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住院医师培养不能再搞两个“一刀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3月11日上午,记者在全国“两会”政协委员驻地北京会议中心再度邂逅了天津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丰源委员。在驻地会客厅落座后,记者随即就他今年带来的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的提案内容,做了深入采访。
在5前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记者在采访孙丰源教授时,印象中他曾在当年的全国“两会”提出了“大医院从医学院校招收毕业生不要只看重学历”的建议。连续参加了5次全国政协会议的孙丰源教授,至今依然关注着新医改背景下的医疗人才培养问题。这次,身为医院副院长的孙丰源教授,再次从住院医师培养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
拥有高超的医术,
是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
采访一开始,孙丰源教授即直奔主题说:“医改已经进行3年了,但在这一轮医疗改革中,医生依然面临尴尬的境地,这是不争的事实。”
随后,在记者提及5年前的那份提案时,孙丰源教授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我曾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大医院从医学院校招收毕业生不要只看重学历,更应注重动手能力,切忌学历无限拔高,以至于有硕士生不招本科生,有博士生不要硕士生。”
孙丰源教授接着说:“在当今,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现实问题。别的不说,我自己带出来的硕士生,毕业后求职也很艰难。很多硕博连读的博士毕业生已近不惑之年,却缺乏临床实习经验。从熟悉掌握手术操作的角度讲,不论是年龄、精力还是动作反应等,年近40岁的博士生都不如20岁出头的本科生。”
孙丰源教授感慨地说,医学教育面临很大的问题,教育体制和方式方法与基层单位用人标准不协调。医学院校一味追求学历上的教育,但不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技能的学习,这样就会影响实际工作中医疗水平的发挥。因此,他认为,加强学生的技能教育以及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有鉴于此,孙丰源教授认为,医学博士生更适合在科研岗位发挥作用,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涌向临床。
随后,孙丰源教授说:“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医生的作用?如何做好医师的事业?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而且,这几天我们政协医卫组讨论的内容,有很多也是围绕这个话题去发表意见的。我们暂时先把我们医生的委屈、把我们医生的牢骚放一边,反过来看医生的主体职责是什么?我本人认为,医师培养,应该围绕拥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这个宗旨,可以说这是永恒的主题。”
谈到我国医师目前的培养路径,孙丰源教授说:“一名医学生经过医学院校数年的专业理论学习,虽然他们已初步掌握了基本医学理论,具备了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的基本条件。但实践证明,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医学生往往还不能胜任医疗服务,还要经历毕业后系统性的专业培训,特别是毕业后的最初数年,对于一名医学毕业生来讲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借鉴国外医学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住院医师培养的特点,卫生、教育等部门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在某些地区试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应该说这项制度有利于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利于高素质医生的培养和产生,将对我国的医学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孙丰源教授继续说:“我想着重说的是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问题。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状况是,在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方面,最近几年我们推行了一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下一步可能会在全国逐步推广。但就全国试点的这几年来看,目前的试点工作,我了解到的情况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根据我的调研,我认为,目前我们的住院化医师培训方面,存在两个‘一刀切’的问题。”
孙丰源教授进一步阐述说:“我所说的两个‘一刀切’问题,第一,是时间上的‘一刀切’。医学本科生在学校通过三年规范化的继续培养后,应该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目前来看,有很多地区不管你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都要通过两到三年――个别的是两年、大部分是三年的培训,我认为,这个时间对于本科和硕士就不公平。因为大多数省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科学性,表现为不分专业、不分学历,所有住院医师均要例行两到三年的培训,这种制度对于今后从事专业性极强的某些医生来说,显然教育周期偏长,所投入的时间与所获得的收获不成正比。”
“第二个‘一刀切’,就是培训内容方面的‘一刀切’了。教育机构没有考虑医学生今后要从事的专业和你要培训的是不是完全符合、是不是有必要进行培训的问题。比如说,一名外科医生要不要培训检验科?他轮转了一些必要的科室必然要花费时间,这对他有没有意义,医学生对这样的安排有没有积极性?另外,我们现在所设立的学科当中,亚专业非常多,比如说内科系统可能要有十几个亚专科,每个亚专科都要医学生进入基地去培训,这样的结果是,光一个内科系统,医学生就可能要经过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每一个亚专科又要轮转消化内科,这可能跟研究生的专业关系不大。这样的动机应该是好的,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他轮转时间只有两周,还没有熟悉呢就又转走了,这无疑等于荒废了两周的时间。我在调研时了解到了安徽、湖南、湖北,以及山东青岛等地的情况,我们通过医疗会诊等活动接触到的医师,往往对此都有意见,而且他们的积极性也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在我们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培训的单位一般是不会给予重视的。这些医学生,他们今后肯定也要带学生、也要培养年轻学生的,轮转者不是这个单位的人,他也不分配他工资,也不负责他什么,就是在这儿轮转。轮转的进化、考核机制也都没有到位,只是在走形式。那么,这些医生转了一圈儿回来,我问他们你在干什么,有人就说,我也就是帮着老师推推病人,跟着老师一块儿去转转病房、门诊。有点儿思路的学生可能还会看看这个科室有什么特点等等,但真正掌握该学科知识的却几乎没有。所以说,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总体趋势还是有很大问题的。我认为,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培训、轮转的专业科室过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各个学科划分较细,特别是在大医院,一个学科可能细化为十几个亚专业,如果每个住院医师都要轮转这些亚专业学科,每个亚学科轮转的时间很短,有的只有一到两周,这只能是走走形式,达不到真正的培训效果。”
