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采访潘玉山之前,整理了一些他的资料,眼前浮现出一个自我要求较高、勤勤恳恳、孜孜不倦钻研专业及教学的职教名师形象。
1988年参加工作,1989年校优秀教师,1991年初级职称,1993年地市优秀教师,1994年自考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中级职称,2001年学科带头人、高级职称,2008年地市名教师,2009年国家名教师、自考获硕士学位,2012年省特级教师。回顾潘玉山的成长轨迹,可以用一步一个脚印、一步都没落下来形容,每一次的进步又都是在潘玉山的高度自律下完成的。
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潘玉山就向学校领导请示,希望在头五年时间内能让他专心从事机械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堂教学,校领导满足了他的要求。这五年中,潘玉山非常认真地对待每门课程,精心备课,用心上课。也就是那几年,他真正明白了“学”与“教”的差异,重新诠释了机械专业及专业课程的内涵,打下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专业教师短缺,职业学校大多选择专科学历的老师,但潘玉山却清醒地认识到,职业学校面向低学历教师的选择是现实的、暂时的,而对学历层次高、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的渴求是必然的、长远的。从1993年开始,潘玉山报名参加了本科学历的自学考试,“自学考试其实挺难的,全部要靠自学和自加压力”,一起报名的其他五位老师最后都放弃了,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用了三年时间将自学考试的15门课全部攻克,顺利拿到了本科文凭。此后又自学完成了计算机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数控技术等跨专业课程,2002年自学获美国EDS公司UG认证证书,2009年获硕士学位。
一方面精心组织教学,另一方面不断自学,强化专业知识基础,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善于反思的潘玉山始终在思考弥补着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年轻的专业课教师最大的缺陷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为补上这一课,潘玉山又开始积极寻找实践途径。1989年起,他利用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征集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机会,用两年多时间走访了靖江近百家机械制造企业,了解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机械制造产业的结构特点。他意识到,走访企业只能浮光掠影、面上了解,要想真正获得实践知识,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深入企业、参与研发。从给一家门窗厂做标准化工作到“建筑井架改制设计”、“堆焊生产工艺装备开发”、“产品质量仿真与分析”等等,实践项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所需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在下企业实践的过程当中,潘玉山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在谈到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及研发这方面内容的时候,潘玉山说“靖江所有的液压企业我都去过”,“在遇到液压方面问题的时候都会提到潘玉山这个名字”,隐含在话语当中的自信让我有一些讶异,和之前了解的那个自我要求严格、不断要求进步的严谨形象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原因,在潘玉山的身上能同时出现自律与自信两种特征,等他讲完2002年通过自学获得美国EDS公司UG认证证书这段经历,我找到了答案。
2002年,潘玉山被靖江皓月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委派去上海学习开发软件UG的应用。UG软件是当时汽车行业产品设计世界顶级的设计软件之一,潘玉山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能立刻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还要将UG产品开发技术传授给企业的二十位技术人员,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潘玉山二话没说,迎难而上,自信满满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在上海培训的15天,他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技术,拿出了做学生时的刻苦和努力。短暂的培训之后,潘玉山面临更大的挑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新知识吸收、巩固、内化。一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学习十多小时,市面上买不到正版软件,潘玉山只能找来盗版软件一遍一遍模拟操作;长时间的电脑操作,腰坐得吃不消,他就撤掉椅子,跪在垫子上继续。最终,潘玉山不仅熟练掌握了软件的操作,为企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还将企业的二十位技术人员全部培训成功。
自律是自信的基础,自信来源于充分的准备,来源于不断的自我要求。潘玉山说简单地讲就是四个字:“胸有成竹。”“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是他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前谈兴华校长送给他的一句话。这么多年来,这句话一直是潘玉山的座右铭。现在已经是首批中国职教名师的他对“胸有成竹”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尽管自己有将一杯水完整倒给学生的能力,但当你有一桶水的时候,你自然会更加得心应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合作者。教师要想实现持续发展,适应教育变革要求,必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加以省思、研究和改进,唯有如此,才能让教育工作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与尊严”。潘玉山始终坚持以理念为先导,实践为归宿,几十年如一日地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并将之转化为教学科研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他心中的“竹”已然苍翠葱郁,他培育的“竹”在不断拔节生长。