红头苗的聚居地。

荟萃了渝黔喀斯特地貌的精华,茂密的森林与幽豁的山形地貌,幽深的峡谷和奇特的石林,完美组合、勾勒出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然神韵。园区内的古夜郎国文化遗址与少数民族风俗,更为公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南部的万盛区,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相交的大娄山北部地带。黑山是大娄山的北部余脉,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最高峰狮子槽1973米。它北望山城重庆,东连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西邻江津四面山,南接贵州桐梓娄山关,是大娄山风光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川黔渝金三角旅游环线、丹霞—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走廊重要节点。

黑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峻林密,占地110平方公里,包括黑山谷、龙鳞石海、奥陶纪地质公园、九锅箐、老黑山、狮子槽等核心区域。以前这里人迹罕至,大好风景不为外界所知,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比如,它为什么取名叫“黑山”?民间有种种奇妙传说,有说此山有一位黑煞神居住,有说此山曾有黑色的怪兽出没。比较科学的一种说法是,黑山之“黑”是指植被浓密,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7 %以上,远眺呈墨绿色,好像画家涂抹的一层绿中浸黑的油彩。

黑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伸展,从黑山镇狮子槽、景星台、梯子岩,到石林镇南天门、龙鳞石海,再延伸至青年镇燕石山、关坝镇九锅箐,近百余里,山峦起伏,横断渝黔。面积达几十万亩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孕育了黑山的大气、灵秀、清幽。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被誉为“渝黔生物基因库”。目前已发现植物1800多种、脊椎动物300多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桫椤、珙桐、银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黑鹳、云豹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有华南虎出没,山风卷着虎啸,拍打着沉睡的大森林,令人望而却步。

黑山是典型的南方喀斯特地貌,峰峦挺拔,沟壑交错,植被丰富。山岭相对高差达1000多米,森林树种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明显:海拔500米以下主要是竹类;海拔500米~1500米为针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有马尾松、栎树、杉树、枫香、槭树等;海拔1500米~1900米为常绿针叶、阔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柏树、黑壳楠等;海拔19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

以常绿的松、杉、柏树以及灌木为底色,不同海拔段的植物群落相互映衬,构成了黑山四季变幻的景色层次与色彩:春天,万木吐翠,细雨含烟,百鸟婉转,高山杜鹃、野樱桃等竞相绽放,点缀在层林中,恰似大地织锦。夏天,清风徐徐,绿海幽幽,朝晖夕阴,岚霭流逸,大森林犹如一座静谧的水晶宫,温度只有20来度,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秋天,松柏常青,而枫香、黄栌等经霜似火,交织于山林之中,色彩明快、耀眼。清秋之夜,月白风清,蛩声处处,山峦重重叠叠,起伏于月光下,犹如一幅气势雄浑的大写意山水。冬天,白雪皑皑,群山银装素裹,而林间溪流淙淙,漫山遍野的火棘(俗称红籽)鲜红欲滴,使森林增添了无尽亮色。

黑山还盛产方竹笋、猕猴桃、茶叶。方竹的竹竿呈钝圆或四棱形,故名“方竹”,只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娄山区。与其他竹类迥然不同的是,方竹并非春天发笋,而是在秋天发笋。方竹笋质厚,色美味鲜,古时为皇家贡品。目前,黑山共培育方竹林5万亩,猕猴桃2.5万亩、茶叶2万亩。

无论何时,当你走进黑山的怀抱,或寻幽山谷,拾翠林间;或漫步阡陌,采摘山珍;或对坐流泉,静听蝉鸣;或夜宿乡村,辨认星空;或早晚揽景,看霞染层峦;或雨后寻胜,观雾绕群峰这里的每一座山峦、每一片森林、每一处田园,都能让你收获大自然的本色馈赠,体会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意蕴。

在茫茫林海深处,隐伏着一条地质大裂谷,它就是近年名闻遐迩、被誉为“中国最美养生峡谷”的黑山谷。

黑山谷是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与贵州省桐梓县的界谷,全长13公里,集峡谷地貌、水体景观、珍稀动植物资源于一体。有5峡、12峰、36桥、72瀑、108潭等景观,犹如鬼斧神工绘就的一条山水画廊。

这里的山峰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高耸挺拔,危崖对峙,将黑山谷围成一个逼仄险要的谷地。群山不仅高峻,而且千姿百态、造型奇特,如大佛坐禅,如美女仰卧,如黑猴迎宾,如骆驼西行,如犀牛饮水,如剑锋指天,如天然壁画无不惟妙惟肖,加之长年云蒸霞蔚,仿佛瑶宫仙境。

黑山谷最为奇妙的风景是长达两公里的“渝黔大裂谷”。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这段峡谷其实是群山裂开的一条地缝,呈典型的“V”字型深切形态,相对高差400米~1000米。两岸皆为林木茂盛的悬崖,坡度在七八十度左右,部分崖壁由于洪水冲蚀底部,甚至逆倾为100余度,形成罕见的倒斜壁奇观。由于倒倾幅度大,两岸崖壁几乎蓬拢,河流成为暗河,阳光终日不到。峡谷中滩多水急,钟乳石密布,古藤倒挂,瀑布悬垂,河水里有鱼蟹嬉戏,崖壁有黑叶猴、野山羊出没。游人步行在栈道上,如在龙宫漫游。谷中最窄处不足两米,人站在浮桥上,一只手摸着重庆的山,另一只手可摸到贵州的崖。