学以致用,真正实现规范化培训目的
除上述问题外,孙丰源教授还认为:“培训医师的收入普遍偏低,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目前医生的收入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依靠绩效,绝大部分的轮转生没有纳入轮转单位的绩效考核范畴,不支付这部分人员的报酬,这些轮转生只在原单位领取基本工资,尽管有的省市由行政主管部门给一些补贴,但是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医学生,本身已经历了较长的学习周期,毕业后又面临数年的较低收入,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收入形成较鲜明的对比,又恰逢恋爱、成家之年龄,显然会影响他们的实际生活,也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有碍这些人员在培训单位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我在调研中还了解到,由于培训单位对培训人员重视不够,还会导致培养计划很难实施。因为每个住院医师轮转的时间长短、人员水平方面的差异,面对目前复杂的医疗市场,轮转单位较难做出实用的培养计划,甚至有的单位认为这些人员不是‘本单位人’,存在重视不够,管理不严的现象,缺乏培养规划和具体指导教师,造成培养计划不具体、落实不到位,其结果,仍无疑是‘走走过场’。”
针对自己所归纳出的住院化医师培养的两个“一刀切”现象,孙丰源教授认为:“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也是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关键是医生的素质和水平。那么,我们如何把一种非常好的机制措施,比如说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去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问题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培养路径呢?首先我认为,我们针对住院化医师培养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怎么样落实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特别是如何能够让医学生切实可行地到轮转基地能够学到东西、有收获,能够起到三年培训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了。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我们住院化医师培训制度的整体实施,更有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的实现。为什么这样讲呢?我打个比喻,比如说作为一个住院医师,毕业以后,前几年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他家庭的问题,有的还谈恋爱。他可能在原单位得到基本工资,在轮转单位什么都没有,甚至有的夜班费都不给,那么他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往往医学教育本身的学制比较长,教育周期长。如果这三年没有收获,我觉得是这种浪费。制度本身是好的,但是如何真正落实,这是一个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孙丰源教授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把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不让这些人员无谓地浪费时间,真正实现培训目的,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根据住院医师的学历和今后所从事的专业特点,制定培训周期和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不再搞‘一刀切’,而真正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浪费时间,不走过场。其次,我们要探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的收入的补偿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如可以采取行政主管部门的补贴和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用人单位‘为我所用’、‘由我所支’,住院医师‘劳有所得’应努力工作的良性机制。最后,培训单位还要重视‘培训’工作,确定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将住院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表现纳入今后晋升、培养的考核体系,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
采访到最后,孙丰源教授感慨地说:“我们设立一项制度,不能让一代人受了损失以后才明白过来,然后再费很大的力气去改正,我们不应该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在制订一个制度时,订立之初,就应该是非常切实可行的。要想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应该切实做到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最初设计这些制度的目的……”
专家简介
孙丰源,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系天津市卫生系统跨世纪人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外伤、整形、眼眶学组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科免疫学组委员,中华现代眼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眼科杂志编委,超声诊断杂志编委,天津医药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眼科学院(AAO)会员。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眼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授衔眼眶病专家,天津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
1986年开始进行眼眶病的研究工作,曾分别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一等奖、三等奖,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眼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诊治各种眼眶疾病近万余例,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余名。60余篇,为中华眼科杂志发表文章最多的百名作者之一。主编(译)和参编眼眶病及相关著作16部,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多次受聘于卫生部、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作为科研课题、成果鉴定专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