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西借“中盟自贸”东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启,将给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发展目标的福建带来更多的是机遇还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1月1日,在历经了多年的谈判协商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开启。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即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东盟4个新成员国,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也将在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自贸区的建立,意味着东盟十国近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可以在这个区域内分享资源、共享市场、自由贸易。
对于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建设目标之一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而言,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是一股适时刮起的“东风”,在给海西企业带来大把机会和无限遐想的同时,电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与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福建省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东盟国家内聚居着2000多万华侨华人,其中祖籍福建的就有约800多万人。亲情、语言、文化相通,人缘地缘的优势让海西在自贸区这股东风中有望抢占先机。
自由贸易带来经济繁荣,而优胜劣汰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东风”已然刮起,是顺势而起还是折戟沉沙,成为了摆在海西企业家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制造业获益良多
福建对东盟的出口主要为机电、农产品和纺织品。福建省外经贸厅的信息显示,2009年1~9月,我省钢铝板材、农产品、纺织面料对东盟出口11.19亿美元,而福建从东盟进口的矿产品、塑料原料、橡胶原料、化学原料、棕榈油五大类产品,在2007年已达到12.72亿美元。在自贸区开启前,一直充当着海西经济排头兵的制造业早就有所准备,如今正式开启,制造业可谓获益良多。
机电产品一直是福建省出口东盟的最大宗商品,其中外资企业占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55%,如捷联电子的液晶监视器、冠捷电子的CRT监视器、友达广电的液晶显示板、厦门建松电器的电动机、灿坤家电的小电器等等。
“老实说,我们公司几年前就已提前布局。”灿坤公司的董事长秘书罗青兴坦言,自贸区“真是个好东西”。早在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实施后,我国出口小家电在东盟可享受自贸区优惠税率,灿坤就已提前受益。
例如,灿坤凭借在厦门检验检疫局获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FORME格式证书”,一批货值约为3.9万美元的小家电出口,可在新加坡海关获得减免1000多美元的关税,大大降低了出口成本。罗青兴透露,公司正利用眼下这一契机,进一步渗透该市场。
在以纺织服装、鞋业为支柱产业的泉州,自贸区的建立更是让企业家们欢呼雀跃。零关税,带来最直接的好处便是采购成本的降低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自贸区正式启动后,泉州企业从东盟国家进口货物绝大部分可享受零关税优惠。一家企业申报进口货值14.47万美元、原产于泰国的乳胶松紧丝,根据优惠政策,该批货物的进口关税税率从去年协定税率5%降至零,该企业享受减免税额5.78万元。泉州海关通关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泉州海关受理报关的东盟进口货物主要为乳胶松紧丝,该产品主要用于服装、内衣行业,作为生产辅料。2009年,自泉州海关报关入境的东盟进口货物约1000多万美元,赁物原产地主要为泰国和马来西亚。
东盟早已是“泉州制造”的重要出口市场,2009年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签发出口东盟的原产地证书1226份,货值2664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12%和184%。“高增长的背后,显示不少企业已经提前布局东盟市场。自贸区启动后,无论是原产地证书签发数还是出口值,均有望迎来井喷式增长。”一位经济分析师说道,“2008年年底以来受金融危机冲击,欧美市场大幅度萎靡,很多企业都加大开辟新兴市场的力度,东盟国家就是其重点开拓地。”
