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变一变历史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变一变历史课堂教学组织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事历史教学多年,总觉得上历史课越来越难。学生听课不专心,学生自学能力差,理解力不强。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学生听话,成绩也好,他们努力读书,都想考个中专跳出“农门”,找个“铁饭碗”。现在的学生不羡慕“铁饭碗”,对功课全凭个人喜好。每年县属中学选优余劣,乡镇中学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学毕业生全部扫进来,生源可想而知。上级各种考核都跟成绩挂钩,心里一“着急”,就想了一些办法提高成绩,下面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 打破常规,采用归纳式教学

教材编写按单元,各单元再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国家的社会制度、战争时期、朝代的思想文化来分类教学,学生记忆、分析能力差,对各个国家之间的事件分不清楚,各个时期的社会制度也弄不明白,战争时期的各国之间的战役也容易混淆,各朝代的名人,他们的贡献或者成就经常张冠李戴。所以在教学当中要适当的变通一下,除教学顺序要打破外,还要多用归纳方法。例如我上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三课时,我是这样安排教学任务的:

第一课时

教学安排:

1、学生自学三篇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三篇课文的阅读,在作业本上画出表格,并填好表格内的内容。教师在教室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不懂的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讨论,完成后学生相互检查看有不有做错的,然后在把错误的纠正过来,本课时基本完成。本课目的是完成三篇课文的知识点。

第二课时

教学安排:

1、用多媒体展示上节课填好的内容,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忘记的可以再看看课文),请三位学生分别根据所填表内的内容说出所发生的事情。如:第一空,英国的“新议会召开”,学生要讲清楚“议会召开” 的原因、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爆发战争昵?“重要人物”在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要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连贯性的讲解分析,相互补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的了解。

2、以上任务完成后,请同学们综合分析讨论三个国家的革命背景、过程、结果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经过比较,加深对各个国家的认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最后做一些小结(引导学生如何做对比分析、记忆)。

4、教师出示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

第三课时

教学安排;

l、复习(出示第一课时的空格表,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填写内容,再次加深印象,有助于学生记忆)。

2、根据同学们的所学知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学生分组讨论后,叫三位代表对三位人物分别进行板书评价,集体纠正(学生评价基本正确就可以了)。

3、判断文件出处:(播放课件)

(1)“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2)“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明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从此完全废止。”

(3)“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说明:根据内容分别说出他它们各属于什么文件?每个文件有何意义?

4、 归纳对比英国、美国、法国革命的意义并想想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从背景,过程及政体等方面进行对比)。

以上是我对本单元课文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安排,具体操作的空间也很大,平时我们教学都是一课一课的讲完,到复习的时候再进行概括,如果改变那种教学安排,可能收到更好的事半功倍效果,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可以进行归纳比较教学方法等等。

课时安排与我们平时的教学进度是一样的,只是把各课的内容讲解进行调整归纳,有助于学生理解,概括起来有如下优越性: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凡是新鲜的东西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也有好奇心,一口气就会读完;2、任务不多。学生学习压力少,能轻松愉快完成;3、方便比较,找出异同;4、讲练结合,提高学习效率;5、每课突出一个重点。比如第一课时,学生主要熟悉课文,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第二课时,重点在战争的导火线、战争序幕、时间上。第三课时,重点在人物、文件、意义上。

二、 调节兴趣,借绘画加深印象

如果你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师,你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故事’’,“感兴趣的问题”都是我们要做的功课。我在教学当中安排学生绘画,感到学生非常有积极性,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不管画的好坏学生都非常开心。《灿烂的青铜文化》就可以这样教学。请看看我的安排: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板书)

首先叫学生仔细看书上的插图:“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商朝的玉虎和玉象”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然后叫学生上去画,1但是不要要求学生画什么,只要他喜欢什么或者记住了某种图像就让他画什么,学生反复的画反复的改,改到大家都满意了为此;再叫学生上去把所画的图的名称写出来。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画的是哪个朝代的作品,这些作品说明了什么呀?

(二)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板书)

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里养鸡、狗、猪等家禽家畜没有呀?平时都喂些什么粮食吁?你们能把他们画出来吗?”(学生答:“能”)那就上呗。

同学们迅速跑到黑板前开始作画,其他同学也会在下面聚精会神的看他们的表演,议论他们的作品优劣,摩拳擦掌准备一显身手。

下一步叫学生归类家禽、家畜并写出年代。最后教师总结:“历史悠久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如果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在上课精心安排,你会感觉到这样的课堂很有必要。第七课《大变革时代》的农具、牛耕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学。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人物绘画比较复杂,可以发给学生白纸临摹,并在人物旁边加以注解,要求学生标注姓名、朝代、职业、主要成就、代表作品。教学过程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每人发一张白纸;2、用多媒体做出一个样板,共学生参考;3、学生自觉完成,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或者课后上网查询;4、完成后选一些优秀的作业进行展览,学生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审美及了解人物等能力。

附部分人物

三、 故事连串,意义深刻

仔细查看教材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教学任务里面很多内容是可以用故事把它链接起来进行学习。比如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秦暴》,一课成语很多,有“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等。我们在课前做一些功课,学生分组完成一两个成语故事的准备,再在课堂上讲解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