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长力量的数学课堂,即数学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经验的积累、数学策略的体验、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积累数学经验――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土壤”

数学经验是指学生个体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领悟以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其核心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直觉,逐步学会思考问题。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考经验,就有利于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掌握一些数学思维方法,有利于体验并领会数学思想的无穷魅力,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效提升数学素养。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思考活动,积累数学思考经验,让数学课堂拥有肥沃的“土壤”,使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一位教师经历了如下片段:

1.搭长方体,探索“棱的特征”。

师:用小棒搭一个长方体,请思考一下,要几个接头?几根小棒?小棒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让学生观察提供的材料能否搭出长方体?(提供的材料中有缺接头的,也有缺小棒的)

教师请搭不出的学生说说问题出在哪里?

情况一:不够12根小棒的组。(边不够)

情况二:12根小棒不能分成三组。(搭出来后有的“面”不是长方形)

交流分析得出:搭一个长方体,需要8个接头(即8个顶点);12根小棒(即12条棱),每4根1组,分3组。

师:刚才4根一组的小棒分别搭在哪里?

研究每组4条棱的位置,得出相对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上述教学,借助操作活动探究12条棱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这一立体图形的表象。从设计中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思考是这一环节的重要过程,搭之前的思考、观察小棒过程中的思考、对为什么需要分成3组相等长度小棒的思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是学生对长方体空间表象建立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对长方体“棱”的特征准确把握的过程,更是学生数学思考的成果。

2.糊面研究“面的特征”。

师:要把这个长方体都糊上面,想一想,要糊几个面?(6个)要糊面,得知道这些面的大小,你怎样确定这些面的大小?(量)

师:你准备怎样量?

学生思考交流后反馈:

(1)要量12条棱的长度。

(2)只需要量6条棱的长度。(问:为什么只需要量6条棱的长度?得出: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3)只量3条棱的长度。(引导全体学生思考:为什么只量3条棱的长度,就可以知道所有面的大小?)

讨论:怎样确定这三条棱?(三条棱应该是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说明:这样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糊面把研究面的特征置于一个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在操作方式上,引导学生“量”只是一个假定的操作活动,是一个数学思考的过程,其真正目的是理解“面”的特征。同时,引导学生用“量”的方式思考“面”的特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的认识。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怎样量?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活动不仅关注长方体“面”的特征的理解,还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棱”与“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真正把握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过程。通过“面”的特征的得出,体会面与面之间的相等关系,且知道长、宽、高的特征。

二、体验数学策略――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水分”

数学策略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借以思考假设、选择和采取解决方法与步骤的方针与原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概括性认识,是具有普适性的、较高层次的信息处理方法。数学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它指向学生的内部活动,是指导学生分析、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思想理论。因此,让学生适时体验数学策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视角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本质内涵,让数学课堂充满无穷的生长力量。

如教学“找次品”片段:

1.探索4、5、7、8、9个零件数。

师:6个零件最少称2次就能找出1个重量较轻的次品,那同样也是称2次,还能在几个零件中找出重量较轻的次品呢?(先想一想、写一写,再与同桌交流)

(1)方法一:

生1:7个,7(3,3,1)……共称2次。(多媒体演示)

生2:7(2,2,3)……共称2次。

(2)方法二:

生1:8个,8(3,3,2)……共称2次。(多媒体演示)

生2:8(4,4)……共称3次。

师:对于8个的两种称法,你会选择哪一种?

生:我喜欢8(3,3,2),因为这种称的次数少。

师:分成3份的,称的次数少。

(3)方法三:

师:3个的称几次,我们学过了吗?谁能简单地说一说9个的怎么称?(学生借助3个称的次数来推算9个的次数)

生1:9个,9(3,3,3)……共称2次。(多媒体演示)

生2:9(4,4,1),先称(4,4)……共称3次。

师:对于9个的两种称法,你会选择哪一种?

