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决定学生价值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的价值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它需要通过教师的价值教育来实现。应建构基于学生价值学习教师价值教育的主要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价值学习;价值教育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问题提出

有关价值教育的研究普遍集中在价值、价值教育的内涵、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价值教育的途径等方面,还有学者提出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问题,即“该不该教育价值观,谁有资格教育价值观,应该是教育什么价值观”[1],而针对学生的价值学习却在国内鲜有研究。国外学者有提到“对话式价值学习和教学”[2]。与价值相关的概念有很多,(主导)价值观、价值品质、价值观念、价值情感、价值信念、价值素养、价值判断等概念是价值教育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我们的问题是,利用哪些概念来讨论价值学习、价值教育呢?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价值是教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学习的,还是教学生学习的?学生的价值成长或发展是通过价值学习实现的,何为价值学习?这是本文讨论学生的价值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是学生的价值学习?基于学生的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哪些?教师教育中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价值教育能力?

二、学生的价值学习

1. 学生价值学习的内容

学生学习什么价值?其实是学生价值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通常价值学习的内容包括“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3],人类基本价值包括勤奋、节俭、诚信、平等、宽容、仁爱、责任、尊重等;民族优秀传统价值主要有爱国、孝亲、诚信、勤奋、廉洁、节俭、谦逊、道义等;社会主流价值在当代主要是社会核心价值,包括主导的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主导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基于以上认识,有学者提出了以社会和谐-人生幸福为中心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建构了终极理想(社会和谐-人生幸福)、生活精神(进取、尊重、和善、整体、独立、超越)、公共生活(公共责任、热爱集体、和平、公正、民主、自由、爱心、宽容、诚信等)、个人生活(健康、生命热情、尊重自然规律、适度享受、生活条理等)四层价值核心内容体系。[4]

学生的价值学习在西方是一种价值品质的学习,有研究文献引用了学者的研究成果,列举了22种积极的价值品质:感恩、关怀、合作、勇气、自由、友谊、幸福、诚实、希望、谦逊、友爱、耐心、平和、品质、尊重、责任、简洁、体贴、宽容、信任、理解、团结等。[5]有的国家还建构了价值教育国家框架,提出的价值内容包括:关心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值得依赖。[6]这些价值内容其实也是学生的价值学习内容。从上述价值学习内容的叙述来看,表明中西方的价值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这也表明人类普遍的价值学习内容。

2. 学生价值学习的方法、途径

首先,学生的价值学习一定通过课程,这是学生正规价值学习的一条主渠道,其次,需要创设学生价值学习的环境,然后通过学生价值学习的问题解决、学生价值学习的项目定制和选择途径,最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持完成学生的价值学习。

建构学生价值学习为本的课程。要设计价值学习化课程,设计为了学生价值学习的课程,设计为了所有学生价值学习的课程,为每一名学生创造适合其价值学习的课程,要优化整体性价值学习活动的课程,价值学习活动的课程是为了促进整体性的学生价值学习活动而存在,价值学习的课程开发既要整体地关注价值学习的环境、价值学习的评价、价值学习的方式和价值学习的结果,又要整体性地关注学生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信仰、价值素养。

创设学生价值学习的环境。对于学生的价值学习来说,尽管有价值学习的课程设计,但如何开发出更优化的学生价值学习的环境,将价值学习的内容融化到环境之中,使学生与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进而获得丰富而深刻的特定的价值学习的经验,是学生价值学习环境创设的重要议题,也是使价值学习的课程设计有效的必然选择。

基于问题的学生价值学习。学生的价值学习过程是价值问题解决的过程,因为学生在价值冲突、价值澄清、价值认知中需要通过问题解决。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价值学习把学生视为价值意义的建构者,不是被灌输者,教师只是价值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解决问题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反思并及时评估价值学习效果。至少基于问题的价值学习“提高价值认知能力”[7]。与基于问题的学生价值学习相关的还可以是基于项目的学生价值学习、基于探究的价值学习等。

基于技术支持的学生价值学习。学生的价值学习不能仅仅通过传统的课本、说教、参观等灌输式的方式,而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技术,构建基于技术支持的学生价值学生途径,因为像计算机支持的学习使协作学习更能满足学生的价值学习,价值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社会性及其交往,而协作学习关注的是共同活动环境中的意义及意义缔造实践,它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辅助、支持和优化协作学习[8],它巧妙地构建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而实现的学习,学生的价值学习恰恰最需要这种合作,更何况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三、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及其培养

对学生的价值学习的内涵、方法或途径的探讨,使我们清楚了学生的价值学习是学生价值发展的前提,但它需要通过教师的价值教育来实现,但它需要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为基础,本文接下来对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进行建构,为其培养途径提供思想基础。

1. 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

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涉及到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的问题,学术界给予了不同的看法。

通常认为,“价值观教育总是要传授某种价值观,使被教育者改变已有的价值观或者接受新的价值观。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灌输’价值观”[9]。我们可以称之为“价值观灌输论”。这种观点表明,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一种价值观灌输能力,但事实证明,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是外在论的,它无法经受住社会环境的冲击。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就是把这些‘满足主体需要的正当性原则’通过教学活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价值态度,最终使教育者建立起基于正确价值原则的生活方式。”[10]我们可以称之为价值内化论,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指明了无论什么价值都需要价值学习者的内化,但没有探讨内化的机制,还是通过外在教的过程来内化,其效果也值得怀疑,因此我们需要内在论的价值教育,但一定基于学生的价值学习,而教师需要具备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价值教育能力,没有学生的价值学习就无法产生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决定学生价值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学习可以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同样学生的价值学习也可以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价值的正式学习通过课程、课堂、教学等途径开展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学校的活动、非学校组织、日常生活场景来开展。

