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强夯法处理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强夯法处理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实例工程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比较,确定强夯法处理该填土地基的适宜性,结合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对强夯法对该填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肯定。

[关键词]人工填土 工程地质条件 强夯置换 处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23-2

1工程概况

某工业设备制造基地位于某县城工业园区,场地地形较开阔,稍有起伏,方圆3km为耕地,地貌条件简单。4#、6#车间,工程面积约为1.21万平方米,设计地上一层,长宽126米×48米,高约14m,上部结构为轻钢结构厂房,下部基础拟采用独立基础,基底平均压力要求不小于120kpa。

2地层情况

场地地面较平坦,为填方场地(弃土堆积),最大填土厚度为6.6m。①层人工素填土,松散;土质不均匀,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碎石和卵石,4#、6#车间场地局部平面分布以人工堆积全风化砂岩为主,松散。堆积时间约为1~2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易产生地面裂缝。层厚0.90~6.70m,②圆砾:杂色,稍密~中密;圆砾含量45%左右,粒径2~7cm,风化砂岩质为主,红褐色粉质黏土填充,局部见高岭土填充。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层厚0.30~2.00m。②1粉质黏土:红褐色,硬塑为主;土质不均,含卵砾石20%~30%。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场区以透镜状分布于②层圆砾层顶部。层厚0.40~3.30m。③层卵石:杂色,中密~密实,中密为主;卵石含量50%~55%左右,粒径2~9cm,砂岩质为主,红褐色粉质黏土及砂岩质圆砾填充,局部见灰绿色高岭土填充。局部见粉质黏土薄层。

勘察场地未见地下水。经土工试验,①层人工素填土自由膨胀率在13%~39%,液限28.1%~32.7%。平均含水量20.6%,孔隙比平均值0.747,液限平均值30.6%,塑性指数平均值12.9,液性指数平均值0.21,压缩系数α0.1-0.2平均值0.355(MPa-1),压缩模量Es0.1-0.2平均值5.31(MPa)。

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填土成分复杂,不均匀,孔隙大,压缩性高,且平面分布随意、无规律,堆填时间1-2年,自重固结未完成,在自重和水的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湿陷性,导致填土地面出现开裂和沉陷。

根据勘察取得土样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①层素填土中粉质黏土自由膨胀率在13%~39%,液限28.1%~32.7%,不具膨胀性。

场地东侧、北侧为人工边坡临时支护,先局部遭破坏,存在滑坡隐患,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填方场地,下覆土层坡度较大,分布不均匀。综合以上判定为不均匀地基。拟建4#、6#车间基底所在①层人工素填土不能直接做为持力层使用,应当采用地基处理进行加固。

4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工期、造价等因素综合分析(表1),分别对夯实水泥土桩、素混凝土桩、桩基础等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设计参数如下:

夯点布置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点间距为3.5米,单点击数6-8击,单击夯击能量1800~2500KN.m;满夯能量1200 KN.m,一遍两击1/4锤径搭接;夯点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控制在80-100mm;填土较厚区域适当加大夯击能量;

点夯停锤标准: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超过8cm,夯坑深度不超过1.2m。如夯坑深度较大,采用填筑场地开挖卵砾石,补夯措施。试夯工作分别根据填土厚度0.9-2.5m区域、2.5-4.5m区域、4.5-6.6m区域进行试夯。

根据试夯结果,对场区填土厚度大于5.0m,夯击能大于2000KN.m、夯击次数大于6击,且施工出现夯坑大于2.0m,周围无隆起区域,为防止今后地基沉降,对夯实参数进行调整。对厚度大于3.5m的区域,头一遍夯击能增大到2400~2500KN.m,以坑深度不大于2.0m和拔锤不困难为停夯标准。第二遍夯击能以设计指导施工,为1800~2000KN.m,以最后两击夯沉量6~8cm作为停夯

标准,达到1-3.5m填土加固效果,同时提高满夯能量至1500KN.m。

5夯后地基检测

夯后对4#、6#车间所在场地进行了载荷试验,共选用A、B、C三区。载荷板采用面积为1.0m×1.0m,极限加载按240kN考虑,共分8级加载,第一级加载30kN,然后按每级30kN递增直至加载240kN为止。试验参数与试验结果情况A沉降量:0、0.98、1.01、1.68、2.62、4.21、5.72、7.57、9.89;B沉降量:0、0.46、1.11、2.52、4.05、6.65、9.98、15.56、23.87;C沉降量:0、0.51、1.11、2.45、5.02、8.95、12.43、16.31。

根据以上ABC三组载荷试验结果,绘制p-s曲线图形,均无明显的比例极限,未出现突变陡降段。可知,所测试三点极限承载力大于240Kpa,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20kpa,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需要。

6总结

强夯法加固人工新近填土能够有效减小孔隙比,湿陷性,加快了地基的前期沉降,减小了工后沉降,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

强夯前应考虑对东、北侧边坡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后再强夯,应加强边角填土的密实性。

新近人工堆积填土厚度不均、填筑成分复杂,会导致填土内部含水量的变化,直接可能会导致夯击效果,影响工后沉降,致使房屋墙体开裂。因此,合理灵活的强夯过程监督控制和技术方案调整非常重要。

避开雨季施工,建立健全排水措施,合理控制夯击间隔时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