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识作者批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评判导演是否能称为“电影作者”的标准同样也是对电影进行作者批评的准则。因此,作者批评必须在对导演生平经历和艺术风格等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后才能进行。
[关键词]电影作者;作者批评;个人化风格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41-01
作者批评是电影批评中的一种,它来源于“电影作者论”。1943年,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指出:“电影的价值来自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主演可靠得多。”第一次将电影的作者确认为导演。1964年,特吕弗第一次明确提出“电影作者论”。美国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萨瑞斯在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应该把导演视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这个观点所凝聚的理论被称为“作者论”。
“电影作者论”的确立同时引出了“作者电影”和“电影作者”两个概念。所谓“作者电影”是指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体验、艺术风格的电影。而“电影作者”并非导演的别称,而是评价电影艺术家的尺度。安德鲁•萨瑞斯提出了评判“电影作者”的标准:是否有纯熟的技术,作品中有没有导演的个人印记,是否体现导演的激情和生命力,使人们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独特情思等。
依照特吕弗的观点,所谓“电影作者论”的第一核心要旨,便是电影创作过程的绝对导演中心。特吕弗将希区柯克命名为“电影作者”,正是由于希区柯克在其电影作品中鲜明的“作者”印记:惊悚悬疑、时刻制造恐怖气氛、始终出现的人头侧像剪影、甚至是会在自己的大部分影片中出镜的幽默感,都在他的影片中留下了独特的“签名”。他凭借娴熟的拍摄技巧和悬念设置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将悬疑惊悚片贴上了希区柯克式的标签。
对于“电影作者”的评判标准决定了作者批评的对象需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最初,“电影作者论”推崇的是欧洲的艺术电影导演,如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的费德里柯•费里尼等。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中总是充满了生与死的诡异气氛和奇异构想;而费里尼的作品则旨在表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资产阶级的堕落,他的“费里尼色彩”――自传因素,表现切身体验,叙述个人经历更是他最大的风格特点。作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主力,特吕弗、戈达尔、阿伦雷乃、让雷诺阿这些电影大师也充满了自己明确的个人风格,人们永远不会将特吕弗和戈达尔的电影作品混淆起来,原因正是他们在影片中注入的专属于自己的标记。
基于“电影作者”强烈的个人化风格,批评者在进行作者批评时要做的就是通过研究一位导演,他的生平际遇、艺术修养与知识构成,他所偏爱的题材与主题,频频在其影片中复沓、间或隐晦地来阐释、解读一部影片;也可以将一部影片放置在其导演的作品序列中,在一位电影艺术家的作品序列所形成的互文关系中予以考察、分析。作者批评与文本批评的不同就在于作者批评时通过研究作者即导演的意识来分析一部或者一系列的作品,是以导演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因此,作者批评可能比单纯的文本批评来得更为准确。
在分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色的过程中,先分析的都是他难以仿效的个人风格,丰富的影调和色彩、超常规的手法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影片主题。进而从他的生平可以了解到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政治与文化上的意识是与历史变迁和自身经历有着密切联系的(他在苏联解体后迁移去了法国,并且再次获得了成功)。而在这些背后,导演在他的电影中讨论的是生命和死亡的深层含义。
王家卫同样是出色的“电影作者”。在他的影片中人物经常被重叠设置、使用大块色彩、甩镜头表现影像的动感、运用独特的配乐。充满个人风格的影片表现的是他对人生、对现世深刻的思考。从《阿飞正传》、《春光乍泄》到《东邪西毒》、《花样年华》,无一不是在讲述人生的俗世纷扰以及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独特感受。
作者批评的诞生为电影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导演的意识和风格被更多的肯定,虽然电影是名副其实的集体创作,但是导演能否起到一个好的领导作用无疑是电影能否成为一件“艺术品”或仅仅是成为一件“商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作者本身的认识来分析理解其作品,能够得到更加深刻,透彻并且更接近导演本来意图的结论。
[作者简介]张莹(1987―),女,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电影学0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和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