教师具备理解和组织学生价值学习内容的认知能力。教师是学生价值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辅导者,教师在学生价值学习过程中承担引导、指导、辅导的责任,但他们必须具备理解和组织学生价值学习内容的能力,需要正确的价值认知和理念,自身具备积极的价值观,依据积极的价值观去分析、判断、推理、决策和选择价值观,掌握价值语言和概念,可以对价值进行知识表征,能够开展价值的问题解决,形成价值教育专长和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创造。

根据学生价值学习的内容,教师必须具备创造和维护学生有效的价值学习环境的能力。当代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学习环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条件,如何在不同场所、情境和境脉中创建符合学生学习替换环境是学习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于是对于学生的价值学习而言,教师创设学生有效地价值学习的环境同样重要。“价值观的研究是社会学习项目的核心”,价值观研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开始,然后探究价值观是如何驱动行动的,从而提高学生关于价值观的意识。”[11]

教师具备评价学生价值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来体现在学生的价值学习的评价能力上。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以学生的价值学习效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学生的价值学习的效果,那么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就没有价值,就不存在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价值教育需要获得的效果应该是,学生自己能够深刻理解并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别人的角度理解价值观的差异,同时,学生要获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既要满足人道主义原则,又要尊重各种不同意见。

另外,教师需要具备设计价值教育计划和学生进行价值学习体验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学生的价值学习的角色扮演的能力

2. 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培养路径

在讨论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培养之前我们需要回答教师培养和培训以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培养有“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实质上这种争论是“专业性”和“学科性”之争,进一步扩展为“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之争,但无论哪一种争论都是知识为本的争论,在专业教育中,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也是学科知识体系被组织的,学科教育更是学科知识体系为鹄的,根本上缺乏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师培养。“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在教师培养中是不被重视的,而实践中,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学习,这在本文中一再强调的,那么教师培养就应该促进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教学生学习,从而其培养课程、培养实践都要围绕师范生教会学生学习来开展。所以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也要基于学生的价值学习。

正如前面所述,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基于学生的价值学习的,而学生的价值学习既包括学生学习哪些价值,也包括学生价值学习的方法,这是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的前提条件,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师范生的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价值教育能力的培养,另一个是在职教师的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价值教育能力的提高。这同时关系到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如何培养和提升的问题?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教育中要培养师范生的学生价值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价值教学实施能力和价值教学评估能力。由于学生的价值学习需要课程设计,要基于情境创设和基于问题解决,为此教师培养中重视师范生的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实践教育,而不能仅仅在大学课堂上实施学术知识的培养,既然学生的价值学习需要情境创设、基于问题解决,那么在教师培养中更需要基于情境创设、基于问题解决、基于项目的师范生学会开展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学能力,要加强实践属性,既有到中小学课堂中观摩、实习,又要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大学课堂参与教学。

针对教师的价值教育的认知能力的需要,在教师培养中,尤其需要解决基于学生的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在面对“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价值相对主义的时候该如何应对的问题,本质上它是价值认知能力的培养问题,因为在这种理论看来,价值观之间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界线,适合所有人的普遍价值观是没有的,把一种价值观作为普遍的价值观来传授是不合理的。没有确定性的价值观,教师如何基于学生价值学习来确定价值教育的目标呢?为此,从培养和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需要来说,必须对师范生或教师开展价值认知的教育,也就是对价值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认知,仅仅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是片面的,还需要认识到诸如生命、尊严、真理、友爱等绝对性价值。

针对教师的价值教育的环境创设能力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因为学习科学把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视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学习科学一直在关注着因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涌现而引发的人类认知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中的技术设计需要整合学习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因此技术支持的学习已经成为学习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显然,基于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应当成为教师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更应该成为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师范生的学习,还是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学习,都必须在真实情境中来开展,而当代学习科学研究充分表明,真实情境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而教师教育者只有创设面向有效学习的学习环境才可能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能够有效的学习。“如何在不同场所、情境和境脉中创建符合学习科学理论观点的、面向有效学习的学习环境依旧是学习科学未来研究的一大方向和挑战。”[12]因此,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师学习环境是培养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学生的价值学习是教师价值教育的基础,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也要学生的价值学习为基础,首先我们需要建构学生价值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或途径,其实要建构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的主要能力,并在此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的基础上探讨培养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途径。在本文看来,基于学生价值学习的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部分,教师专业包括三个方面,即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既包括在教会学生学习内涵中,也属于育人范畴,既要教会学生价值学习,又要通过价值教育“育人”。从根本上说,价值教育是“育人”的重要内容,与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品格教育、公民教育等构成了“育人”的“道德-公民素养”的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兰久富.主导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问题[J].中国德育,2010(11).

[2]艾诗根.价值教育与美好生活—克里夫.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12(4):12-20.

[3]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8):6-11.

[4]余清臣.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及其教育策略—以社会和谐-人生幸福为中心[J].教育学报,2013(1):13-20.

[5]高政.英国价值教育概况与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42-45.

[6]王占魁.澳大利亚学校价值教育的国家框架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6):25-28.

[7]杜翔云、安奈特·科莫斯、钟秉林.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2.

[8]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2.

[9]兰久富.主导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问题[J].中国德育,2010(11).

[10]魏宏聚.论理科课堂中的价值教育[J].教育研究,2012(5):48-53.

[11]Bruce Joyce, Marsha Well, Emily Calhoun. 教学模式[M].荆建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50.

[12]任友群、詹艺.国内外学习科学领域建设、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组编.中国教育科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