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进行诊断的CT表现与相关病理特征。方法 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平扫与三期扫描的方式,分别将扫描时间设定为动脉期25秒,门脉期75秒,延迟期为5分钟。对于增强扫描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5ml/kg,注射速率为2.5ml/s。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分析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 92.3%的患者其动脉期CT扫描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高密度,而门静脉期则有65.2%的患者肿瘤部位呈现低密度,24.4%的患者呈现高密度。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三期扫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小肝癌患者肿瘤部位的血供与其他临床特点,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小肝癌;三期增强扫描;病理特征

肝癌在临床上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肿瘤,也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十种肿瘤之一,肝癌的死亡率非常高,且常常会因为诊治的不及时而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小肝癌在临床上的检出率较低,因此提高小肝癌的早期检出率不仅是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手术机会,更是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上对于小肝癌的检查主要以CT检查为主,且更多的是采用双期和多期增强扫描,但是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肝癌病变,CT检查的灵敏度有限[1]。本文就对小肝癌患者的螺旋CT检查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与定性能力,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通过病理证实为小肝癌的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35至7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4.8±3.2)岁。30例患者中,具有肝病史的患者共21例,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共15例,甲胎蛋白升高者共21例,为32Lg/L至3000Lg/L不等,平均为900Lg/L。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患者使用GE Hi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在检查前4小时嘱咐患者禁食,并于进行扫描前使患者口服约1L的饮用水,以便于胃肠道的充盈,帮助医生更客观的观察肝区情况。患者在接受检查的时候采取仰卧位,按照常规要求给予其2.0%泛影葡胺约500ml进行口服,对其进行平扫检查。三期增强扫描前通过患者肘部静脉注射300mg/ml的碘海醇共100ml,并于注射造影剂后约30s对患者进行全肝动脉期扫描,持续时间为20s,60s后对患者实行门静脉扫描,持续时间为75s,2分钟后对患者进行延迟期扫描,持续时间为5分钟。扫描时电压设定为120kV,电流为140mA,层厚为5-10mm[2]。2 结 果

本文所选取的30例患者中,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准确诊断的例数为29,准确率达到96.7%。小肝癌患者的主要CT表现为:平扫时呈现等密度者为6例,占总数的20.2%,低密度者为20例,占65.2%,稍高密度者为4例,占总数的13.3%。患者的CT结果显示其病变部位边界清晰者为10例,占33.3%,不清晰者为20例,占66.6%。对患者的肝动脉期进行CT检查可得,患者的病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可分为均匀强化与不均匀强化两种,92.3%的患者其动脉期CT扫描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高密度。在增强扫描阶段,门静脉期显示为65.2%的患者肿瘤部位呈现低密度,24.4%的患者呈现高密度。在延迟期病灶呈现低密度的患者共27例,占90.0%,等密度的患者为3例,占10.0%。通过对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显示,3例患者出现脂肪变性,5例患者出现肝区坏死。3 讨 论

肝脏在解剖学结构上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进行供血的器官,且门静脉供血量较多,肝动脉供血量较少[3]。小肝癌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单个结节的直径在3厘米以下或两个结节的直径和在3厘米以下的肝癌,一般对于肝癌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致癌物质、寄生虫感染、病毒性肝炎,而大多数医学论著显示,病毒性肝炎是造成小肝癌的主要原因[4]。对本文所选取的30例小肝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可见,其中21例患者均有乙肝病史,这也说明病毒性肝炎与小肝癌有必然的联系。过去对患者进行非螺旋CT增强扫描其层面主要落在门静脉期,导致难以与其他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区别。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因肝癌主要接收的是肝动脉供血,故超过80%的CT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出现高密度强化,而门静脉期呈现低密度强化[5]。此外,采用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能够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但需注意CT血管成像对于外周与末梢血管的检查不如常规血管造影,故对于小肝癌的检查,对动脉期进行扫描是非常重要的[6]。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三期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有重要的意义,且于动脉期检出的几率最高,门脉期最差。小肝癌的定性诊断不仅要依靠准确地扫描,还需要医生对于增强扫描的动态变化进行正确的定性。本文认为,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扫描,在发现门静脉期出现高密度或等密度表现时,再辅以平衡期扫描进行检查。这样不仅有利于小肝癌的诊断特异性,还可以提高检出率,以便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率[7]。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点,故应该作为小肝癌的临床诊断常规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Kamenmatsu M.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hepatic angiograph[J].AJR,2008,166:585.

[2] 严福华,周康荣.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30(13):829-833.

[3] 程红艳,徐爱民,陈栋,等.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诊断小肝癌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36(1):1022-1031.

[4] Choi BI,Takayasu K,Han MC.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associated nodular lessons of the liver:pathology,pathogenesis,and imaging findings[J].AJR,2011,160:1177-1187.

[5] 郑可国,许达生,沈静娴.少血供小肝癌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37(10):830-833.

[6] Misuzaki K,Yamashita Y,Ogata K,et al.Multiple phase helical CT of the liver for detecting small hepatomas in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Contrast injection protocol and optimal timing[J].AJR,2010,167:7530-7570.

[7] 张竹强,马淑仪.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意义与方法[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3175-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