水是黑山谷的灵魂。谷中有鲤鱼河、神龙沟、楠木沟等数十条溪涧,形成众多浅滩、深潭、流泉、飞瀑。溪水长碧,四季不枯,游人来到谷中,头上瀑泉飞泻,脚下白浪翻滚。常见浅滩巨石,时闻水流有声,仰观青山滴翠,俯掬碧水沁心。瀑布以多级落差、瀑姿秀丽见长,神龙瀑、飞鱼瀑、梦纱瀑、三叠瀑等各具特色。特别是在夏季雨后,整个黑山谷都成为瀑布的世界,处处皆是“飞流从天降、银河落九天”的奇景。甚至一棵树、一块岩石下,也有一泓白练飞出。谷中岩溶地形发育完全,分布着上百个溶洞,最大的神龙洞是山体垮塌形成的大岩腔,洞深约百米,有不知水源的暗河,于洞口跌水成瀑,落差达四五十米,蔚为壮观。

除了森林、峡谷,黑山还有不少地质奇观,最引人注目的是龙鳞石海。龙鳞石海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奥陶纪地质时代,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林,比云南曲靖石林和四川兴文石林成岩年代早两亿多年。龙鳞石海几乎每一块石头上都布满了一层层宛如波浪的网纹,这是其他石林所没有的。这种网纹被称为“龟裂纹”或“龙鳞纹”,是石林最初露出海面时,经海水冲刷和泥浆漫漶形成的印迹。由于特殊的地质作用,龙鳞石海基本上是在泥浆石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每一缕“龙鳞纹”,都标志着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龙鳞石海风景以“稀(少)、奇(特)、古(老)、怪(异)”取胜,主要景观有香炉山、石扇、石鼓、千塔林、天门洞、一线天、芦花湖等100余处。各景点既独自成形,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走进龙鳞石海,触目尽是奇峰怪石,高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造型各异,森罗万象。如威严的将军,如缠绵的情侣,如奔腾的骏马,如憨笨的老龟,如古老的城寨,如参差的塔林几乎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天然造型,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石扇是龙鳞石海最著名的景点,乃两块高达7米的石头叠成,形似一把巨大的蒲扇,向天挺立,摇动乾坤清气,有“天下第一扇”之誉。

龙鳞石海的石头上布满了海洋古生物化石,这种古生物名“震旦角石”,已发现的角石化石个体上万个,其数量之多、集聚度之高,令人称奇。其中一条长1.2米、直径12厘米的角石化石,被称为“中华震旦角石之王”。探秘龙鳞石海,抚摸这些化石,仿佛回到了远古的奥陶纪地质时代,生命在这里被定格为永恒的传奇!

与龙鳞石海相距3公里的“奥陶纪地质公园”,是一个更加典型的绿色石林。这里植被覆盖率极高,古树参天,藤蔓缠绕,茂密的丛林中隐藏着无数石林。岩石上长满了藤木,碗口粗的千年古藤从几十米的石峰直挂入地,形成“树上有石、石上有树”的奇观。特别是其核心区域,古树、古藤、石林、溶洞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石阵迷宫,在丛林里显得格外神秘、深邃。

黑山毗连贵州桐梓,在秦汉时期这里处于巴国与夜郎国的交界地带。东汉时期,这一带生活着一支巴人或夜郎人的后裔,名叫南平僚(又称渝州蛮)。他们在丛林中打猎、捕鱼,住干栏式建筑,男子椎发,女子穿通裙,风俗近似夜郎人。南平僚族人死后,依山临水,凿岩而葬。如今,南平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在九锅箐山脚下的高坎子、石虎头,仍保存着数处南平僚崖墓群,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在龙鳞石海附近,世代居住着一支苗族部落——红头苗,他们以族中女子头缠红帕或红带而得名。红头苗是从湘西迁徙到黑山的,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卡龙子”(苗)文化,如踩山会、砍火星节、过苗年、三月三、祭药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芦笙舞、桶鼓舞、蜡染、刺绣等民俗特色文化。一年一度的“踩山会”是红头苗最为盛大的节日,有打牛祭神、芦笙舞、梭罗舞、桶鼓舞、爬花杆、飞歌、咂酒歌、上刀山、下火海等精彩表演。小伙子们吹响芦笙,敲起桶鼓,姑娘们翩翩起舞,场面热闹非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民间吹打”,则体现了典型的巴渝农耕文化特色。金桥吹打起源于宋元时期,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风格叫“马风派”,音域宽、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犹如青山中群山嘶鸣而得名。金桥民间吹打乡风浓郁、特色鲜明,具有巴渝武舞的流风余韵,在渝南黔北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年来,黑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重庆新兴旅游区。黑山谷和龙鳞石海于2012年获国家5A级景区称号,还先后获得“2013年最具网络人气最美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定向运动训练基地等殊荣。

这就是黑山,一座雄奇生动的山峦,一处渝黔边界的森林秘境,一颗熠熠生辉的生态明珠。山水、森林、峡谷、石林,构建了它的万千风景;古夜郎、南平僚、红头苗、金桥吹打等民风民俗,浸润了它的万种风情。舞动着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瑰丽传奇,正在打动中国与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