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道课本探究题结论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道课本探究题结论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考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求两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同学们常常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其实这类问题可利用几何对称知识,通过作对称点求最短距离来解决.

引例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道最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2页探究)

图1

图2

如图2,取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l于点C,点C即为所求.

事实上,若在l上另取一点C′,根据轴对称可知B′C=BC,所以AC+BC=AC+B′C=AB′,而AC′+BC′=AC′+B′C′>AB′,由此证明了作图的正确性.

这一问题内涵丰富,解题过程蕴含着化折为直的思想、对称变换的思想.这里作对称变换的目的是将几条线段转换到同一条直线上,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使问题顺利解决.这一几何模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有其应用价值,现在就近几年出现的中考试题加以分析说明.

图3

例1 (2010湖北鄂州)如图3所示,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点D在OA上,且D点的坐标为(2,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试求PD+PA的最小值是

( )

A 210B 10

C 4D 6

解析 PD+PA的和是OB同侧的两定点D、A到OB上一点P的距离之和,由引例中几何模型可知,要求PD+PA的最小值,只须作D或A点关于OB的对称点,而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A、C关于OB对称,这样连接DC,则DC即是PD+PA的最小值.由D点的坐标为(2,0),可得OD=2.在RtODC中, CD=OC2+OD2=210.选A.

例2 (2010江苏淮安)(1) 观察发现:如图4(1),若点A、B在直线l同侧,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

作法如下: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 B′,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

再如图4(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

作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 .

图4(1)

图4(2)

(2) 实践运用:如图4(3),已知O的直径CD为4,AD的度数为60°,点B是AD的中点,在直径CD上找一点P,使BP+AP的值最小,并求BP+AP的最小值.

图4(3)

图4(4)

(3) 拓展延伸:如图4(4),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找一点P,使∠APB=∠APD.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解析 (1) 审题后发现要求BP+PE的最小值实质就是在高AD上求一点P,使得它到其同侧的两定点B、E的距离和最小.根据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知B和C关于AD对称,所以CE就是BP+PE的最小值.由E是AB的中点可得BE=1,且CEAB.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P+PE的最小值为3.

(2) 深究题意后,不难发现其实质是在直径CD上求一点P,使其到同侧的两个定点A、B的距离和最小.如图5,作点B关于CD的对称点E,则点E正好在圆周上,连接OA、OB、OE,连接AE交CD于点P,此时AP+BP就最短.因为AD的度数为60°,点B是AD的中点,所以∠AEB=15°.因为B关于CD的对称点为E,所以∠BOE=60°,所以OB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EB=60°,所以∠OEA=45°,又因为OA=OE,所以OA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22.

图5

图6

(3) 如图6,找B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DE并延长交AC于点P即可.

例3 (2011广东深圳)如图7(1),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C(1,4),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D,其中点B的坐标为(3,0).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7(2),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直线PQ上的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H、F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7(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过点M作M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 由顶点C(1,4)、点B(3,0)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

(2) 此题的实质是求DG+GH+FH+DF的值最小.由题意不难发现点D、F为定点,故DF为定值,于是问题转化为求DG+GH+FH的值最小.注意到点D、F为两个定点,点G,H分别为对称轴和x轴上的动点,作F关于x轴的对称点I,则I在y轴上(如图7(4)),且HF=HI. ①

通过计算可知点D与点E关于PQ对称,则GD=GE. ②

因此,要使四边形DFHG的周长最小,只要使DG+GH+HF最小即可.

由图形的对称性和①、②,可知,此时DG+GH+HF=EG+GH+HI,

只有当EI为一条直线时,EG+GH+HI最小,

|EI|=DE2+DI2=22+42=25,DF+EI=2+25,

从而所求四边形DFHG的周长最小为2+25.

(3) 如图7(5),由题意可知,∠NMD=∠MDB,

要使得DNM∽BMD,只要NMMD=MDBD即可,

即MD2=NM·BD.

设点M的坐标为(a,0),由MN∥BD,可得AMN∽ABD,

通过计算可得点T的坐标为32,154.

例4 (2011四川乐山)已知顶点为A(1,5)的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B(5,1).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8(1),设C、D分别是x轴、y轴上的两个动点,求四边形ABCD周长的最小值.

解析 (1) 由顶点A(1,5)、点B(5,1)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4(x-1)2+5.

(2) 此题要使四边形ABCD周长最小,也就是AB+BC+CD+AD 的和最小,而点A、B为定点,AB为定值,故只要BC+CD+AD的和最小.点C、D分别为x轴和y轴上的动点.如图8(2),过点A作关于y轴的对称点A′, 过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C, 交y轴于点D,则点B′、C、D、 A′在同一条直线上,故点C,D即为所求,也就是此时DA+CD+BC=DA′+CD+B′C最小.此时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A′B′+AB.而A′B′=(5+1)2+(1+5)2=62,AB=(5-1)2+(1-5)2=42,A′B′+AB=102.

综上所述,许多中考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原型,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认真研究课本习题,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基本题型进行变式和拓展,那么你从中获得的不仅是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更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