生:我会选择9(3,3,3),这种称的次数少,而9(4,4,1)称的次数多。

(4)方法四:

生1:5(2,2,1)……称2次。

生2:4(2,2)……称2次。

2.分析悟理。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

3份 2份

3(1,1,1)1次 2(1,1)1次

4(2,2)2次

5(2,2,1)2次

6(2,2,2)2次 6(3,3)――3(1,1)2次

6(1,1,1,1,1,1)3次

7(3,3,1)2次

7(2,2,3)2次

8(3,3,2)2次 8(4,4)3次

9(3,3,3)――3(1,1)2次

9(4,4,1)3次

师:观察这些分法,它们怎样分比较好?

(1)方法一:

生:分2份或3份,比较好。

师:观察一下8个的,这里分成3份是2次,分成2份是3次,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成3份的,称的次数少,比较好。(板书:分3份)

(2)方法二:

师:观察同样是9个的都分成3份,你发现怎样分次数会少呢?

生:平均分比较好。(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不能平均分的,我们就尽量平均分。

课件提示:我们在用天平称时,把零件数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这样就会以最少的次数找出次品。

上述教学,教师既让学生体验了“找次品”本身的多种策略,又让学生体验了“比较”的策略。通过对多种策略的比较分析,学生较好地领会了“找次品”的最佳策略。

三、渗透数学思想――让课堂充满生长的“养料”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是连接数学知识的立交桥,是知识转化为创新的催化剂。学生领悟了数学思想,就能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数学,优化数学思维品质,获得终生受益的东西。因此,教学中要关注数学思想的渗透,唯有如此,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养料”,从而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植树问题”片段:

师: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相似,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钟敲完。你能算出每隔多少秒敲一下吗?

师:我们一起边听边思考,可以把什么看作“树”,什么看作“间隔”?

(课件播放钟声)

生:把“敲一下钟”看作“树”,把相邻两钟声之间的时间看作“间隔”。

师:你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敲5下相当于5棵树,也就是有4个间隔,所以每个间隔用时8÷4=2(秒)。

师:通过解决此题,我们不难发现,敲钟问题虽然不是植树,但其中隐含的规律和植树问题是相同的。

师:生活中哪儿还有类似的现象呢?你们能举例吗?

生:做早操排队。把人看作树,把相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看作间隔。

生:走廊上的花盆。把花盆看作树,把相邻两个花盆之间的距离看作间隔。

生:爬楼梯。把楼层看作树,楼梯看作间隔。

……

上述教学中,敲钟问题虽然不是植树,但里面蕴含的道理与植树问题是一样的,教师通过“把什么看作树,把什么看作间隔”的引问,用植树模型去解决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无形中领悟到数学建模思想的价值。可见,抓住隐含于问题中的数学思想及时渗透,不仅可以加快和优化问题的解决,还能提升学生“会一题而通一类”的学习力。

四、熏陶数学文化――让课堂充满生长的“阳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文化的认识与传承,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历史长河,追寻数学的足迹,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中的理性、智慧;引导学生领略、品味数学文化的美丽芬芳和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使其养成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阳光,显得更加深遂,更有品味。

如教学“确定位置”片段:

师:从左边开始,第1组,第2组……用你的语言描述小青的位置,尽可能简洁一些。(第3组)

师:小青在第3组,第几个?(第2个)有同学说是倒数第几个,哪种更简洁?

板书:第3组,第2个。

让学生完成一个记录游戏:教师快速报出第几组、第几个,让学生记录。

师:我们要进一步简洁,不用文字,用数字和符号把小青的位置记录下来。

学生填写,指名学生板演:3,2;3-2……

师:记录方法不一样,但什么相同?(学生回答)

师:都表示第3组、第2个,都有数字3和2,中间都有符号隔开。为什么中间要隔开呢?(学生回答)

师:你们记录的方法和数学家的方法很接近了。(3,2)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数对”。

上述教学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对”,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这恰恰是传承数学文化的精髓所在。可见,数学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背景及发展趋势的挖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如果我们从传承数学文化的精髓这一视角来设计教学,就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明媚的“阳光”,让学生流连忘返。

总之,教师要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着力关注数学本质。如果课堂拥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丰富的“养料”、明媚的“阳光”,就可以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从而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这样的课堂,必定充满生长的力量,学生的学习力也就生机勃勃,全面、持续、和谐、稳定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