“自贸区建立后,只要具备原产地证书,通关成本和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零关税的实施可以让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当地商的采购成本,帮助企业打开当地市场或扩大原有的市场份额。”泉州某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说。
而对于市场开拓相对充分的一些鞋服企业,眼前的“蛋糕”还不仅仅只是东盟的市场。利用关税优惠,这些企业将线纱、布料、鞋材等中间产品出口到东盟,再加工成鞋服成品后在当地销售,或使用东盟的配额出口到欧美地区,这种合理规避贸易壁垒的区域性合作关系让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来说,自由贸易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对于发展相对薄弱的产业而言,更多的是竞争的加剧。东盟各国和中国一样,都是生产出口型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向的是西方这个共同的市场,实际上互为竞争对手。税率大幅降低,同时也意味着大批竞争者的加入,其它同质替代品会出现,使得原来的竞争加剧。
“特别是那些与东盟国家重合度较高的产业,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原来还只是需要面对国内的对手,如今则要面对来自东盟各国同行的竞争。”一名经济分析师说,“比如说越南的纺织服装产业,他生产的中低档服装与福建中小纺织企业的出口产品存在着较大的重合性,零关税后,这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冲击恐怕要比机会来得更多。”
此外,越南木制家具目前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这对我省莆口市的木制家具企业而言,同样是个不小的冲击。
农产品面临挑战
泰国香米、马来西亚奶茶、老挝啤酒、新加坡肉干、名目繁多的热带水果……当这些进口农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以比国内农产品更低的价格出现在我们的市场上时,消费者应当如何选择呢?显然,消费者的选择永远是物美价廉。相对与收益颇多的制造业,占据了福建省出口产品中相当比例的农产品,面临更多的恐怕是挑战而非机遇。
东盟各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地,被称为“热带水果之乡”。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酉亚四季均可生产各种热带水果,它们既是世界上大宗热带水果(香蕉、菠萝、芒果、木瓜、腰果等)的重要产地,还出产许多本地特有的珍稀热带水果,如榴莲、山竹、火龙果、红毛丹等。在自贸区启动后,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更多的农产品将出口到中国,比如热带水果,这势必对我省热带水果种植业和加工业造成冲击。
与我省热带水果种植区相比,东盟国家的热带气候条件更典型,气候条件好,积温高,因此热带水果的生产周期和单位种植产量差异显著。拥有更高产量和更低人工成本的“洋水果”,在零关税下显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福建是我国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尤其是荔枝和龙眼都具有相当的产量,随着近年来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采摘工人工资看涨等原因,果农的种植成本不断增加。而东盟的荔枝、龙眼比我省产品上市早,许多反季节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进一步导致了我省荔枝价格走低,许多荔枝无法采摘或外运,出现滞销。
“过去早熟荔枝可以卖到十几元/公斤,现在同样是数量不多的早熟荔枝,只能卖到4~5/公斤,到了大量上市的时候,一些收购点的收购价甚至跌破了1元/公斤。”漳州云霄的一位果农说,随着利润的大幅降低,如今大家种植荔枝的积极性已经越来越低。
和荔枝一样面临困境的还有福建的另一大热带水果龙眼。泰国龙眼收获季节为4个月,而我省莆田等地区的龙眼收获季节却要短得多。自贸区建立后,东盟龙眼大量出口到我国市场,让原本热销的本地“金银果”如今沦落到了鲜人问津的地步。2009年,龙眼的收购价同样跌破1元/公斤。在福安一些龙眼种植区,由于采摘人工成本比收购价还高,许多果农任凭硕果压枝也不采摘,任其自生自灭。
面对竞争,福建农产品的出路在哪呢?与福建处境类似的广西省探索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广西省迅速调整改良热带水果品种,减少与东盟国家类同的品种,发展与同盟国家互补的品种;针对与东盟类同的产品特别是荔枝、龙眼,发挥国产水果的品种质量优势,抢先占领我国北方市场,同时扩大对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出口,缓解区域销售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同类品种优质鲜销,二是水果加工要高档化,三是多发展对东盟有互补作用的亚热带、温带水果。另外,加强对加工、储藏、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抓住产业龙头企业,将品牌做大做强。
“经历一次惨痛,对一个产业而言或许是件好事。”在福安市下自石镇党委书记冯成贵看来,眼下正是处于低价风潮中的龙眼产业改选升级的最佳时机。长期以来,我省水果产业在结构调整、深加工等方面进展迟缓、滞后,“洋水果”的到来好像猛推了一把。或许,外来冲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