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果读《我有一个梦想》的孩子长大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 10月13日,《成都商报》报道:在撰文批评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篡改安徒生童话和剽窃王安忆文章之后,《收获》杂志社副编审、作家叶开再次发力,在其博客上撰文称小学语文教材还大肆剽窃篡改巴金等名家作品。
记得2010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不久,中国媒体和读者、网友就一番热闹――江苏省语文新教材剔除《孔雀东南飞》、《药》、《阿 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奂生进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触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等篇目,新增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杜甫的《咏怀古迹》、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
这些现象表明:网络时代人们能对教育思想定于一尊的教材编撰提出各自的看法,教材编撰者和出版方也在努力做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而此种改革是否符合多数网友的趣味和理念,仍有待商榷和观察。但对语文教材的关注,表达了人们对培养开放社会健全独立人格与自由公民的迫切愿望。
以叶开批评上海版教材篡改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叶君健先生翻译的安徒生之作传神生动,教材编撰者改写的课文确实低俗,从文学品味到人文关怀,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叶开的博客中还提到篡改意大利作家雷奥・布斯卡・格里亚的《晚餐桌上的大学》,还涉及著作权法的问题。
我个人认同叶开对沪版语文教材的批评,也肯定苏版语文教材改革得大于失,成绩多于失误。语文教材的选择,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培养什么样的国民,应该激发国民讨论。首先,编辑语文教材是什么理念,是搞暗度陈仓式政治填鸭灌输还是培养国民对母语的热爱,传承先贤文化,塑造美好心灵?这些都应该形成基本共识;其次,选取作家作品的标准,应该与时俱进,不仅重视专家学者意见,也应该听取大多数网民意见;最后,在谨慎对待名作改编缩写上,不要化神奇为腐朽,去原作精华,加编者糟粕。
江苏省语文教材编写组负责人说,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而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这个理念是进步的,尽管网友批评拿掉鲁迅的充满斗志文章,拿掉《过秦论》、《五人墓碑记》是回避历史上血淋淋的事实,培养委靡的骨头而非阳刚的风骨,但我们应该看到像苏版语文教材新选文章,无论视野、趣味和价值观,都有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更符合人性,更能关爱人的,像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激励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自由公正的美好生活;也许,而今端坐在课堂诵读《我有一个梦想》的孩子,长大了会视野更加宏阔,更能独立思考,珍惜自由品格,更尊重宽容他人的多元价值观。
如果读《我有一个梦想》的孩子长大了,如果他们都读懂了这些文章,他们的梦想还能被禁锢住吗?
(摘自中国社会出版社《GE声音:搏动中国》 编著:于建嵘 等 本文作者:骆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